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我的唐山——龍年春節記憶之1976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0日 06: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37238791f764b159e4364e38e95169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月29日  19:38

    重播:

    CCTV-1

    1月30日  06:10

     

    CCTV-新聞

    1月30日  01:45

     

    CCTV-新聞

    1月30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1976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個龍年。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了,可這個龍年的春節,卻仍然珍藏在很多唐山人的記憶中。因為就在過完春節的半年後,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徹底改變了唐山,改變了唐山人的生活。對很多唐山家庭來説,那個春節的記憶,印著親人的音容笑貌,顯得尤為珍貴。

  大年三十加班加點 過一個革命的春節

  李耀東,1976年時,任《唐山勞動日報》攝影記者。在那一年的年三十,是在唐山鋼鐵公司第一煉鋼廠的爐前度過的。李耀東説,當時的年代強調過革命化的春節,所以他們特地在年三十的晚上去採訪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煉鋼英雄、勞動模範王益元和他的同事們。

  36年過去了,王益元還清楚地記得,那個大年三十的夜晚,他們創了高産。王益元説,一般情況下,他們也就是煉十八九爐的樣子,但是那天他們出了22爐,折合成産量是一百多噸。

  1976年春節,很多唐山人都沒有休息,幹工作、創高産成了節日裏的主旋律。那個春節,對唐山人來説,似乎沒有什麼特殊,但是半年後的那場大地震,讓這個春節變得刻骨銘心。

  地震摧毀了城市 但是摧毀不掉的是人心

  在那場地震中,李耀東失去了父親。震後第五天,他從廢墟中找到了自己的相機。第二天,他就趕到唐山發電廠,拍攝下了發電廠墻上時鐘在地震發生時停擺的瞬間,而這一瞬間也成為後來確定地震發生時間的重要依據。

  在隨後的時間裏,李耀東不停地用自己的相機記錄著被地震摧毀的城市,也記錄著這個城市裏人們的堅強。

  地震中,王益元小組兩名成員遇難,另外六名成員在震後第二天回到了工作崗位,震後28天,王益元小組煉出了第一爐鋼。王益元説,全國鋼鐵企業都來支援他們,解放軍也支持他們,所以他們很快恢復了正常生産,很快超過了震前的水平。

  1976年之後的十年,是唐山的恢復重建期,也是李耀東拍攝照片最多的時期。在他拍攝的題材中,地震孤兒是他非常關注的一個群體。他曾拍攝過一個叫徐劍的還沒滿月的女嬰,36年後,記者在唐山的一個社區居委會看到了她,她現在是唐山市南廠東西裏社區書記,她正在把米、面、油等年貨送到低保戶家裏。

  徐劍是在震後第二天,被解放軍從廢墟中救出來的。當時她已經奄奄一息,公安局幹部李克芬從她嘴裏吸出了泥土,一點一滴地喂她喝水,把她救了過來。從那以後,李克芬就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李克芬告訴記者,她特別喜歡徐劍,除了差懷胎九月,跟自己生的沒有區別。

  李克芬夫婦有三個孩子,地震之後,這個五口之家多了一個成員。徐劍一直生活在這個家庭裏,36年來,她從來沒有失去過父愛母愛和親情。現在徐劍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再和父母住在一起,但只要有空,她就會回家看看。

  徐劍説,提到唐山大地震,總會感到悲痛,但是她認為,幸福感比悲痛來得更強烈一些,因為在這個家庭裏面,每個人都給予了她無私的愛,讓他體會到親情的溫暖。

  36年滄桑 巨變的不僅是城市更是唐山人的生活

  1986年,唐山完成了災後重建,一個嶄新的城市又矗立在冀東大地。這一年的春節,大多數的唐山人都是在新建的樓房裏度過的。

  十年的時間,在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的唐山鋼鐵公司也復建完成為新唐鋼。1986年之後,王益元及小組成員陸續退休,李耀東同他們一直保持著聯絡,有時還會招呼大家聚聚,拍幾張照片。王益元説,唐鋼的發展更了不起了,現在年産出千萬噸,原來是八十多萬噸鋼,和一千多萬噸比差得倍數太多了。


  1986年之後,李克芬一家也有了變化。1994年,她開了一家飯館,生意很是紅火,這讓李克芬一家人的生活又上了一個臺階。在開這個小飯館之前,李克芬有個習慣,每天的吃喝花銷都會用個小本子記上,自打小飯館開張后,李克芬的小本子就再也用不上了。2000年,李克芬夫婦搬到了現在的一百多平米的住房裏,這已經是他們震後第五次搬家了。李克芬説,震後先是住簡易棚,隨後是簡易房、合併戶、40多平米獨住房,最後2000年搬進了現在的這個一個大房子。

  收入越來越高,房子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李克芬説這是他們家震後最明顯的三個變化。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了。李克芬向記者感嘆到,剛地震完那會兒,她感到都沒法子活了,做夢也沒想到如今的生活能變得這麼好。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唐山勞動日報》拿起相機,李耀東就一直沒有停止拍攝。李耀東説自己哪兒也不去,就拍唐山,拍了幾十年,卻總覺得拍不夠。現在的唐山,已經很難讓人想起36年前的模樣,也許只能從李耀東拍攝的這些照片中,感受到這個城市36年來的滄桑巨變。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