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打造空中輸電高速路(20120119)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2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a197f18b5cd4bb28381df3fbb31303c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月19日  19:38

    重播:

    CCTV-1

    1月20日  06:10

     

    CCTV-新聞

    1月20日  01:45

     

    CCTV-新聞

    1月20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缺電,影響著經濟,影響著生活,在一些地區至今還是個難題。這和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相關,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東北,而用電大戶卻集中在東南。這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缺電,有的地方有電卻送不出去。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是否有新的能源輸送方式呢?特高壓電網就是一條電力運輸的空中高速路。

    2009年,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建成,這條空中高速路全長640公里,起點在晉東南,經河南南陽,再到湖北荊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湖北省的用電需求越來越大,湖北能源短缺,雖然有水電,但是枯水季節水電就靠不上了,只能靠火電支撐。湖北每年發電用煤要1億噸,每年電力缺口都有兩三百萬千瓦,這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

    這條特高壓線路在建成當年,就緩解了湖北50%的電力缺口,其電力缺口就由200萬千瓦減少到了100萬千瓦左右。據介紹,該線路運行三年來,比較平穩,沒有出現過任何異常。在剛建成時,湖北荊門特高壓變電站只有一組三個超大變壓器,一組的輸送容量相當於一個葛洲壩電廠的送電量,現在經過擴建,已經增加到兩組。目前,這條特高壓線路的輸送能力已經由原來的250萬千瓦提升到500萬千瓦以上,每年的輸電量要高於250億度,相當於山西的五個百萬機組火電廠直接建在了湖北。這條空中高速路,已經累計送電260億度,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困擾湖北已久的電荒問題。

    特高壓是指交流1000千伏以上,直流800千伏以上。這條特高壓線路是世界首創,是世界上正在運行的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整個工程技術完全是自主創新,主設備百分之百的國産。

    我國的能源資源分佈非常不平衡,76%的煤炭資源分佈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資源分佈在西南部,但是,70%以上的能源需求卻集中在東中部。由於特高壓技術能夠把更多的電力進行遠距離地輸送,這樣就能在我國的能源基地和急需用電的地區建立起空中輸電的高速路。

    以江蘇省為例,2011年江蘇電網的缺口是湖北的兩到三倍。據介紹,2011年以來江蘇電力平衡一直處在一個緊平衡狀態,所謂緊平衡就是説在負荷高峰階段存在電力短缺現象。而“十二五”期間,這種電力緊平衡將有可能過渡到不平衡缺電甚至嚴重缺電的狀態。

    這一邊嚴重缺電,而另一邊卻有豐富的電力資源得不到利用。記者在內蒙古的準格爾旗就看到了這樣一個電廠。魏家峁電廠是一個煤電一體化的項目,與電廠配套的煤礦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個千萬噸露天煤礦之一。煤礦生産的煤只需要經過這條長3.8公里的傳送帶就能輸送到電廠,然而,電廠的建設剛開始施工準備就被要求停工了,這一停就是三年。因為沒有新的輸電通道,這個電廠建了也白建。內蒙古電力資源豐富,目前已經能夠滿足自身的需要,在沒有像特高壓這樣新的電力輸送通道建立之前,這個電廠只能停工準備。電廠停工後,煤礦出産的煤只能通過汽車、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運送到外地。

    目前,國家電網規劃了特高壓的三縱三橫,其中,西縱的起點蒙西站就在魏家峁電廠附近。

    據了解,按照國家電網目前的特高壓的發展規劃,到2015年能新增輸電量2億千瓦。這2億千瓦相當於15個三峽電廠的發電量。這意味著,有幾億噸原煤,不再經過公路鐵路長途運輸了。想想,這麼多的煤不用再外運,路上不再增加運煤的大車,不再添堵;想想我們生活的周邊不再新增發電廠,空氣質量不再惡化,既利國又利民。希望特高壓電網的建設又快又好。

熱詞:

  • 焦點訪談
  • 空中輸電
  • 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