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模範黨員律師陳有西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0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他長期工作在司法系統,善於把握中國體制內外的特性,做出更有益於法治進程的溝通。在一系列司法糾紛中,他以理性的聲音、嫻熟的訴辯技巧和建設性的態度,體現著中國律師的良知與操守。從25年前浙江省政法委書記的秘書,23年前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前程大好的年輕官員,到今天京衡律師集團的董事長、2011年浙江省黨員律師標兵,陳有西的人生變化巨大。不變的是他對司法公正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從25年前浙江省政法委書記的秘書,到今天的知名律師、黨員律師標兵,他的一生變化可謂巨大。但是,不變的是他對司法公正的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本刊記者/滑璇

  2011年秋天,北海律師團邀請陳有西前去助陣時,他猶豫了。所裏有的律師覺得不妥,勸他不要去旁觀,以免惹麻煩。但思忖之後,陳有西還是趕去旁聽了庭審。這位因李莊案第一季庭審一戰而紅的律師,近年來活躍在眾多公共事件之中,為刺死城管的小販夏俊峰做死刑復核辯護,持續點評介入“錢運會案”中的浙江村長之死……

  11月24日《中國新聞週刊》記者在京城俱樂部見到陳有西,他剛坐了一夜火車,身邊還帶著行李。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他分別與兩撥當事人見面,和中國改革論壇——“探究建設性改革路徑”的主辦方會談,期間手機響個不停。56歲的陳有西臉上已有不少細密的皺紋,整潔的西裝、打得一絲不茍的領帶,無法掩蓋輾轉奔波的疲憊。陳有西説,同時代理、辯護的七八個案子幾乎都要親力親為,“有些當事人一定要我親自做,我去,法院會比較重視。”

  “我在體制內的時候,對律師也看不起”

  從浙江寧海小山村裏走出來的陳有西,31歲便已成為時任浙江省政法委書記袁芳烈的秘書。此前三年,他幾乎一年上一個臺階。1988年,陳有西隨領導調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任院長秘書。當時很多人覺得,這個個頭只有一米七左右的小夥子未來仕途將不可限量。

  一路平步青雲的陳有西抱著同樣的心思,一心想在體制內發展,哪想過將來會去轉行做律師?更何況20年前的律師不過是法庭上的雞肋,除非能夠找出關鍵證據、提出有力辯護理由,否則律師對法官、對判決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説句真心話,我在體制內的時候,對律師也看不起。特別是在高院,很多案子律師辯不辯不影響我們的判斷。”回想起做法官的日子,陳有西覺得,那時司法腐敗並不嚴重,錯案無非是法官錯判了證據或者對工作不負責任。

  在法院任職期間,陳有西考進北大高級法官培訓班。他常常主動打車接送老師,借機取經,不知不覺間認識了羅豪才、應松年、姜明安等一大批行政法學界響噹噹的人物。而他對公權力的反思,更讓同為寧波老鄉的行政法學泰斗龔祥瑞先生大為欣賞。“他當時覺得,法院的幹部還能有這麼多的民主思想,很不錯,以後還可能當上大官,所以對我有很大期望。”據陳有西回憶,龔老很希望他能幫自己實現未競的法治理想,並在臨終前把生平傳記託付給這位非正式門生,囑咐他將來一定要在中國大陸出版這本書。

  在北大學習一年,也讓陳有西的思想有了較大起伏,至少他想明白了,人生不只當官一條路。“北大(法學院)很多學生首先選擇出國,其次到企業做高管,第三做律師,第四才選擇做法官。北大出瘋子嘛!”説到這裡,一向表情嚴肅的陳有西難得地笑了笑。

  走到體制外

  陳有西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由於在一場頗具爭議的事件中兩次上書表達個人觀點,自己在高院的崗位上沉寂七年,再也沒有得到提拔的機會。直到1995年,40歲還沒當上廳級幹部的陳有西,半負氣半無奈地選擇了辭職。

  由於沒有律師資格,陳有西先做了幾年研究、教學工作。1999年取得律師執照後,決定憑藉一技之長到律師行當裏打拼一番,養家糊口。

  從省高院院長秘書到初出茅廬的律師,陳有西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轉變,感受到了體制內外的巨大差異。“以前下去,打個電話,縣長、縣委書記都來看我,法院院長肯定過來彙報。一齣來什麼都沒有了。”除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生計也著實讓他頭疼。“做了16年的政法幹部,家裏只有2000塊錢,生活都很困難。”不過12年後的今天,陳有西一手創辦的京衡律師集團年收入已達數千萬元。錢,早已不是問題。

