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三公”經費支出很必要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0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

  如何看待和規範“三公”經費公開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南焱|北京報道

  2011年,自科技部率先公開“三公”經費後,審計署、教育部、國稅總局等99個中央部門相繼公佈了“三公”經費的支出和預算情況,數據甫一公佈,一片譁然,一度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社會層面和政府機關內部對此問題看法不一。

  去年5月,國務院決定公開中央各部委2010年“三公”經費決算數和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要求各地比照中央公開“三公”支出。財政部為此先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地方“三公”經費公開工作,要求已具備公開條件的當年主動公開,尚不具備條件的要努力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從第二年起開始公開。國家層面的這一系列措施、要求,更加表明公開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各類財政信息已勢在必行。

  今年兩會過後,“三公”經費公佈在即,“三公”經費的公開依然是社會矚目的焦點。近日,記者就此話題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魏宏。

  “‘三公’經費的支出是必要的”

  《中國經濟週刊》:去年,中央各部委和一些省(市)已陸續公開“三公”經費,“三公”經費一度成為社會輿論熱點,各方意見不一。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魏宏:首先,我要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政府“三公”經費的支出是必要的。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耗費一定的資金,作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政府機關更不例外。換句話説,任何國家的政府執行公務都需要公務費用支出,包括公務接待、公務人員因公出國及公務用車。這“三公”經費支出是政府行政經費的組成部分,屬於政府行政成本,是必要開支,這種支出從性質上説沒什麼不對。而且,我們也應看到,“三公”經費支出在不同政府間的活動中是有不同程度作用的。比如我們誰也不能否認公務出國考察對加強國際間經濟合作、友好往來、項目引進,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所帶來的收穫和作用。

  目前“三公”經費支出之所以成為社會輿論焦點,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類費用在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中,既不同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直接造福老百姓的開支,也不同於政府維持一般運轉的辦公經費等費用,它並不直接體現為公共服務産品,也不體現為滿足社會公眾需要而開支,因此,容易引起社會層面的不理解甚至有意見,同時,由於目前“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支出規模沒標準,統計範圍不規範,“三公”經費信息大多沒有面向社會公開才給人以想象空間,形成目前輿論一邊倒的態勢。

  “倒逼政府養成廉潔行政理念”

  《中國經濟週刊》:“三公”經費支出是必要的,那麼目前“三公”經費公開該如何把握呢?

  魏宏:我要強調的是,“三公”經費支出必須公開。“三公”經費屬公共財政支出,公共財政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這是原則。公共財政強調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為宗旨,強調為社會提供公共産品,當然它就應以公開透明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為取向,這實質是民主財政和公共財政的價值取向。

  我們應知道,“公開”被認為是現代政府重要的基本特質,現代政府本質上要求政府把包括財政運行在內的一切行為置於公眾的視野之內。目前世界許多發達國家對財政信息公開十分重視,有很多好的制度和做法。從我國來講,由於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行政慣性,數十年來各級政府只有徵稅、撥款、花錢的行政實踐,缺乏公開自己如何花錢、花了多少錢、辦了什麼事、事辦得怎麼樣的行政理念,也沒有包括“三公”支出在內的財政公開的制度設計。同時,由於大家習慣於計劃體制下供給安排的思維慣性,不少地方在現實的財政運作中,對“三公”經費缺乏科學性、規範性安排,“三公”經費開支過量過分的狀況比較嚴重。

  財政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它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百姓。監管和控制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財政資金是民主財政、公共財政的重要議題,公開“三公”經費實現公眾知情權進而實現社會的監督權,也能推動政府將“三公”經費壓縮在合理範圍內,倒逼政府養成廉潔行政理念,培育政府的民主理財意識,使財政資金能切實堅持公共性這一本質要求。

  “財政信息公開也是民主建設的實現形式”

  《中國經濟週刊》:社會關心公共財政的支出是正常的,目前社會層面對“三公”經費公開的一些議論、意見,問題在什麼地方呢?

