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務院參事:中國既要作經濟強國也要作環保強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0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務院參事 葛志榮

  為充分發揮國務院參事參政議政的重要作用,2012年兩會,人民網與國務院參事室合作,就社會熱點問題請各位參事發表意見建議,進行深度解讀。人民網兩會專題特開設“兩會深閱讀”欄目,集中發表各位參事的真知灼見。國務院參事葛志榮特為人民網撰寫署名文章《中國既要作經濟強國 也要作環保強國》。以下是文章全文。

  改革開放尤其是入世十年來,我國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和第三大國際貨幣基金出資國。但與我國高速增長的經濟相比,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相對滯後。我們急切呼籲應儘快改變這一狀況。

  我國的環保意識不高,環保力度偏軟,環保水平偏低,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較大。突出表現在:一是環境和生態保護在實際工作中仍未得到各級政府和全社會應有的高度重視,在某種程度上停留在口號上、理論上較多,真正落實不夠,有實效的環保政策措施出臺較少,沒有真正把環境保護提高到一個應有的高度。例如,有些地方仍然熱衷於上項目、重速度、抓GDP,環保部門和環保權益仍處於弱勢地位。二是我國的環境治理狀況和生態保護不容樂觀。雖然近年來局部情況有所改善,但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土壤重金屬污染在某些區域仍較為嚴重。如水資源方面,在評價的700條河流中,受污染的河長佔評價河長的46.5%。全國七大江河中,淮河、黃河、海河均有70%的河段受到污染。131個大中型湖泊中,有89個湖泊被污染,有67個湖水水體達富營養化程度。這種狀況使我們可否認為,我國已成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同時也還是一個環保弱國。

  我們還看到,作為世界進出口大國,我國的貿易順差多年來不斷增加,但資源環境“逆差”同時相伴而生。2001年,我國對外貿易順差僅225.5億美元,2008年近3000億美元, 2011年加大了進口仍達到1551.4億美元。然而,我國巨大貿易價值量順差背後卻孕育著龐大的資源環境逆差。據分析,2007年我國凈出口産品虛擬SO2排放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1/4,凈出口産品虛擬CO2排放佔全國CO2?排放量比重超過30%,凈出口産品虛擬COD排放佔全國排放總量的20%以上,意味著我國至少20%的SO2、COD和30%的CO2?排放是由凈出口産品中的虛擬污染物排放所致。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很快,這是好的一面,但對外貿易結構不盡合理,某些地區和領域以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突出,體現為“四多”和“四少”,即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強度大的産品出口多,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強度小的産品出口少;産業鏈低端産品出口多,高端産品出口少;傳統産業出口多,高新産業出口少;貨物貿易出口多,服務貿易出口少。我國出口産品(包括貨物與服務産品)的平均資源消耗污染強度大,而我國進口産品的平均資源消耗污染強度小。目前我國大多數産品的單位出口産品污染強度均高於發達國家。當然,進出口結構不合理、出口産品環境效率低下僅是造成我國資源環境“逆差”的一個原因,而國內消費産品和工業産品的生産和發展,對資源環境“逆差”形成的影響更為巨大。

  所以説,環境保護與治理是一項長期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統籌規劃,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堅持科學治理、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真正取得實效。當前,我們熱切期望,一是真正將環境保護作為國策放到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政績考核當中,應將環境指標列為重點考核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制,引導各級地方政府推動綠色GDP的發展。二是加強環境與生態保護立法工作。應將其放到各級人大立法工作的優先位置,提高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數量和質量。三是應實行最嚴格的環境與生態保護制度。特別是推廣實施環境生態補償制度、環境生態稅費制度、環境認證制度、環境標誌制度等,規範社會各類組織的行為以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四是積極扶持我國環保産業的發展壯大。國家應在財稅、金融、土地、人才、技術等方面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環保産業的發展,使環保産業成為我國的經濟支柱産業和環境管理的有效支撐。五是積極構築我國的綠色經貿體系。要實現優化經貿增長和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雙贏”目標,以環保手段綠化經貿增長,以綠色經貿手段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形成扭轉我國貿易資源環境逆差和促進綠色經貿發展的環境管理政策體系。國家在適當時期應考慮綜合製定並運用環境關稅、基於環境和生態保護目的的市場準入和準出制度以及綠色投資等措施。期望通過不懈努力,力爭經過幾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和環保強國。

  國務院參事葛志榮簡介:

  葛志榮,出生於1946年10月。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曾任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長期從事化學檢測、商檢等工作。

熱詞:

  •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
  • 環境標誌制度
  • 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