  作為一個涉足刑辯領域的律師,陳有西的工作往往和公安、檢察機關“作對”,但他仍得到了對手們的認可。浙江某地區檢察院反貪局局長的家人涉嫌受賄遭到公訴,這位局長馬上想到了陳有西,請他這個法庭上的“死對頭”為家人辯護。

  一位在檢察系統工作的朋友曾經打來電話:“陳有西,你又在哪説我們刑訊逼供了?” 陳有西模倣著朋友的口氣向《中國新聞週刊》講述這段軼事,“不過後來我批評他們了,説這個律師我了解,他説你們刑訊逼供你們肯定刑訊逼供了。”

  從80年代初期的公安機關預審人員到如今名利雙收的執業律師,陳有西近30年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中國法治環境的發展和律師業的成長。他認為,現代社會中律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老百姓能看出案子有問題、有冤枉,但律師能告訴老百姓冤在哪,並且告訴他們應該怎樣糾正”。律師的理性分析加上媒體的持續關注,案件的來龍去脈、青紅皂白立刻呈現在公眾眼前。雖然上述二者偶爾會對公眾輿論造成導向性影響,甚至壓迫、綁架司法判決,但在陳有西看來,這種輿論監督還是必要的,“因為輿論放開,各種觀點都會出來,反而有利於法院冷靜下來進行判斷”。

  建設性看待公權力

  “改革開放的30年,法律啟蒙剛開始,從公權力主導逐漸走向民權對公權的制約,第一代律師肯定是拓荒者。”陳有西説,在擔任省政法委秘書期間,每天都有大量信訪信件寄到省委,他的一項工作就是把它們“一封不落”地拆分轉辦。“我始終認為老百姓苦難很多,很多苦難來自於權力不公。”一直以來,陳有西本著“眼睛朝下看”的原則為處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出庭代言,有時甚至是免費代理、辯護,“我自己本來就是農民嘛,他們的生活我很了解。”

  但同時,在體制內待過多年的陳有西對公權力始終抱著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態度,“我覺得應該以對話合作的方式來完善管理政府、完善公民權利。”他認為,以建設性的立場做事,哪怕提出批評意見,官方也不會太反對,“這就好比一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子,但她臉上有泥巴,我去給她洗洗,抹一點化粧品弄得漂亮一點,這個女孩子知道是為她好,不會恨我的。”

  對待那些侵犯了公民權利的公權力機關,陳有西往往先禮後兵。與很多律師接到案子就直接起訴、與媒體聯動不同,陳有西經常先到行政系統內部進行申訴,為行政機關留足面子,如果申訴沒有成效,才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寧波大榭島案便是如此,行政訴訟還沒有終結,省政府便撤銷了原本的錯誤決定,訴訟目的也就達到了。重慶李莊案中,陳有西一方面為李莊做無罪辯護,一方面肯定重慶的打黑政策及司法進步,讓案件雙方都無法否認其就事論事的客觀態度。李莊案後聲名鵲起的陳有西雖然常在網上發表各種評論性文章,但從不接受外國媒體採訪,即便偶爾接受邀約,也一定親自撰稿,且須原文刊登,不得刪改。這種謹慎的態度,為自己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也贏得了體制內的認可。2006年陳有西被評為杭州市司法局系統優秀共産黨員,2009年被評為浙江省模範黨員律師。

  陳有西將其行事作風歸因于體制內的多年打拼和卑微的農民出身,“我能夠站在當權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也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沒有一個律師像我一樣,在公安、政法委、法院這些刀把子部門幹了16年。但我又出身自最可憐的農民,我真的了解這個階層。”

  前不久,陳有西到西北大學演講,並提前把講稿公佈在“陳有西學術網”上。誰料講座時話筒不響,投影也不亮。事先看過講稿的校長一下火了,直接命令視聽室打開全部設備。

  “西北大學是我的一場保衛戰,我如果在那兒上不了講臺,在全國其他大學也上不了講臺。但現在,全國暢通無阻。”説到這裡,陳有西雙眼發亮。明年1月初,他還將作為律師界代表,在中國法學會與最高法院副院長張軍等人同臺演講。或許,這是對陳有西作為一個主流法律實踐者的某種肯定。 ★

  陳有西,京衡律師集團董事長兼主任,一級律師。曾先後在浙江省公安廳、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委政法委、浙江省高級法院任職。1999年後,成為專職律師,是重慶“李莊案”第一季辯護律師。2006年被 評為杭州市司法局系統優秀共産黨員,2009年被評為浙江省模範黨員律師。

  “我能夠站在當權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也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沒有一個律師像我一樣,在公安、政法委、法院這些刀把子部門幹了16年。但我又出身自最可憐的農民,我真的了解這個階層。

 

熱詞:

  • 陳有西
  • 京衡律師
  • 李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