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務院: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促房價合理回歸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7日 1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d49a788274d4fb8b42b1370939707c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國務院日前發佈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意見要求,繼續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房價合理回歸。

  意見強調,嚴格執行並逐步完善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萬套,新開工700萬套以上。抓緊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快建設城鎮住房信息系統,改革房地産稅收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以上部分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監察部、民政部、公安部、人民銀行、審計署、稅務總局、統計局、林業局、銀監會等負責。

    以下為全文內容:

 

  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

  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國發〔2012〕13號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中央關於2012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意見如下:

  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8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5500億元,代發地方債2500億元。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重點,加大對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對“三農”、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和節能環保、水利、地質找礦等的支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大力精簡會議和文件,深化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繼續控制樓堂館所建設規模和標準,壓縮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投入。全面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重點資金的審計。實施結構性減稅。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繼續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清理、整合和規範。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和風險防範。繼續妥善處理存量債務。進一步清理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堅決禁止各級政府以各種形式違規擔保、承諾。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審計署、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管局等負責。列第一位者為&&部門,其他有關部門或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下同)

  (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按照總量適度、審慎靈活的要求,兼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穩定和防範金融風險。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貨幣信貸供求,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廣義貨幣預期增長14%。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強對符合産業政策、有市場需求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産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力發展外匯市場,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的匯率避險工具,管好用好外匯儲備。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和監管協調機制,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控。規範各類借貸行為,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機構、環境保護部、審計署等負責)

  (三)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構建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大力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完善鼓勵居民消費政策。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家政、物業、醫療保健等服務業。鼓勵文化、旅遊、健身等消費,落實好帶薪休假制度。積極發展網絡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支持引導環保建材、節水潔具、節能汽車等綠色消費。擴大消費信貸。加強城鄉流通體系和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民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部、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銀監會、體育總局、旅遊局、全國老齡辦等負責)

  (四)不斷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穩定增長,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加強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優先保證重點在建、續建項目,有序推進國家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把好土地、信貸、節能、環保、安全、質量等準入和審核關,加強對重大項目特別是政府和國有投資項目的監管、督查,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審計署、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監察部、銀監會、統計局、能源局等負責)

  二、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五)搞好價格調控,防止物價反彈。增加生産、保障供給。繼續把抑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作為穩定物價的重點。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主要農産品供給。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穩定和提高本地應季蔬菜自給水平,同周邊地區和優勢産區協作建設“菜籃子”産品基地。加強重要商品産運銷銜接,完善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做好主要農産品收儲和投放,增強市場調控能力。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嚴格執行蔬菜等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認真落實對農産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社區平價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勵城市連鎖超市、高校、大型企業、社區與農産品流通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對接,減少流通環節,增加零售網點,充分發揮流通主渠道作用。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範圍,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稅收政策。調整完善部分農産品批發、零售增值稅政策,推動流通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強監管、規範秩序。重點加強對食品、藥品價格和醫療、通信、教育等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堅決治理交通運輸領域亂收費亂罰款,糾正大型零售商業企業違規收費行為,嚴厲查處發佈虛假信息、囤積居奇、操縱價格、惡意炒作等違法行為。把握好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人民銀行、農業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衛生部、稅務總局、統計局等負責)

  三、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六)穩定發展農業生産,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産行動,穩定糧食種植面積,著力提高單産。引導農民調整結構,擴大緊缺、優質農産品生産,支持蔬菜、肉蛋奶、水産品等生産。農業補貼繼續增加總量,提高標準,擴大範圍,完善機制,新增補貼重點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各種生産服務組織傾斜。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今年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平均每50公斤分別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糧油、生豬等重要農産品生産大縣獎勵補助資金。實施新10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按照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全面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加大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力度,讓扶貧對象更多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扶貧辦、林業局、糧食局等負責)

  (七)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對良種繁育、疫病防控、農産品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和建設,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完善農業技術補貼制度,促進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到田到戶。建好現代農業示範區,推進高産創建和標準化創建。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農業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央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中科院、林業局、糧食局等負責)

  (八)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投入安排12287億元。搞好灌區配套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力度,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加強農村水電路氣以及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環境治理,加快農村危房改造,繼續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能源局、文化部、環境保護部、林業局、氣象局、糧食局等負責)

  (九)深化農村改革。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認真搞好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嚴格保護耕地。制定出臺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保險,提高農業産業化、組織化程度。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國有農場、林場體制改革,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法制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林業局、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等負責)

熱詞:

  • 房價
  • 安居工程
  • 保障性
  • 房地産市場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