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去年GDP增速降至9.2% 專家預測經濟將"軟著陸"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9年以來GDP增幅走勢圖

  2011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昨日公佈,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9.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5.4%。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日針對上述數據表示:“這符合宏觀調控預期,中國經濟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依然存在。”他並強調,“在國內外經濟情況複雜多變的態勢下,中國的成績來之不易。”

  9.2%

  增速回落平穩

  政策微調起效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測算,全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4715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與2010年的10.4%相比降低了1.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8.9%,連續四個季度回落,創近兩年新低。

  去年GDP增速呈現逐季回落態勢,從一季度的9.7%回落到四季度的8.9%。馬建堂説,這符合宏觀調控預期,是主動減速。“從中長期看,“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中央更加強調轉變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從去年的經濟情況看,中央把控制物價擺在宏觀調控的首要位置,所以採取了相應的宏觀調控措施,這些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見效,經濟增速自然也會逐步回落。”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曹和平也表示,在國際經濟形勢不穩定的外部條件下,在中國通貨膨脹治理達到初步目標的前提下,GDP仍然能夠保持9.2%的增速是十分可觀的。

  馬建堂強調,儘管GDP的增速在逐季回落,即便就第四季度看,8.9%的速度也仍然在一個正常的區間;中國經濟仍在正常增長區間,中長期發展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化。他表示,如果我們的國民經濟能夠保持8.5%—9%的速度,物價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控制,方式轉變得比較快,結構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很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宏觀經濟的總體格局。

  在談及去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時,馬建堂連説三個“不容易”——“2011年的國民經濟運行總體上應該是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同時物價調控又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兩個變化結合在一起,應該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1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物價又逐步趨穩,同時結構繼續優化,民生不斷改善,取得這樣一個成績應該説非常不容易。”

  “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仍在繼續,發達經濟體復蘇步履維艱,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仍然不斷發酵和擴散,新興經濟體增速回落和物價上漲交織在一起。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中,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經濟增長實現了9.2%的速度,把物價控制在了5.4%的總水平,11月份和12月份,物價水平基本回落到了調控的目標區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5.4%

  通脹壓力緩解

  控製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5.4%,高於當年年初預設的4%目標,但7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高點6.5%後,漲幅連續回落。

  對於去年CPI增幅高於預設目標的原因,馬建堂表示,這是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導致的預測偏差。

  馬建堂表示,首先經濟運行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任何結果的預測,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馬建堂坦言,儘管預測目標、預期性目標和實際有點差距,但是去年在控制通貨膨脹、控制物價上漲方面,真的是很不容易。

  他指出:“2011年控制物價水平的難度很大,在7月份中國CPI等相關數據達到年內高點的嚴峻形勢下,中國政府採取了控制貨幣供應量、發展生産、保證供給、搞活流通、穩定市場、監管市場等多種手段,CPI漲幅連續回落,12月份該數值僅為4.1%,這説明調控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

  馬建堂強調,中國物價中長期上漲的壓力也還是存在的,這主要是勞動力、勞動力價格或者説工資、土地以及其他方面的資源特別是礦産品,造成價格上漲的壓力,中長期的壓力是存在的。

熱詞:

  • 預測科學
  • 經濟增速
  • 軟著陸
  • 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