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張希賢:幹部年輕化對黨的長期執政是深謀遠慮之舉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13: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39b6a57d9eb4aeabe7de06b62a2b65c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2月25日,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就"幹部年輕化"問題赴中共中央黨校採訪了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希賢,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希賢

    幹部年輕化對黨的長期執政是深謀遠慮之舉

  記者:2009年6月,中共中央組織部發文要求選拔年輕幹部,請為我們介紹一下在這份文件當中,何謂"幹部",而"年輕幹部"這一概念又指的是什麼?

  張希賢:幹部在我們國家有兩個層面的解讀,一個是執政黨和政黨的幹部,一個是進入國家層面的幹部,可以説無論從政黨層面還是國家層面,他是一個事業的、組織的、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管理者,老百姓通常把他稱為"幹部",管事兒的,當官的。

  那麼,我們國家的幹部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縣處級以上,這是傳統政治體制內,就是從秦朝秦始皇時開始中央管幹部管到縣處級,到今天我們中組部管幹部也是管到縣處級,這是傳統的縣處級以上幹部。那麼我們中國共産黨把管理幹部的鏈條開到了縣處級以下到鄉鎮連村書記也算在內,這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幹部,縣處級以下,縣處級以下分兩級,一個是科級,科級幹部分科長和副科長,正科長級就是縣裏的財政局長、教育局長、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等,副局長、副書記、副鎮長、副鄉長這些就是副科長級,然後我們還有一層為股級幹部,比如,在教育局裏有人事股,在財政局裏面有計劃股,在各個單位,因為在一個局他也管一攤子,事業越來越大,比如,一個縣要管幾千名中小學老師,所以説,局長一個人是管不了的,所以要分幾個股進行政策制定、政策解讀、政策落實,所以就出現了股長和副股長,在縣局裏往往是股長,村書記屬於股長級,村長屬於副股長級,這是國家幹部鏈條往下延伸的兩級,但是中央組織部管理幹部沒有這個層面。股長和副股長這個級別就是基層幹部。

  那麼,年輕幹部就是我們國家層面或者黨的層面各個層級年齡相對小一些的幹部。比如政治局常委裏面年輕比較小的就是年輕幹部,但你不能按照二三十歲的標準來切,政治局常委裏面60歲至50歲這些都算年輕幹部;如果在省委裏50歲到40歲也算是年輕幹部,市委裏面40到30;鄉鎮裏面二三十歲就算是年輕幹部,所以年輕幹部是一個相對的標準。

  記者:縱觀世界各國的主要執政黨,中共中央組織部提出的選拔年輕幹部這一戰略順應了怎樣的時代潮流?年輕幹部進入黨政領導體系,對我黨的事業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

  張希賢:可以説,首先是認識時代潮流,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潮流,看你這個國家幹部思想僵化不僵化,很大程度又和年齡結構有關係,就是説,人老了,他思想很成熟,但在把握新生事物上往往顯得遲鈍,這是客觀上人本身的發展規律。我們要求幹部年輕化,就是防止幹部老化。就是説,讓我們共産黨幹部迎接未來的世界變化,保持黨的整個幹部隊伍年輕化的態勢,並不是靠年齡切人,這樣保證你的事業往前走。

  世界各國政黨,分兩種,我們這個幹部年輕化主要是針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和資産階級政黨關係不大。資産階級政黨幹部談不上什麼年輕化不年輕化。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年輕化就是我們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是因為蘇共走向老化,最後死掉了。

  對於我們中國共産黨來説,在還沒走向完全民主政治的時候,幹部年輕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黨必須有這種前瞻性的思考。像蘇聯,走到最後,兩三年死一個總書記都是七老八十的,所以防止幹部老化就是黨的深謀遠慮的一個決策了,所以説這是對社會主義事業來説,對黨的長期執政來説,是一件深謀遠慮的事情。

  中央提拔年輕幹部,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這是我們今天需要把握的問題。這個深遠的歷史背景就是1999年我們的高等院校實行擴招,擴招以後,原來我們國家99年前每年也就是招收百八十萬大學生,99年之後到現在,光教育部頒布承認學歷的正式招生計劃的就每年740萬大學生,那麼平均每年大約五六百萬大學生都走向了基層第一線,因為黨政機關招人很少,中央國家機關一年只招收七八千人,那省裏面也超不了這麼多,所以,大量的大學畢業生走向了第一線,那麼我們遇到了一個歷經10年到現在是13年的發展歷程,這些人在基層第一線慢慢地成長起來,鍛鍊起來,所以中央組織部提出來要選拔年輕幹部,把在第一線上能夠幹的好的,幹的出色的年輕幹部選拔出來,作為我們黨新時期的幹部梯隊。這對中國共産黨執政事業來説是一個長遠大計,中央戰略目光也是沒問題的。

  記者:僵化、呆板的領導幹部提拔步驟以及相對偏大的幹部年齡結構有哪些危害?前蘇聯、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曾經出現的幹部階層固化、板結所造成的惡果是什麼?它為我們帶來了哪些警示?

  張希賢:首先前蘇聯和蘇東劇變來説,過去我們有一個誤區,老認為是斯大林的毛病,不是,在赫魯曉夫執政13年,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在幹部年輕化方面缺乏改革,結果制度改革沒做出來,結果在黨內形成了利益集團和不同的利益團體,久而久之,他就讓這個黨慢慢産生癌變,誰上來都運轉不了,最後就只能散了,大家都無聲無息,老百姓也無聲無息。

  我們共産黨他也怕走這招棋。所以我們這個年輕化,也是當年防止老化而提的。所以,不要看我們黨有90年的歷史,我們提年輕化是80年代以後的事情。他的原因就是新老交替。

  打江山的那部分人遇到第三次創業--改革開放,這時候他們突然發現了英雄遲暮,而人本身的特點就是不願意退出歷史舞臺。所以,這怎麼辦?小平同志才提出了一個幹部隊伍革命化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在八十年代初實現了老革命家,老執政團隊和年輕幹部的交接。其實在七十年代,毛澤東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這個時候,還處於六七十歲的年紀,還可以,所以毛主席採取了老中青三結合的辦法,把年輕幹部往裏面放一點,把老幹部年齡往下拉一拉,平均一下。這個做法當年只是中央這個層面上的,像楊成武、楊得志這些人都是1910年前後生的,到1970年代他們才60多歲,他們算不上高齡,等到八十年代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所以我們今天這個幹部年輕化,出現了一些反彈的問題,媒體是一方面,更重要是我們黨內深層次的一些方面。我們提出這個幹部年輕化是怎樣讓我們新培養的人起來,使我們黨實現正常的交接,這是一個很深謀遠慮的問題,所以説,媒體反映的只是一個方面,另外它又反映了另外一個層面,他實際上是我們在新老交替當中有一個矛盾博弈問題。這個博弈問題是在幹部年輕化進程當中刻不容緩的任務。同時,它又是民主政治,又不能按照80年代那種處理辦法,所以他顯示的矛盾很複雜,他凸顯的是媒體,背後的東西並不是媒體。

熱詞:

  • 幹部年輕化
  • 張希賢
  • 中組部
  • 中國網絡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