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震區變景區遭批仍成現實 評論吁話語權交回災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6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無論是政府、專家、公眾,無論是理性分析或者外界輿論,都不應越俎代庖,話語權需要交給災區民眾自身。畢竟他們才是受害者,而且,“是他們要在那兒生活一輩子”。

    汶川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在歷時三年多之後,終於宣佈“勝利完成”。與此同時,一則新聞再次引發公眾關注:汶川縣啟動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紀念地”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

    事實上,早在汶川地震一年之後,四川的“地震遺址遊”就在眾多反對聲中悄然變成現實。批評的意見主要是認為,用災難來創收,將直接傷害災區民眾、尤其是死難者家屬的情感。

    意見的分歧,在於不同的邏輯基點。一方面,永久封存當是對死者和倖存者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如陶淵明詩所言“逝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力”,眼淚也不一定是悼念逝者的最佳方式。從現實角度看,在失去耕地、工業外遷之後,旅遊業客觀上已成為當地發展的重要出路。

    但是,從對災區民眾情感的尊重出發,無論是政府、專家、公眾,無論是理性分析或者外界輿論,都不應越俎代庖,話語權需要交給災區民眾自身。畢竟他們才是受害者,而且,“是他們要在那兒生活一輩子”。在這方面,四川方面表示“最終會聽當地老百姓的意見”是對的。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災區民眾的意見如何能得到尊重而不是“被代表”?擬行中的景區建設和管理方案,如何才能客觀體現真正的民意?即便方案獲得通過,對那些身罹震難的反對者,如何不是簡單地以表決的方式剝奪其權利而是最大限度地體現對他們的人性關懷和尊重?這才是最為核心的、值得研究的問題。

    政府其實有解決問題的足夠的智慧,關鍵在於對民意的重視程度。而對聽取民意程序的重視,既容易獲得災難親歷者的理解,也才能平息外界可能的疑慮。

    政府的宗旨應該是,不僅不讓震難的生者受到二次傷害,還要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這才能體現我們對汶川地震永恒的緬懷和尊重。

熱詞:

  • 震區變景區遭批仍成現實
  • 評論吁話語權交回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