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青海省委書記強衛:貧困不屬於母親!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光明日報,時間為2011年11月29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高端調研 貫徹群眾路線⑩

貧困不應屬於母親!

——關於青海貧困山區農牧民異地搬遷的調查與思考

調查人:強 衛(中共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0年4月2日,強衛在青海東部乾旱山區檢查指導産業扶貧全膜覆蓋馬鈴薯栽培項目。

  青海地大物博、資源富集、山川壯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一片大美的土地;具有生態上、資源上和穩定上的重要戰略地位,是祖國一個十分可愛的地方;集中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欠發達地區所有特點和困難,是一個特色鮮明,特點突出,特徵顯著的地方。青海很美麗、很重要、很富有,但也很貧困。為消除絕對貧困,我們正努力探索實踐具有青海特色的扶貧開發路子,全面推進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工作決策才有底氣,群眾工作才有實效。2007年3月,我到青海工作以來,走遍全省46個縣(市、區、行委),對企業、農村、社區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在7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收穫巨大、感觸很多,特別是看到還有不少山區群眾生活貧困,我倍感責任重大。這些年,為改善貧困山區的面貌,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今年,我們又專門把青海貧困山區農牧民異地搬遷問題列為全省五個重大調研課題之一,進行專題研究,全力推動解決。

  準確把脈大美青海的“富”與“貧”

  青海被譽為“眾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長江以及瀾滄江、黑河皆發源於此。青海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無與倫比的生態地位,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球生態安全的重要生態屏障。青海很富有,猶如一個資源寶庫,礦産資源潛在價值達17萬億元以上,是我國戰略性礦産資源重要的接替區之一。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為保護三江清流,犧牲了礦産開發,犧牲了工業加工,犧牲了發展速度,犧牲了生産總值。但他們無怨無悔,就像母親一樣,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子女,最後只剩下乾癟的乳房,展現了一種博大的母親情懷。

  2007年夏天,我來到東部山區樂都縣馬家嶺村調研,看到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腦山上的農戶家裏還在用桶、盆接屋檐流下的雨水飲用時,十分揪心;後來聽到上世紀90年代,那裏還有一些村民靠賣血生活時,更是痛心;當我到三江源地區的農牧區,看到還有不少農牧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心裏更是不安。據統計,2010年底,全省貧困人口還有138.36萬人,佔到總人口的24.58%,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僅為1510元。我強烈地感受到:青海人民用母親的情懷守護著母親河,在貧困中默默地堅守與奉獻,毅然承擔了保護這方凈土的重擔,但貧困不應屬於母親!

  青海扶貧工作面對的現實是,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貧困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徵十分明顯。特殊的高原環境、惡劣的自然條件、頻發的自然災害、滯後的基礎設施等等,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和農牧民收入提高。長期以來,全省上下一直致力於發展生産、治窮致富的工作,1986年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上世紀90年代又深入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進入新世紀後又加大實施青南牧區溫飽工程、東部乾旱山區綜合治理工程和異地扶貧開發三大工程,扶貧工作積極推進,取得了紮實成效。在深化扶貧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得出了共識:青海的貧困集中在山區,解決這些地方群眾的貧困才是推進全省扶貧工作的關鍵。像淺山、腦山地區,缺乏農牧業發展的基本資源,特別是缺水,基本靠天吃飯,往往是十年九旱,個別地方甚至年年乾旱。人們常説:“山區窮在水上、苦在水上、希望也在水上!”過去一個時期,我們在山區實施了人畜飲水、雨水集流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於貧困山鄉點多線長,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的投入大、成本高,效果並不明顯。事實證明,這些措施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山區群眾的貧困問題。

  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貧困山區之所以貧困,根本原因在於這裡不適宜群眾生産生活。一方面,自然條件較差,特別是環境、資源因素往往直接導致貧困現象的産生,而這些是非人為可以改變的。許多地方生存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發、交通十分不便,缺乏水、光、熱以及良好的生態條件等農牧業發展的基本資源,根本不適於現代農牧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基礎設施差,種養殖效益低,土地等生産要素不足,群眾多數年景連口糧都難以自給,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後勁極為不足。繼續用過去的老辦法原地扶貧是行不通的。通過對省情的深化認識,對實踐的思考總結,我們形成了新的認識:這就是跳出山區、走出山門來解決貧困山區群眾的脫貧致富問題,也就是異地搬遷的扶貧新路子。異地搬遷,是將居住在不宜居住地方的貧困群眾,從惡劣環境中搬出,安置在自然和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地方,通過改變生産居住環境來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這樣做,不僅有利於把貧困群眾從差的生産生活環境轉移到好的生産生活環境,而且可以更好地集中集聚各類發展要素,進而提高各類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生産效益,強化農牧民的綜合生産能力,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總之,大力推進異地搬遷是解決山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完全符合青海實際。

熱詞:

  • 異地搬遷
  • 科學發展觀
  • 水利改革
  • 整社
  • 全膜
  • 藏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