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2月CPI漲幅或低於3.5% 國際油價或攪動物價走勢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CPI漲幅可能落至3 .5%以下

  國際油價或攪動年內物價走勢

    (記者 方燁 北京報道)

    1月份高企的物價漲勢將很難持續。隨著春節因素的消退,市場預測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同比漲幅將回落至3 .5%以下,隨後至少在上半年,每月大體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然而近來高企的國際石油價格可能成為今年物價走勢的擾動因素,如果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不排除全年漲幅超預期的可能。

  2月漲幅將不高於3.5%

    從已經發佈的預測來看,幾乎所有機構都預測2月份的CPI同比漲幅不會高於3.5%。

    “根據商務部和農業部監測的數據,進入2012年2月份以來,由於春節因素影響結束,食用農産品價格開始出現持續回落態勢,預計2月食品價格環比將有所回落,同時預計非食品價格延續前期的漲幅放緩過程,加上2月C PI翹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1.2個百分點,我們初步判斷2012年2月份C PI同比漲幅可能回落到3.2%左右,與1月相比大幅回落,且將低於3.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這意味著持續二十四個月的負利率狀況開始扭轉。”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説。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預測,CPI漲幅將從1月的4.5%大幅下降1.1個百分點到3.4%。他説,從已經公佈的商務部周度數據和國家統計局50個城市主要食品旬度價格變動數據來看,2月份食品CPI環比漲幅將大幅低於1月,回落至0.4%附近。

    更重要的是,非食品環比漲幅很可能回落至0。魯政委説:從歷史數據看,春節假期大部分落在1月份的2006、2009年,2月份非食品環比漲幅均較1月出現明顯回落。從非食品分項歷史數據看,春節假期大部分落在1月的2001、2004、2006、2009年,當年2月份煙酒及其用品、衣著、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服務價格環比均較1月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即使考慮2月8日上調成品油價對交通和通信價格的拉升,預計2月份非食品環比漲幅較1月出現明顯下降的可能性依然較大,可能回落至0附近,較1月下降0.2個百分點。

    國泰君安證券預測:通脹將在2月出現加速下行態勢,CPI同比上漲3.5%,最低可達到3.1%;莫尼塔(上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預測“2月份CPI漲幅有可能大幅下降到3%至3.2%左右的區間”;第一創業證券甚至預測2月份CPI將同比上漲2.9%。

  上半年保持在3%左右

    隨著春節因素的結束,市場判斷上半年各月CPI同比漲幅大體都將保持在3%上下的溫和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稱,從長期趨勢看,2月份CPI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大概可以回落到4%以內,甚至可以達到3%左右。上半年趨勢如果沒有特別增長的情況,則可能就會在這個水平徘徊。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原因在於中國面臨著中長期的成本推動因素。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十二五”期間通貨膨脹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推動因素,根據我們的測算,每年基本上要為C PI提供1.83個百分點的漲幅,加之現在要在公共服務領域進行價格調整,所以中國仍然面臨很大的物價上漲壓力。

    張平説,當前中國的第二産業基本上能把勞動力價格上升的成本和土地要素價格上升的成本吸收掉,但是農業和服務業這兩個部門卻難以吸收,所以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壓力還是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説CPI漲幅在3%到4%之間都是合理的區域。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汪同三同樣認為:中國將長期面臨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他説,引發本輪通貨膨脹的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美國長期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給中國造成了輸入性通脹壓力;第二個是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前兩年國內新增信貸規模較大,對價格上漲産生了滯後影響;第三個是新出現了各方面的成本推動因素。

    另一個主要來源是中國薄弱的農業基礎。儘管通過這樣強有力的政策,中國連續八年糧食增産,但是中國的農業還是處於一種緊平衡的狀態,所以農産品價格長期存在上漲壓力。

    另外,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土地價格的上漲、物流成本的上漲也都促成了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隱患

    國際油價成擾動因素

    上述對物價中長期的判斷,都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不考慮國際石油價格驟然的大幅上漲。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因素恐怕需要考慮到今年的CPI走勢中來。

    周望軍表示,今年影響物價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國際市場的輸入性因素,特別是石油。“去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6%。如果中東地區發生地緣危機,甚至發生衝突的話,那對我們國家的市場供應就會造成很大影響。”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濤預測,今年國際油價可能走高。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2012年已經是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四個年頭,但世界經濟仍然復蘇乏力,每當出現一線新的復蘇希望,市場就會預期石油需求會因此上漲,從而推動大量資金入市推高價格。從近期形勢看,美國經濟數據再次透露出向好跡象,加上發展中國家正處於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對未來石油需求較快增長的預期正在強化。

    更重要的是,伊朗核危機引發的對抗正在升級,導致恐懼石油供給中斷的情緒在蔓延。如果伊朗因為核問題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産生武裝衝突,導致霍爾木茲海峽運輸中斷,國際石油價格將再次攀上150美元/桶,甚至更高。

    當前許多機構已經開始測算國際油價可能對CPI産生的影響。聯訊證券發佈的報告表示:中東地區的戰亂是悉次石油危機發生的禍根,伊朗在這種時候的強硬又是有其理智性的,所以我們認為伊朗事件應該不會短期完結,而油價將循著恐慌性炒作—供需失衡—運費傳導的邏輯展開。

    我們對今年原油價格的預期初步定為160美元/桶,而對於國內來説,由於發改委的價格管制,原油價格對國內通脹的直接影響較小,而傳導性影響的邊際作用在縮小,我們初步測算原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對CPI影響的百分點在1%左右。

    廣發證券報告稱:伊朗為全球第5大石油出口國,目前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可能産生較明顯的供給衝擊。目前油價已經較均衡值偏高,但不能排除繼續偏離的可能。油價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到國內工業原料購進指數,引起工業成本上升,也會通過終端零售影響CPI。

  價改

  能源資源價改有望提速

    儘管今年物價漲幅仍可能保持在較高水平,甚至國際油價的波動可能導致物價走勢高於此前預期,但專家認為,能源資源價格改革有望提速。

    周望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價格工作落實中央“穩中求進”的總體要求,就是要切實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在努力穩定價格總水平的基礎上,針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價格矛盾,研究制訂完善的價格改革方案,並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擇機出臺,將價格改革對各方面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內。他還稱,能源資源價格改革要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社會承受能力。

    張平預測,“十二五”期間公共服務領域進行價格調整將拉動每年物價平均上漲0.5個百分點。但是他強調:“我認為公共産品的價格改革,依然是‘十二五’(各項價格工作推進)中最重要的。”

    張平説,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必須理順價格,只有這樣公共服務品的提供在商業運作上才是可持續的,這樣才能夠增加社會資本的投入。如果能將CPI控制在3%到4%之間,那麼中國控制通貨膨脹就還有相當的餘地,在控制餘地的同時,就應該積極推進公共品的定價。

    實際上從今年情況看,能源資源價格改革對CPI的推動可能不會很大。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李懷軍表示,由於電價在去年調了兩次,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效果待觀察,而水價調整雖然條件相對成熟,但不少地方剛調整後不久,再考慮到國家仍然對通脹心有餘悸,水、電、氣價格同時調整的可能性較低。因此,估計今年水、電、氣資源價格改革對CPI的影響大約只有0.2個百分點左右。

熱詞:

  • 2月
  • CPI
  • 漲幅
  • 低於3.5%
  • 國際油價
  • 攪動
  • 物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