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中國與世行報告展望2030年中國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290300f3a324589861ab4f23804db73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朝聞天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27日共同發佈關於2030年中國課題報告,提出中國到2030年實現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發展願。這份聚焦未來20年中國發展的報告是世界銀行與中國首次以聯合課題組形式共同開展的研究,50多位專家歷時一年多時間共同完成。

  ■報告要點

  近期可實現軟著陸

  世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著的這份研究報告建議中國採取新的發展戰略,調整政府和市場、民營企業以及社會的作用,以達到2030年將中國建成高收入社會的目標。

  報告提出了中國未來20年將面臨的風險:短期內出現硬著陸的風險、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人數減少、不平等程度上升、環境壓力和外部失衡構成的挑戰。在報告列出的這些風險中,“硬著陸”受到各界關注。“硬著陸”和“軟著陸”是一種形容和比喻,“硬著陸”指國民經濟經過一段過度擴張之後急劇回落;“軟著陸”則指國民經濟的運行經過一段過度擴張之後平穩地回到適度增長區間。

  不過,報告中提及的硬著陸風險,並非針對中國目前GDP增速平穩放緩而言,而是針對中國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將和其他國家一樣面臨如下風險——經濟增速可能在沒有太多預兆的情況下快速放緩,從而令産業中的問題惡化,甚至引發危機。經濟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中等收入陷阱”。

  世行行長佐利克表示:“就近期而言,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中國有機會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進包容性增長,同時防止進一步侵害環境,並繼續努力成為國際經濟中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直線增長不可持續

  “過去32年來,中國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經濟年均增長9.9%,6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佐利克在稱讚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的同時提醒,“但我們應當警惕這種直線增長。”

  佐利克稱,中國的領導人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增長模式在過去30年來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變以適應新的挑戰,因為目前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改革具有充分的理由,因為中國現已到達發展道路上的一個轉捩點。管理好從中等收入國家到高收入國家的轉型充滿挑戰性;此外,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全球環境很可能仍不確定且跌宕起伏,所以轉變戰略的必要性就顯得愈加重要”。

  佐利克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速在2030年之前將逐漸下降,這一觀點也體現在上述研究報告中。報告建議中國的決策者從只注重經濟增長數量轉向兼顧經濟增長質量。

   特殊國情挑戰中國

  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正面臨著一些特殊國情的挑戰。

  這些特殊國情包括:人口未富先老;全球能源、糧食、原材料和水資源供給壓力;環境危機;不平等現象加劇産生的社會風險等。

  眾所週知,人口紅利曾經是中國GDP保持高速增長的核心原因之一。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但報告指出,5年之後,中國的退休人口將超過新增勞動力,隨之而來將産生提升勞動生産率的需求,這對經濟發展構成一大挑戰。此外,在能源供需領域,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日益增高,並從煤炭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天然氣的凈進口量也連年增長。

  不過佐利克認為,中國將沿著一條能夠戰勝這些挑戰的道路向前發展,“一個成功的中國不僅可以繼續為億萬人民提供發展機會,改善其生活水平,也可以給其他國家樹立典範,證明實現經濟發展不必以犧牲社會和環境績效或者全球責任為代價”。

  ■世行諫言

  提出六大發展方向

  報告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六大戰略方向,具體包括:

  第一,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

  第二,推動創新,建立與全球研發網絡相連的開放型社會。

  第三,促進綠色發展。中國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可以將自身的環境挑戰轉變為促進發展的綠色增長。

  第四,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這意味著在就業、融資、社會服務和可轉移的社會保障等領域提供均等的便利條件,加強能力建設、透明度和問責制。

  第五,加強財政體系建設,改善財政可持續性。這涉及三個關鍵領域:確保各級政府有充足的財力以滿足支出需求;籌集更多的財政收入;調整支出結構,提高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支出比重。

  第六,確保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利益攸關方繼續融入全球市場。

    ■各界反應

  對打破國企壟斷看法不一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國企壟斷是中國經濟的突出特點,壟斷性國企分佈的行業範圍很廣,主要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由於處於壟斷地位,這些國企往往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不規範的情況,因此國企的改革對國民經濟的改革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金融則是經濟的血液,其活力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目前中國的金融企業表面看利潤率很好,但其利潤主要依靠利息差。如果能進行相應的改革,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許保利:對於報告建議“中國應該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我認為,“縮減國企規模”的內涵應該厘清,到底是使企業結構、經濟規模由大變小,還是使其增長速度放緩,這是不同的概念。進一步説,縮減國企規模如果是基於國企效率低下的原因,那麼判斷企業效率的標準是哪些數據,是否具有可信性也值得討論。國企主要分佈在能源、電信、運輸等基礎建設産業,這些産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往往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形成規模經濟,一味縮減國企規模無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如果縮減國企規模是出於國企擠壓民營企業發展空間的原因,事實上也站不住腳,民營企業的發展最主要還是靠自身,除了基礎建設行業外,民企可以在其他許多領域大有作為。

熱詞:

  • 中國
  • 世行
  • 2030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