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國每年發生農作物病蟲害70億畝次 破解莊稼治病難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06: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重新認識“莊稼病”

  每年損失糧食500億斤左右

  人病了會怎樣?大家明白。近些年,動物疫病妨害公共安全,也已眾所週知。但農作物病了會有什麼後果?或許大眾知之甚少。農作物病蟲害,不僅威脅糧食安全,如果應對不當,還將影響到農産品質量安全和人類健康。

  “這蟲子真是太厲害了,咬上一口,玉米苗就活不成了。”説起2011年7月份“二點委夜蛾”來襲的情形,河北安新縣大王鎮北六村村民李連科連説可怕,“頭一次遇到那個蛾子,沒想到繁殖這麼快,難對付,打了兩遍農藥都不管用,花了不少錢,還是減産三成。”

  農業部監測顯示,7月上旬,“二點委夜蛾”在黃淮海夏玉米苗期大面積突發,涉及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山西6省295個縣區,發生面積3215萬畝,佔6省夏播玉米麵積的21%。

  事實上,近10年來,受異常氣候等因素影響,蝗蟲、稻飛虱、小麥條銹病等農作物病蟲害呈現多發、重發和頻發態勢。2002年,小麥條銹病嚴重流行,發生面積9000多萬畝,佔種植面積30%;2005年,稻飛虱發生面積達5000多萬畝,成災面積近1000萬畝。

  肆虐的病蟲害成為糧食生産的“心病”。據統計,全國病、蟲、草、鼠害年均發生面積70億畝次,每年損失糧食500億斤左右。

  在農業生産過程中,病蟲防治是技術含量最高、勞動強度最大、風險控制最難的環節。許多病蟲害具有跨國界、跨區域遷飛和流行的特點,農民一家一戶難以應對,常常出現“漏治一點,危害一片”現象。加之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勞動力短缺,病蟲害防治成為當前農業生産者遇到的一大難題。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東五湖村村支書倪瑞之説,在農村,農民使用的大都是小型噴霧器,常會因打藥時機沒掌握好,防護措施不到位而導致中毒。

  眼下,如何安全高效地防病治蟲害,保障糧食安全、農産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大問題。

  一家一戶防治難

  專業化防治效率高,每年蟲口奪糧1700億斤

  “要沒有專業化防治,肯定不會有去年的好收成。”河南民權縣王橋鄉楊官莊種植大戶張玉蘭樂得合不攏嘴。2011年秋季,由於早期乾旱、後期陰雨連綿、大風天氣,不少玉米收穫時呈現出禿尖、倒伏、病蟲嚴重等現象。而張玉蘭的100多畝承包田裏,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排排整齊的玉米,金黃的棒子在綠油油的葉片襯托下顯得格外喜人。“植保隊全程參與,讓我既省了力,又增了産!”

  2011年以來,小麥紅蜘蛛、玉米二點委夜蛾、稻飛虱等重大農作物疫情相繼暴發。農業部門大力推進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去年秋播期間,全國小麥藥劑拌種面積達2.7億畝,佔種植面積的80%,有效減輕了病蟲越冬基數。

  “農作物病蟲害,也要進行專業化防治。”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葉貞琴説,統防統治是新階段建設現代農業、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大勢所趨。

  專業化統防統治,解決了一家一戶防病治蟲難的問題。近年來,每年蟲口奪糧1700億斤以上。2011年,全國實施統防統治的面積達到6.5億畝次,其中水稻、小麥糧食作物的統防統治覆蓋率達15%左右。初步統計,減少糧食産量損失1850億斤以上。

  “我和丈夫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管地,2010年因為太忙就隨便打了點藥,沒治住蟲害,一畝地才收了400多斤。”河北南皮縣洪辛村農民李秀玲説,2011年她加入了植保專業合作社,一畝地只要交20元錢,從除草到治麥蚜合作社全管了,而且比自己管得還好,“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在外安心打工了”。

  如今,專業植保合作組織蓬勃興起,成了可以信賴的“田保姆”、“莊稼醫生”。目前全國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專業化防治組織達到了1.5萬個,從業人員100萬人,日作業能力達3000萬畝。

  統計數據顯示,專業化統防統治作業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畝水稻可增産50公斤以上,小麥可增産30公斤以上。在浙江綠農植保專業合作社,原先1個人一天工作8小時最多只能防治10畝稻田,現在不到1個小時就能搞定。大橋鎮十八里村種糧戶方惠林説,“統防統治不用自己操心,而且産量每畝比非社員戶要高出50公斤。”

  專業化統防統治,規範了田間作業,人畜中毒事故大大減少。更為重要的是,用藥更科學了。2010年湖南嶽陽市120萬畝專業化統防統治區結果表明,農藥用量減少20%以上,産品均達到無公害或綠色食品標準。

  轉變“小米加步槍”方式

  多措並舉完善現代植保體系

  近年來,在各級農業部門的積極推動和支持下,專業化統防統治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要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我國植保體系還需多措並舉。

  ——政策扶持。

  近年來,部分省相繼探索了一些扶持措施,如浙江省對參加統防統治的農戶給予每畝40元作業補貼,四川、湖南、山東、江蘇等省財政也對專業化服務組織給予了扶持,對推進統防統治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總體看,對專業化統防統治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

  湖南沅江市萬家豐農作物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安輝認為,希望國家能在農業保險政策制定和險種費率方面給予重視和優惠,只有健全了包括保險在內的各項保障機制,才能使防治人員的收益和身心健康得到真正保障。

  湖南省植保站副站長唐會聯説,全程承包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農藥使用風險的有效方式,是統防統治的發展方向。應通過創新服務機制,規範合同管理,推行農藥等主要防控投入品的統購、統供、統配、統施“四統一”模式,優先扶持農作物生長全過程的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

  ——機制創新。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帶有很強的季節性,在專業化組織發展初期,承包防治任務少,防治成本高,“打藥”不如“打工”,隊伍不穩定,植保組織難以發展壯大。這直接影響到了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在勞動力、農藥成本不斷提升、而糧價相對穩定的壓力下,如何充分調動植保隊伍和農民雙方的積極性?“關鍵是要降低成本、保證療效,”沙隆達春華益農農資公司總經理祝春華説,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一個集約的運作機制。為了降低防治成本,春華益農公司在農村建立了600多家連鎖店,把農資連鎖渠道打造成了統防統治的服務渠道,公司還主動跟專業合作社進行結合,延伸服務鏈條。“價錢便宜了,效果上去了,就能贏得農民的認可。”

  ——科技創新。

  目前很多地方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作業,而植保上仍處於“人背肩扛”的狀態,缺乏高效、省力、安全的植保機械,影響了防治效果。

  “長遠看,必須轉變‘小米加步槍’的生産方式,靠植保機械、藥品的科技創新,解決勞動力、人身安全等問題。現代植保呼喚創新。”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周普國表示。

  專家建議,在藥械方面,應支持一批專家和企業,研究一批高效、實用的新型植保機械,促進植保裝備的現代化,切實提高作業效率和效能。在應用技術方面,要著力解決病毒病、土傳病害、地下害蟲、惡性雜草等疑難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研究與集成,為專業化統防統治提供技術支撐。

熱詞:

  • 統防統治
  • 土傳病害
  • 惡性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