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外交不變中求變 新舉措不斷浮現展現新思維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2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兩會”召開在即,外界歷來冀借此研判中國外交。此間分析人士稱,中國和平發展的對外方針不會改變,但近年來的實踐卻展現出中國外交的新思維。

  如其所言,通過發表2011年《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國再次重申和平發展的對外方針,明確中國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是“對內求發展、求和諧,對外求合作、求和平”。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走對了,沒有任何理由加以改變。

  但並不能因此就説中國外交墨守成規,相反,一些新舉措的浮現,使中國外交頗惹人注目。

  一闔一辟謂之變。這種變最為直觀的當屬外交部新聞發佈機制的改變。2011年9月1日,該部例行記者會正式從每週兩次增至五次,發佈頻率、答問時效全面“提速”。尤其是,面對重大突發事件,無論是在節假日還是淩晨,外交部都及時回應,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實現了建立28年來的重要“升級”。

  此外,2011年外交部落實中國領導人會見外國記者和接受外國媒體採訪11次,落實中外領導人共同會見記者活動12次,組織外國記者採訪活動61次,舉辦熱點問題背景吹風會22次,中國駐外高級外交官發表演講和接受採訪2700多次等,這些數字亦反映了中國外交的變化。

  而這種外交的謀變力度,可從2009年底該部公共外交辦公室成立中看出端倪。在決策層的大力支持下,兩年多來,公共外交辦公室策劃組織各種開放日活動、專題題吹風會,並創辦“藍廳論壇”等,中國公共外交也在摸索中漸顯成熟、漸入人心,公眾參與研討國際形勢和外交政策程度、外交決策中吸收、採納民意的成分亦愈來愈大。

  這種變還在於其敢於觸碰新鮮事物,如借新媒體實施“微外交”,中國外交可謂不輸“時尚”。2011年4月,名為“外交小靈通”的新浪微博正式亮相,迄今已發佈微博近3000余條,粉絲達到160余萬。開通以來,“外交小靈通”通過這種“指尖上的外交”及時發佈外交動態,闡釋中國外交政策,以輕鬆、活潑的語言與民眾互動交流,受到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求新不是跟風,也不是流於形式,該微博“既摘花又摘刺”即是最好説明。例如:2012年2月16日,網友反映一中國留學生在菲律賓被扣並質疑使館服務不力。該微博值班人員立即與駐菲使館聯絡協調處理此事,為該留學生提供幫助,並及時通報事情最新進展,不僅展示使館領事保護工作的高效,更消除外界誤解。直面關切、消除誤解、解決問題,使“外交小靈通”在眾多政務微博中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顯而易見的改變,中國外交之變更多的則隱藏在“潤物細無聲”的實績中。2012年初,中國外長楊潔篪撰文時就再次指出,新世紀新階段,外交工作必須更好地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服務,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為維護中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服務。因而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中國外交變得日趨務實、更強調服務。

  譬如:就在前不久,25名在埃及的中國工人遭遇綁架後,中國使館第一時間與埃及方面進行交涉,使相關人員在被扣16小時後獲救。之前在蘇丹遭綁架的29名中國員工,經過外交部協調後獲釋。而在2011年的利比亞危機中,受到領事保護從利比亞撤離的人員更多達35860名。

  當然,言及中國外交之變,還有中國越來越多參與聯合國維和、支持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踐行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等等。但不管其如何變化,中國外交相信都將會更加成熟、自信,更好地維護和拓展中國的國家利益。(完)

熱詞:

  • 中國
  • 外交
  • 不變中
  • 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