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走在科技戰略的前端——四川綿陽國家科技城建設紀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05: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雨水過後,草木萌動,春風勁吹。

  中國西部,綿陽,正在四川發展振興的浪潮中崛起。總投資達350多億元的綿陽科技城科學新城、空氣動力新城和航空新城正在加快推進。“三新城”建成後,綿陽將形成我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激光環保、空氣動力、航空發動機研發和産業基地。

  11年來,四川綿陽國家科技城建設堅持走軍民融合、創新驅動、産業支撐發展道路,著力打造以科技為先導、産業為核心、創新為靈魂的軍民融合工業科技城。通過優化産業結構,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産業為主導,同時重點發展食品及生物醫藥、冶金機械、材料新能源和化工環保等“2+4”優勢産業集群為主體的産業體系。2011年,科技城地區生産總值達747億元,一個創新開放、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科技城矗立在綿州大地。

  軍民融合,開闢科技城建設新路徑

  11年前瀕臨破産的利爾化學公司,近年來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強大科研實力的支持下,成功研發出了氯代吡啶類除草劑系列産品,一躍成為我國雜環類農藥領域的龍頭老大,其氯代吡啶類除草劑産銷量居全球第二、全國第一。

  利爾化學公司的起死回生,源於科技城建設機遇期軍民技術與産業的無縫融合。在綿陽走軍民融合道路發展工業的歷程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怎樣建設綿陽科技城?綿陽科技城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綿陽市委書記吳靖平介紹,“軍民融合”是綿陽科技城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最大特色,也是科技城建設的基本路徑。

  “一院所、一産業、一園區”的發展模式,讓綿陽軍民融合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目前科技城軍轉民企業達到120余家,總産值達到815億元,已覆蓋電子信息、空氣動力、航空發動機、核物理與放射化學、特種和新型材料等300余個專業領域。

  眼下,綿陽科技城規劃面積從80平方公里拓展到150平方公里,被稱為“三新城”的科學新城、空氣動力新城和航空新城建設日新月異。“三新城”的建設將大大增強科技城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軍工技術、民用技術、軍民結合三大産業板塊,為科技城增添發展新“引擎”和新“亮點”。

  與此同時,綿陽還結合災後重建,大力推進項目建設,使科技城軍民融合創新實踐不斷深入。電子九所、兵器58所等一大批重建項目迅速推進;四川日普精化新建3000噸脂肪酸酰胺及1000噸硅樹脂涂劑項目核準後推進速度加快……

  創新驅動,為加快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年伊始,位於綿陽涪城區青義鎮、城郊鄉和科創園區交匯處的綿陽教育園區建設吸引了許多人的視線。這個悄悄“生長”的城市新區讓綿陽人倍感自豪。因為,這裡既是綿陽的城市新區,又是綿陽教育的“集散地”,到2015年建成後,這裡可容納8萬多學子,新增2萬多個就業崗位。

  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多年來,綿陽始終把構建人才支撐體系作為推動科技城建設和長遠發展的主線,通過健全國民教育體系,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全力打造創新創業及專業技術人才和“智力”密集區。

  如今,綿陽人才總量達60萬人,人才密度達到1200人/萬人。其中,創新創業及專業技術人才20.2萬人,有兩院院士27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及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60余人。

  與此同時,綿陽還通過加速構建科技成果孵化、産學研對接等創新平臺,初步形成了人才集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聯全國的創新平臺體系。

  近年來,綿陽還相繼成立了PDP、半導體照明等7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超過160家,大大提高了産學研用結合的組織化程度。

  據悉,2011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全國共16項,綿陽科技城就參與了2項,實施“973”、“863”等計劃項目2100余項,申請各類專利7304件,獲得授權421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240件,年均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居四川省第二位;完成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開發5500項,成功實現200多項新技術新産品填補國內空白,部分技術打破國際壟斷。

  11年來,綿陽先後建成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科技研發投入佔比在全國區域比較中名列前茅,科技進步綜合水平指數達到59.6%,科技已成為推動科技城發展的重要動力。

  産業支撐,科技城建設邁出新步伐

  多年來,綿陽不斷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投入,給予政策激勵扶持,推動成果、資金、市場有機結合,成果轉化步伐加快,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業化項目——

  長虹集團在數字多媒體處理芯片開發、應用終端軟體開發、産品開發等方面的一大批重要技術成果相繼實現産業化,完成了國內最大液晶電視和最大等離子電視的批量生産;

  九洲集團在機載空管應答機、常規體制空管地面詢問機、LED等方面擁有的自主創新成果順利實現産業化,已成為我國最大的二次雷達系統及空中交通管制裝備的科研生産基地……

  綿陽市立足實際,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助推軍民融合産業發展,積極開展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充分利用科技優勢,發展優勢産業,為科技城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綿陽市大力實施“園區倍增”計劃,不斷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産業承載能力,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大項目和配套項目,增強了園區發展後勁。産業園區已成為承載産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成為推動科技城建設快速推進的重要“引擎”。

  綿陽國家科技城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揚姿態,闊步走在國家科技戰略的前端。

熱詞:

  • 吡啶類
  • 半導體照明
  • 科技城
  • 科技成果轉化
  • 引擎
  •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