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協委員陳竺:以藥養醫是頑疾水深也要跨出去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出席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被眾多記者圍堵。

  對話人物

  陳竺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

  昨天下午,政協會議開幕之前,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醫改推進三年以來,最明顯的成效是初步實現了醫保制度的全覆蓋,作為改革重點的公立醫院便民服務也已全面推開,但深層次的改革尚待推進。陳竺表示,作為醫療制度的頑疾,以藥養醫“水很深”,但再難也要跨出去。

  關鍵詞醫改三年

  8種大病救助將全國推廣

  記者:您對這三年醫改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是什麼呢?

  陳竺:很難絕對地説,(滿意的地方)我覺得是醫保制度推進速度很快,世紀之初,我們80%的農民沒有醫保,城市裏的居民近乎半數沒有醫保,但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或者説初步進入了全民醫保國家的行列,這可以説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我自己覺得,不足的是,我們的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但更重要的是隊伍建設,尤其是基層隊伍建設,哪個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都缺人,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縣級醫院也缺。説實在的,我們希望大病不出縣,90%以上的大病能夠在縣醫院解決。縣醫院的能力要提升,全科醫生的數量太少,基層250萬醫生中,全科醫生大概只有8萬人。國際上,這個比例基本佔到一半左右,因此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也很迫切。

  記者:您認為哪些方面還要加強?

  陳竺:“十二五”時期,我們的工作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全民醫保,籌資水平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也要提高,群眾的受益面要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問題,今年我們在大病救助方面將有更好的政策,8種大病將在全國推開,12種大病將在1/3的統籌地區推開。

  記者:具體包括哪些病種?

  陳竺:包括大多數腫瘤,比如肺癌、消化道腫瘤、婦女兩癌(即宮頸癌和乳腺癌)、成人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小兒的白血病是最早開始做的,心腦血管病和重型精神病這次也納入進去了。據專家測算,這些病種全部推開的話,我國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情況將得到很大緩解,尤其是在農村。

  記者:基本藥物有何進展?

  陳竺: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推得不錯,但還是要向醫院拓展,目前的目錄也還要進一步調整。同時,基層綜合改革的成果還要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包括村醫的政策要落實,如養老保障等。新農合的門診統籌也要覆蓋村醫,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的任務也要交給村醫,當然他們也能得到補償。

  記者:公立醫院改革進展到什麼階段了?存在什麼問題?

  陳竺:公立醫院改革在全國有17個試點城市,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正在推進,但是便民服務方面已經全面推開了,優質護理、預約掛號等,我們現在把縣醫院作為突破口。

  記者:大醫院改革最頑固的地方是什麼?

  陳竺:就是以藥養醫。目前17個試點城市開始陸續取消藥品加成,北京去年確定了5家醫院,目前工作正在推進,需要一段時間看看運行的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有可能今年下半年有一個有力度的推開。此外,上海也已經準備推開,深圳已經下了很大的決心,由政府先拿出6個多億,消化取消以藥養醫造成的虧損。

  關鍵詞“看病貴”

  按病種付費是未來主流

  記者:目前,我們嘗試用醫保控制一些大處方、過度醫療,今後有何計劃?

  陳竺:有這樣的情況(過度醫療),但從去年我們控費的情況來看,還是比較理想的,去除CPI增長的因素,次均門診費用只增長了3%,次均住院費用增長了3%到5%,可以説已經明顯扭轉了醫藥費用上漲過度的情況。

  記者:醫藥費用受控,很多醫院説政府應該加大投入,您對此怎麼看?

  陳竺:實際上,醫院這幾年收入增長是比較快的,我剛説去年控費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是指次均的住院費用和門診費用,但醫院總的工作量是增加的,所以一般大醫院去年的收入增長都在10%以上,當然醫生護士很辛苦。其實,醫療需求也是不斷被釋放的,以前很多百姓都不去看病,現在則不然。

  記者:有的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開藥只要幾塊錢,但在大醫院檢查則要二三百塊,您怎麼看?

  陳竺:這主要是因為按項目付費這種不合理的診療機制,支付制度改革就是要按病種、按人頭付費。

  記者:按病種收費能推廣起來麼?減少必要的檢查是否會産生不良後果?

