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近八成受訪者稱當前虛假醫療廣告非常多亟待整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06: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起被虛假醫療廣告矇騙的經歷,湖南長沙市民曾先生氣憤不已。曾先生的父親身患支氣管哮喘病。一年前曾先生在網上看到一家醫院的廣告,聲稱可以根治該病。曾先生隨即帶父親去看病,但一系列的檢查、治療下來,收取了高額費用,父親的病卻不見好轉。後來曾先生才知道,支氣管哮喘病目前無法治愈,只能靠藥物緩解。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245人參加),76.7%的人認為當前虛假醫療廣告非常多。受訪者中,70後佔35.3%,80後佔26.7%。

  91.5%的人認為老年人最容易被虛假醫療廣告矇騙

  調查中,52.1%的人表示在看病、買藥時會受到廣告的影響。66.2%的人表示,自己或家人曾因聽信虛假醫療廣告而被騙。

  曾先生所去醫院的網站上,貼著不少“名醫”的照片,寫著“某某部隊專家”、“超前研究”等字眼。網站上還有大量被治愈患者的“感言”。曾先生後來才發現,那些“名醫”連畢業院校、職稱等信息都不清楚,“被治愈患者”也全部沒有具體姓名和個人信息。“現在的醫療廣告都是可勁兒忽悠,都指向一個‘錢’字,不能相信。”曾先生説。

  易被虛假醫療廣告矇騙的是什麼人?91.5%的人認為是老年人,64.9%的人認為是文化水平較低的人,70.8%的人表示是沒有醫療常識的人,56.4%的人説是病人,45.8%的人表示是社會地位較低的人。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天津分行職員馬友斌認為,醫療廣告大多針對老年人、婦女、兒童等群體。老年人的弱點是因退休而逐漸遠離社會,防範意識低下且非常注重健康,這是最容易上當的群體。不少女性迫切希望減肥、豐胸等,也容易被騙。不少成年人缺乏兒童保健和治病的相關知識,為給子女看病也容易上當。

  “經常有廣告打出‘孝敬爸媽就要買’等口號,老年人看了就希望子女為自己買這種産品。子女常常處於無奈境地,明知廣告不靠譜兒也很難跟老人解釋清楚,為了不讓老人失望,只好去買。另外,很多醫療産品看上去很高檔,子女為老人買這類産品會顯得比較有面子,也不太注重産品的實際功效。”馬友斌説。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表示,一些藥品、保健品也許對健康有益,但並不能治愈某種疾病。而一些廠家為了牟利而吹噓療效,這種社會現象非常畸形,是一些人利欲熏心的體現。

  80.9%的人認為發佈醫療廣告的媒體應承擔審查和連帶責任

  2007年開始實施的《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廣告內容中不得含有: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物的;保證治愈或者隱含保證治愈的;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社團、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

  但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違反法規的醫療廣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各類媒體上,省級地面頻道和市級頻道等地方媒體的情況尤其嚴重。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官方網站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僅2010年第一季度,全國查處的違法藥品廣告就已達到1.84萬次,違法醫療器械廣告3110次、違法保健食品廣告1.83萬次。

  虛假醫療廣告為何屢禁不止?83.3%的人認為國家有關部門管理不力;82.3%的人表示媒體對發佈廣告審核不嚴; 74.7%的人認為名人隨意代言,濫用自己的公眾形象;60.6%的人表示迎合了老年人追求健康長壽的心理。

  在馬友斌看來,虛假廣告多,首先是整個社會急功近利,醫療行業也不例外;二是制度缺失,致使很多醫療亂象不能得到有效監管;三是媒體擴大了虛假廣告的影響力。另外,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在看病和健康問題上舍得花大錢,也使虛假醫療廣告有機可趁。

  陸家海指出,虛假廣告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因為藥品廠家刻意誇大藥物的作用,利用消費者的某些心理進行針對性推銷。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媒體把關不嚴。一些媒體為了追求廣告效益,罔顧國家、人民的利益,發佈虛假廣告。

  如何解決虛假醫療廣告問題?81.7%的人認為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80.9%的人表示發佈廣告的媒體應承擔審查責任和連帶責任,79.1%的人認為應加大對違規醫療廣告的懲罰力度,72.4%的人認為要嚴管醫療機構、藥廠等源頭。實習生 張維欣 本報記者 黃衝

熱詞:

  • 虛假廣告
  • 醫療行業
  • 醫療技術
  • 廣告內容
  • 名醫
  • 醫療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