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代表委員熱議穩中求進:三個怎麼辦考驗中國智慧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5: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版式設計:宋 嵩 蔡華偉

  厲以寧委員:

  擴大內需的重點要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

  遲福林委員:

  增長速度的適度放緩是正常的,不必過度擔心。建議切實改善實業投資環境。

  冮瑞代表:

  不調結構,不轉方式,靠拼政策、拼土地、拼資金、拼資源發展的老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新年伊始,世行在展望全球經濟形勢時認為,2012年“將是非常困難的一年”。而對中國來説,穩增長、調結構、抑通脹,樣樣都面臨較大壓力。

  怎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怎麼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怎麼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種種挑戰撲面而來,考驗中國智慧,也備受世界矚目。

  擴內需、促消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中國經濟到2013年就要硬著陸了”、“中國快速增長期即將結束”……有些人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上升,西方世界遭遇債務危機困擾,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難有起色。

  “這種説法過於悲觀。實際上,目前每1%的增長與10年前、2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增長速度的適度放緩是正常的,不必過度擔心。”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委員説,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處於大有作為的機遇期,“但也要看到,國內經濟運行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任務艱巨。”

  如何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本立足點在於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內需的重點要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認為,要擴大內需就要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中等收入比重,實行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解決中低收入者家庭的後顧之憂,“大家有錢了,就敢消費,能消費。百姓能生活得更好,經濟也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消費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走向消費主導,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成敗所在,也是改革攻堅的重點所在;既影響短期宏觀經濟穩定,又決定著長期的可持續發展。”遲福林委員説,現在城市化最大的問題是2.5億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這也是拉動消費最突出的問題。如能把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妥善解決了,既可加速城市化進程,又可促進結構調整、加大服務業的比重。

  增供給、重保障,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抑制通脹初見成效。2012年,“穩物價”仍是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之一。“穩定物價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真正得實惠的重要途徑。物價穩就會人心穩、社會安。”江蘇省政府參事室主任宋林飛委員分析,2012年,我國仍將承受與消化輸入型通貨膨脹、緩解流動性過剩等壓力,價格上漲壓力總體上比去年減輕,但價格絕對水平下降的基礎並不牢固、不確定。

  如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出現反彈?

  宋林飛委員建議,一要完善與強化物價補貼挂鉤聯動機制,著力減輕低收入家庭的壓力。在物價上漲的同時,對於低收入階層受到的影響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償,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物價雖然上漲了,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二要發展生産,增加農産品供應,減少農産品流通環節費用,切實降低農産品流通成本。同時,在新一輪要素價格改革中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應保證居民收入增長幅度超過物價上漲的幅度,“吃飯、看病、住房以及子女上學等問題得到保障,百姓就安心了,社會也就安定了。”

  調結構、轉方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中,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僅是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而且也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不調整結構,不轉變生産方式,靠拼政策、拼土地、拼資金、拼資源發展的老路,只能是越走越窄。”遼寧省本溪市委書記冮瑞代表説,隨著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等要素供給以及生態環境對經濟的“硬約束”日益強化,“近些年,在地方的實踐中,我們感到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實在是太重要了。”

  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找準突破口、把握著力點。“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關鍵是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從工業化主導轉向城市化主導、從中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從公共産品短缺轉向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遲福林委員説。

  調結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要立足於改善民生。冮瑞代表説,當前民生需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收入分配、就業、養老、醫療等,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就業結構、社會保障結構等。

  遲福林委員表示,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基礎,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基礎。他建議,投融資渠道要並重,切實改善實業投資環境,“只要措施得當有力,儘快使我國經濟增長立足於一個質量效益更好、代價更小、更可持續的新基礎上,我國經濟就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熱詞:

  • 流動性過剩
  • 遲福林
  • 代表委員
  • 熱議
  • 戰略性調整
  • 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