  陳竺:這就要我們加強監管,另外我們有臨床路徑,這就是規範化的診療方案,(納入臨床路徑的病種)必須要遵照這個路徑來做,同時,其中的信息還需要向社會公開。

  關鍵詞醫保聯網

  新農合將率先全國聯網

  記者:全國醫保聯網是否能實現?有無時間表?

  陳竺: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做,“十二五”期間,新農合爭取能先做到,城鎮居民醫保其實已經開始了,比如長三角地區已實現跨省聯網互通。我認為,預計到2020年,全國有可能實現主要保障制度的歸一。

  記者:但同樣一個病,城鎮醫保和新農合醫保的報銷水平不同,這怎麼統一?

  陳竺:大家知道,畢竟各種保障體系的籌資水平不同,以新農合為例,儘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目前的籌資標準是每人每月300元,所以基本藥物肯定是最基本最適宜的藥物。當然,我們也竭盡全力,極力讓農村群眾更好享受醫療服務。比如保重點大病等,在嚴格控制費用的同時,我們也會加強監管,新農合的結余率會每年進行公開。

  記者:目前醫保是“低水平廣覆蓋”的模式,是否會向更高層次發展?

  陳竺:實際上,我們提出全民醫保的目標,一方面是基本醫保的水平還會不斷提升,比如新農合,到2015年,政府的投入是每人每年360元,按現在4:1的比例來説,加上個人的90元,(籌資標準)將達到450元。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準備在省一級建立大病統籌基金,和普通保險、商業保險相銜接。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基本醫保不是保100%,而是70%或者75%,然後再買一些補充的保險。

  關鍵詞民營醫院

  人才資本結合才能辦好

  記者:對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您怎麼看,目前市場上有一些亂象。

  陳竺:目前的政策環境是很好的,去年我們出了3個相關文件,當然要加強監管,現在比較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些好的人才資源和民營資本相結合,因為辦好一家醫院最要緊的就是人才資源,不論是管理人才還是技術骨幹、學科&&人等醫務人員,像北京的道培醫院,這類辦得好的民營醫院,他們的技術骨幹都是工程院院士、德技雙馨的大家在做,這樣的民營醫院一定是辦得好的,我們也在醫務人員的多點執業上做一些探索。

  記者:有的醫院對醫生多點執業比較抵觸。

  陳竺:也有一些地方做得好,比如上海,現在優質醫療資源和民營資本的結合是在政府規劃下進行的,他們在浦東和浦西各搞了一個國際醫療城,他們的多點執業就是公立醫院的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民營醫院,5個工作日中有一個工作日可以到那裏(國際醫療城)工作,這樣管理起來比較方便。

  關鍵詞五年履職

  我的主要任務是辦理提案

  記者:今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作為衛生部負責人,您最想推動的工作是什麼?

  陳竺:當然就是醫改啦,如何確保醫療服務安全,控制費用,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和公立醫院改革聯絡在一起的,公立醫院的以藥養醫,政府下了很大決心,這裡邊水是蠻深的,但再難我們也要跨出去。

  記者:您今年的提案是什麼?

  陳竺:我的主要任務是辦理提案。

  記者:5年下來,最大感受和最大遺憾是什麼?

  陳竺:做不完的事情。醫改就是長期性、艱巨性的任務,也是世界難題,但再難也要做。醫改永遠不會結束。

  現場

  “陳竺包圍圈”20分鐘挪20米

  每年全國兩會,身為衛生部掌門的陳竺都是媒體的重點圍堵對象。昨天下午,陳竺一下車,就被眼尖的記者看見,眾人立即圍了上去。在數十名記者的“簇擁”下,陳竺只好慢慢往人民大會堂東門“挪”。見到人群中有女記者險些被擠倒,已略微冒汗的陳竺連忙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記者粗略估算,從天安門廣場停車處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臺階,短短二三十米的路程,“陳竺包圍圈”足足挪了20多分鐘。面對各式各樣伸到眼前的錄音筆,陳竺耐心聽取從“包圍圈”各個角落拋出來的問題,稍作思考後認真回答。談及三年醫改得失,他那標誌性的微笑不見了,神情凝重而嚴肅,這或許正暗合了醫改之路任重道遠的現實境遇。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李秋萌 周宇本版攝影本報記者王海欣張斌

  作者:李秋萌 周宇

熱詞:

  • 藥養
  • 臨床路徑
  • 按病種付費
  • 政協會議
  • 水深
  • 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