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陳乃醒:處理南海問題不可軟弱也不可冒進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02: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b5a13e42ab74b25bf880a5cb3f7bf24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兩會前夕,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理想”節目組記者就當前外交方面的熱點問題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陳乃醒先生,以下為文字實錄:

  大國外交不是強國外交主張世界和諧

  記者:近幾年,中國很多人是一種大國外交政策,爭議比較多的臨海問題各個方面的,您認為中國的外交是不是有一定的轉變?

  陳乃醒:大國外交是一個很籠統的説法,大國外交區分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大國外交不是強國外交,中國是大國,但是不是強國,這個你一定要區別開。美國是大國,但它是強國,它可以採取它那種方式來進行它的外交,但是我們還做不到。第二個就是理念不一樣,同樣是大國,甚至同樣是強國,理念不一樣外交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中國是一種儒教傳統的國家,我們主張的是世界和諧,我們就要用我們的這種理念來決定我們的外交方針、外交行為,也許到了我們強國的時候,我們甚至於説GDP將來要超過美國,到了世界第一的時候,它仍然應該堅持這種儒家的學説。不干涉內政,不去把自己的東西強加於人,這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基本方針。

  南海問題處理不可軟弱但也不可冒進

  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説南海的問題,南海非常複雜,需要動用我們的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不可軟弱,但也不可冒進。也在做好我們應該做的同時,來奠定我們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基礎。這兩個將來是應該要做好的。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稱得上大國了,還不是我們GDP第二了嗎,過去誰理你?在30年之前世界根本就沒有人理你,誰覺得你重要嗎?

  我昨天聽國際廣播臺講世界之最,聽那個廣播,他講了什麼問題,就是抗日戰爭的過程逐步奠定了我們大國的地位,抗日戰爭過程中我們承擔了反法西斯重要的責任,使得我們奠定了成為聯合國的五大強的常任理事國。但是戰後以後,和平發展的年代,前30年我們沒有做好,沒有這個經濟的發展,經濟基礎太差,沒人理你,你説話沒有發言權,那麼最近30年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解決得很好,這才開始了奠定了我們大國的基礎。但是應該看到,我們在這方面差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們能夠反映我們真正的實力的人均的國民收入還是很低的,這個是很要命的事情,我們有朝一日,我們能夠把我們的收入提到全世界比較高的層次,像小平同志就講了,到這個世紀的中葉,能達到當時的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GDP肯定是第一的,不要説我們GDP很高了,勞動生産力很高了,就是我們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了已經是第一了,肯定是第一,人口占20%,GDP佔世界20%肯定是第一的,這個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是按人口平均能夠提高,這倒是實際的問題,需要做到的。

  而眼下我們正是要做這些工作的時候,要把我們的著眼點,我們整個外教方針要放在這上面來,不可太軟弱,但是也不可盲動,奠定我們的大國基礎、強國外交基礎,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你才能有軍事發展。有了這兩個了,再加上我們外交理念,沒有後兩個,你的外交理念不起作用或者效果不大。我們説現在沒有話語權,有道理啊,誰聽你的啊,這都是強國外交,這都是實力外交,你沒有這些東西誰聽你的,所以一定要分清我們的輕重緩急,主次要分清楚,目前我們最重要的是幹什麼,很多人不解氣。

  我們太軟弱了,這個不是你軟弱不軟弱的問題,這個不是誰做我們的問題,這可是大國風範、大國智慧,要在紛繁複雜的來週旋,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

  深化改革應圍繞發展經濟來推行

  記者: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怎麼去理性地看待我們現在的外交政策。

  陳乃醒: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的外交政策應該是成功的,自從小平同志講我們韜光養晦,給我們這種思想意識主調就定下來了,要韜光養晦。這30年來一直是這麼走的,就説明這是成功的。成功就在於他保證了我們以經濟發展為任務的實現,在以後的很長時間裏,我們還應當以這個東西為主來實現我們的東西。現在大家就像改革一樣,大家都想改革,改革是為什麼要改革?不要忘記,我們的國家的改革,始終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圍繞這個改革來的,而這樣一個改革是成功的,是代價小的,而且是人們爭議不大的。剛開始改革的時候人們就提出來,應該從政府談開,從反腐敗開始,應該從政治問題開始,種種都提出來了。但是小平同志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來進行改革,就圍繞著經濟問題來解決。需要改革的促進經濟的發展來不斷地推動經濟改革,這個我們標準明確了,而且成本比較低,能夠團結大多數,但是以經濟為中心大家都沒有意見吧,你看,很自然把大家各派的力量都凝聚到這上來了,我們經濟很落後,你沒有意見吧,沒有意見。所以分歧不大,代價最小,路走得最順。這是智慧啊。

  那麼今後是不是還是這樣?還應該繼續圍繞這個走,深化改革也應該圍繞這個來,離開這個來就危險了,意見太多嘛。有人説應該保證人性,應該體現人性,有人説應該體現公平,講的應該體現教育,要教育資源共享等等意見,五花八門,如何才能做到呢?而剛才講那些,所有的問題解決,都要到經濟發展,經濟不發展,現在我們提文化發展、文化改革、文化走出去,經濟不發展,文化也走不出去,經濟不發展,文化也發展不起來,吃穿都沒有,搞什麼文化?而且有時候文化要掏錢的。

  我們過去窮的時候談什麼體育?我們現在體育往大國發展了,雖然不是強國,但是往大國發展了,這是和經濟的發展同步的。你有錢了才行呢,你沒有錢國際比賽都派不出去,你談什麼水平提高?所以深化改革也還要圍繞這個,也還要圍繞著經濟發展這個問題,深化、不斷深化,不斷促進。而我們現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更深入了,而它提出的改革的問題也更加深入了,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你千萬不能脫離到經濟發展的中心來談改革,脫離經濟談改革,都不好集中了,你這樣,他説那樣,社會學家就講公平問題,經濟學家就講經濟效益問題,還有教育家就講教育問題,其他的家就講其他的問題。但是任何的發展都不能離開經濟的發展,外交也是這樣。

  所以我們的改革圍繞著這個來説,外交問題所産生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我們認為大國外交更加體現智慧,體現一種意識,體現一種情懷,所以前幾年我就講,有人説我們搞這個幹嗎?也不賺錢,可是我認為老百姓辛辛苦苦不賺錢,他總得賺點錢吧,只不過多少的問題,如果我們大錢也不賺,小錢賺不來,你不是更悲慘嗎?我們為什麼大錢賺不來,我們的農民工,我們的農民企業家沒有多少教育水平,沒有多少知識,你叫他幹什麼呢?他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幹那些現在所幹的事,而正是這個點才奠定了我們的基礎。

 

熱詞:

  • 陳乃醒
  • 南海問題
  •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