  魏宏:我個人認為,就目前來講,社會公眾對政府“三公”經費公開的關注、評論和疑惑,甚至不信任,更多是由於對政府財政經費包括“三公”經費公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當然,也有大家對已經公開的信息不信任、溝通不到位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財政信息公開的完整性、透明度,坦誠公佈“三公”經費情況顯得尤為必要。我認為,面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情況不僅體現的是政府對公眾的一種坦誠和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政府與公眾之間良性溝通互動,它有利於增強社會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公開是一小步,卻是公民知情的一大步,也是走向財政民生、財政民主的一大步。

  《中國經濟週刊》:您剛剛提到的“財政民主”對當下具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

  魏宏:我一直堅持一個基本看法,那就是我們不能將“三公”經費公開僅僅作為財政性資金管理的一項技術層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作為公眾參與民主預算政治的重大實踐來把握。財政預算公開,“三公”支出公開,它具有特殊的民主價值。

  目前,黨和政府在倡導推進民主建設,大家也在致力於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我認為應該指出的是,為了民主建設的目標,我們必須探索各種可行的實現民主的技術手段,這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推進民主建設並不是都在選舉方面。政府財政公開、預算公開,是實現人民對政府預算和財政資金的參與和監督,它是社會參與民主建設的一種實現形式;而財政信息公開、預算公開、包括“三公”經費公開,也是實行預算民主、財政民主的一種具體方式。人民關心政府花錢,並不是害怕政府花錢,而是關心花錢的方向和效果,也就是為什麼事花錢,花了多少錢,花錢的事辦得怎麼樣;而對於政府來講,就是要把錢花好,把事辦好,讓人民滿意。

  “用制度來治理‘三公’經費開支”

  《中國經濟週刊》:您認為當前政府部門該如何向社會做好“三公”經費公開工作?

  魏宏:如何做好政府“三公”經費公開,我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工作十分重要:

  一是堅持“公開”的民主取向。“三公”經費是部門履行工作職能的基本保障,是政府運轉的必要支出。“三公”支出也有利於政府工作的開展,支出結果上總體是良好的效果。作為政府部門來講,我們“花錢辦事”,花了多少錢,用到哪去了,花出的效果如何,應當給社會公眾一個明白交代。政府部門要通過公開明明白白的賬務和清晰明了的説明,反映實實在在的工作,爭取社會的理解和認同。我們要努力把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財政預算信息公開,作為推進民主建設的重大舉措,作為實現公眾對政府事務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大實踐。

  二是重視“公開”的情況説明。作為公眾對民主財政的參與、對政府預算的監督,“三公”經費公開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政府部門的“三公”經費公開,決不能僅僅作為財政資金收支的技術數據的公開,而應從滿足社會對財政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角度去公開。因此,一開始要有對“三公”經費支出的情況介紹和説明,要有對一些支出事項和支出績效的報告。由於政府部門在職能、職責方面的差異客觀存在,各部門在“三公”經費的支出總量、支出結構等方面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形成這些差別結果的原因往往在公開信息的背後。因此,如果我們不注重情況的客觀介紹,勢必會引起社會公眾對部門做簡單類比,從而會對整個公開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提出質疑,甚至可能對“三公”支出産生抵制。因此,政府部門務必實事求是地向社會公開本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決算情況,客觀地對“三公”支出內容、支出結構、增長變化、重點方向、使用績效等作出具體的説明。這種説明和介紹,既確保部門按統一的要求真實準確地填報數據,又確保社會對“三公”支出情況的了解和認同。

  三是狠抓“三公”的源頭治理。解決“三公”經費的公開,讓社會公眾理解和認同,更重要的是從源頭上解決好節約“三公”經費問題。政府部門要重視從源頭上研究、解決“三公”的支出,嚴格控制行政成本性支出,切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要從制度上封閉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和人數、次數,從制度上硬化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從制度上去約束和規範公務接待工作。另外,應看到現有的“三公”開支管理機制存在根本的制度性缺陷,這個缺陷就是“三公”開支預算缺乏有效的監督,而這正是現有的預算制度的缺陷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把“三公”經費的決定權和使用權分離。循著這個思路,我們應進一步研究對“三公”開支的工作監督機制,在部門機關內部應有不同方面的代表進入,參加對本部門“三公”經費開支的決定。

熱詞:

  • 四川省
  • 常務副省長
  • 魏宏
  • “三公”經費
  • 支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