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內蒙古草原極寒 棉褲穿兩條5分鐘凍出眼淚(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0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節期間,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大部分時間持續在低溫環境中,零下40℃的低溫持續7至9天,期間最低氣溫出現在陳巴爾虎旗,為零下51.9℃,根河、海拉爾、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鄂溫克旗、牙克石、滿洲裏市最低氣溫均破歷史極值。昨天,北京晨報特派記者深入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來到被譽為“天堂草原”的陳巴爾虎旗,記錄極寒天氣下人們的生活,為讀者呈現什麼是真正的“冰天雪地”。

  記者體驗

  不是冷的感覺,是疼

  陳巴爾虎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北部,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截至昨晚8點,陳巴爾虎旗氣象局監測站記錄的當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4.3℃、最低地面溫度為零下36.5℃,出現在當天早上7點26分。在當地人看來,這個溫度絕對已經算是回暖。

  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1月22日至2月1日,陳巴爾虎旗的最低氣溫持續在零下40℃以下,1月30日,出現年內最低極端氣溫零下45.5℃,僅次於1969年出現的零下47.2℃。“以前也出現過零下40℃的低溫,但是持續這麼久的,還是頭一次遇上。”當地多位市民告訴記者。

  零下36.5℃有多冷?昨天早上7點30分左右,記者“全副武裝”出門:兩條保暖棉褲,加一條抓絨防風褲;一件毛衣、一件抓絨衣,外加羽絨服;腳下是雪地棉靴墊兩層保暖鞋墊;口罩、帽子、圍脖全副武裝。但即使這樣,出門5分鐘左右,腳下已感到冰冷,露在外面的睫毛結出“露水”,眼角滲出眼淚。最明顯的體感是,普通的帽子、口罩根本沒有用,寒風會透過任何一道縫隙鑽到你的臉上,如同不小心被樹枝剮了一樣,不是冷的感覺,而是疼。

  一年中有8個月供暖

  早8點,陳巴爾虎旗路上的行人不多,車也不多。出現在記者視線內的是幾位手拿鐵鍬清理積雪的環衛工人。67歲的趙祥寶看起來身體硬朗,“早上8點到11點,下午2點到5點,這個時間段我們都在工作。”説起天氣,老趙摘下手套擦了擦鼻涕,“冷,能不冷嗎,不過零下40℃的日子也過了這麼多年,多幹活身體暖和,道路暢通。”

  外面冷,但老趙的家裏一點都不冷,“24℃有了。”老趙咧嘴笑道。據了解,零下40℃的極寒天氣出現後,陳巴爾虎旗供熱廠啟動了應急預案,24小時開通熱線,確保居民供暖。“陳旗一年中有8個月的供暖季,每年的9月15日起,到次年的5月15日都是供暖季。”供熱廠負責人介紹。

  積雪深厚拖拉機開路

  昨天,記者巧遇陳旗供電公司的搶修工人,他們接到那吉林區一處電路出現故障的報告後,正趕去搶修,記者隨之前往。那吉林區距陳巴爾虎旗政府約200公里,雖然山路連著雪路,異常顛簸,但經驗十足的司機師傅一路上卻顯得十分輕鬆。陳旗供電公司負責為境內近2.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供電,牧民的用電全靠他們。

  兩個多小時的山路,與其説是坐越野車,不如説是坐過山車,記者的屁股不時從車座上彈起,頭部撞到車頂。車外一片白茫茫的草原和山坡,偶爾能看見圈養的牛羊在吃草料,牧民的住處也偶爾能見,但偌大的草原見不到一個人影。

  下午5點多,搶修工人在途經三處變電站後,利用排除法終於找到了故障點。由於積雪深厚,搶修車不得不由一輛特殊的四輪拖拉機開路,實在過不去的地兒,拖拉機用繩索拽上搶修車前行。白茫茫的草原上,依稀能見的只有車印,而這車印給牧民送去了溫暖。

  晨報特派記者 鄒樂/文

  姜浩波/攝

  權威發佈

  4萬人受災沒有人傷亡

  據新華社電(記者 王春燕 于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最近遭遇持續極寒天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來自內蒙古民政部門的消息,持續極寒天氣對呼倫貝爾地區人們的生活、牧業生産和交通造成不利影響,但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

  記者昨天從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獲悉,截至2月6日,罕見低溫天氣已造成呼倫貝爾市4萬餘人受災,但未出現人員傷亡。據介紹,低溫天氣導致呼倫貝爾市的150余頭(只)牛、馬等大牲畜和1500余只羊死亡,凍裂房屋8000余戶、2.4萬餘間,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房屋維修費1300余萬元。

  專家詳解

  這個冬天為何冷?

  對於1月下旬以來出現的極寒天氣過程,昨天,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張培群做客新華網訪談時分析説,有兩個原因導致。一是今冬西伯利亞高壓持續偏強,12月以來,我國明顯感覺不像往常那麼暖,比較偏冷。張培群説,西伯利亞高壓是北半球、特別是歐亞地區控製冷空氣的主要系統,如果偏強就意味著這個冬天比較冷。

  第二個原因是北極大氣環流的明顯變化。從1月20日左右開始,北極濤動(科技名詞,對北極及其鄰近地區大氣運動狀態的描述)從正位相轉向負位相,出現明顯轉折,也就意味著1月中旬極地的冷空氣開始向南擴散。擴散路徑有兩條,一個是沿著歐洲中部地區向南,另外一個是沿著亞洲東部地區擴散。在此之前北極濤動是正位相,歐洲維持了數月偏暖的情況。

  與全球變暖矛盾?

  “這個冬天您家暖氣燒得不熱,您別覺得就是冷冬了。”這只是一個比喻,意思是,看待氣候要把視角放廣、放宏觀。儘管極端低溫天氣近期頻襲歐亞,致歐洲260人死亡,但張培群仍指出:全球變暖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就不會在某一階段比如冬季某段時間或局地出現偏冷狀況。”

  近期的極寒現象令人們開始懷疑全球變暖説,對此,張培群説,“全球變暖”具有全球性、大範圍、長期趨勢性。目前,氣象學者所説的全球變暖指的是上世紀以來近百年的情況,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變暖速度不斷加快。據統計,最近30年全球變暖速度大概每10年變暖0.2℃左右。

  張培群説,2006年以來,基本每個1月份都出現了階段性低溫,有時候12月份也有。像2010年年初就出現過“千年極寒”的説法,我國在2008年出現了一個月左右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晨報記者 王海亮

熱詞:

  • 陳巴爾虎旗
  • 全球變暖
  • 眼淚
  • 最低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