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上海兩會:開放是城市發展動力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0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徐敏 欒吟之

  “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更好地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回顧歷史、立足現實、展望未來,開放是上海最大的潛力和優勢所在。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怎樣突破瓶頸和障礙?如何站高一層,以更開放的視野來看待開放?代表、委員展開熱議。

  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管齊下

  開放,是上海新一輪發展的動力源。不少代表、委員談到,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各類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同時,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國際生産要素重組和中高端産業轉移加快,跨國公司依然看好中國、看好上海。上海應從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中把握對外開放的機遇,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以開放促發展,上海“引進來”與“走出去”雙管齊下。過去的一年,上海吸引外資再創歷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和實到金額分別達到201億美元和126億美元。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外資研發中心90家,累計達到927家……

  引進來、走出去,怎樣做得更好?張幼文代表認為,必須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對外開放,拋棄“數量型”發展理念,從單純的擴大開放轉型到提升開放層級、調整開放結構、豐富開放內涵;從單向注重出口到進出口雙向發展;進口,不單單是消費進口,而是為國家進口有利於新興産業發展的設備和技術,推動産業能級提升。袁欣代表談到,要鼓勵有實力的本土企業走向海外,進行國際化的投資和經營。

  開放,不僅是對外開放,也包括對內開放。“四面八方的門戶已洞開。”王德培委員這樣形容。杭州灣大橋貫通、大虹橋樞紐建設、崇啟大橋通車……長三角城市群內,上海與周邊城市之間出現更加深層次的集結趨勢。代表、委員認為,上海應推動新形勢下的國內區域合作,完善長三角地區合作機制,深化在基礎設施、産業佈局、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合作。

  培育環境塑造“地區品牌”

  “上一輪開放,我們給政策、給土地,但是到了現階段,這些優惠都很難給予、甚至無法給予,我們應該怎樣走開放之路?”許培星委員談到。

  代表、委員紛紛指出,上海要擴大開放,吸引高端服務業,需要進一步優化綜合軟環境。

  樂景彭委員説,上海需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努力達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基本建成全國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費最少和法治環境最好的行政區之一。”嚴曉儉代表舉出香港經驗,“香港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全面開放,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自由流通,做法和環境都與市場接軌。”上海是否也能借鑒這樣的經驗,更大程度地開放?嚴曉儉建議在市場準入、投資手續等方面進一步改進。同時,也要繼續完善法律體系,構建誠信體系,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地區政府要注重塑造‘地區品牌’。”龔德慶代表説,“地區吸引外資,發展總部經濟,不能只靠‘人盯人,點對點’去拉人、拉企業。塑造地區品牌,需要政府在政策、環境、交通、公共服務等方面下功夫。”

  開放的上海還要構建人才高地,讓“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高端人才來了,資金、項目、管理資源和品牌資源等,也會源源不斷匯聚過來。張幼文説,完善人才發展環境至關重要。要努力營造開放、寬鬆、公平的創新創業環境,切實解決外來人才在生産生活中的具體困難。為各類人才提供更多落戶上海的通道,例如,上海將深化居住證制度改革,探索積分管理辦法,就是很好的嘗試。

  積蓄力量擇機“突破”

  開放,不局限于經濟領域。樂景彭説,經濟方面的開放,上海已做了許多,也獲得很大成績。如今,需要站高一層,從理念、文化層面,思考“開放”這一話題。

  上海要有開放的胸襟和思維。代表、委員提出,涉及到開放的重大舉措,往往都是國家層面決策的事項,一個地區往往難以突破。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懈怠或停步。應該頭腦中一直有根弦——“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們能做什麼”,確立課題,深入調研,認清方向,鍥而不捨地努力,當機遇來臨時,我們就可以有所突破。龔德慶認為,地區應構建開放的決策諮詢體系,為區域發展準確定位。通過組織大討論、召開論壇等方式,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廣大幹部群眾群策群力,共同為地區重大決策獻計獻策。

  開放也要基於辯證思維。許培星説,吸收發達國家和城市所長、拿來為己所用的同時,也要保留自己的文化基因,形成城市獨特的文化品格。上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立起來了、大橋造起來了,我們用了10年、20年,完成了其他發達國家和城市上百年的發展歷程。這固然可喜,但也要保持清醒頭腦,常常自省——除了城市建設,人家國際化大都市管理的經驗我們學了多少,還有多少差距?怎樣揚長避短?

  深化擴大開放,還要用好市場機制,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代表、委員建議,開放市場,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産業;大力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強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促進文化産品和服務“走出去”。

熱詞:

  • 文化創意産業
  • 科學發展觀
  • 開放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