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響應時代召喚 履行崇高職責——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座談會發言摘要(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0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發現勞動者的底色

  北京電視臺記者 王 業

  北京電視臺在2011年8月啟動“走轉改”系列大型新聞行動,我有幸作為一個排頭兵,參與了第一集特殊的新聞報道。我們覺得,應該採取一些創新的方法來做好這次新聞報道。

  到了北京電網電纜公司巡檢工段,我們直接見到就是巡檢工段的帶班工長陳師傅。在現場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最艱苦的隧道段在西直門附近,那裏的隧道,最窄的地方只有60厘米左右見方的一段,裏面還放著支線電纜,巡檢工人們只能趴著前進,一邊爬行一邊檢測。在其它的條件稍好一些的地下隧道裏,工人師傅們也要面對不同的困難,比如有的隧道接近地下水滲漏區,如果遇到大雨等極端天氣,漏水突然衝進隧道,檢修師傅們面對的就將是生死考驗。還有在一些曾經做“接頭”的電纜部位,每隔幾米都挂有一個西瓜般大小的紅色扁球體,這個是滅火彈,遇到火警會自動感應爆炸滅火,對巡檢的工人師傅們來説,遇到極端情況也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

  東直門交通樞紐下一個檢測工段,給了我們最真切的體會。那裏空間狹小、酷熱,線纜密布,又是重點保障區段,必須由人工巡查維護,當時我和攝像師還沒下井,就感到一股熱浪從井下衝上來,下到井裏才發現,溫度至少有40多度,空間只夠容納我、攝像還有陳師傅三個人,而且還無法錯身,只能順序摸著前進,在採訪中,攝像機由於高溫高濕,鏡頭上很快凝結一層霧水,只能説幾秒鐘話,用紙巾擦一下鏡頭,勉強讓鏡頭清楚一些。在這樣的環境裏走過、看過,才會對普通勞動者油然而生一種敬佩和親切之情,而他們的工作,很少有人有機會了解。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之一,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身邊有這麼多普通勞動者,他們身上有最美好、最樸素、也最閃光的底色。

  在10月的重陽節“孝老愛親”弘揚傳統文化系列報道中,我和記者一起去探訪了一位百歲老人的家庭,和老人拉家常、陪老人下象棋、跟老人一起回憶往日歲月、品味幸福生活,節目播出後,老人的家屬特意來到電視臺感謝我們,因為在那之後不久,老人就在睡夢中安詳辭世,家人説正是我們的新聞節目,“給老人留下了幸福並且珍貴的影像記憶”。在11月的“尋找北京最美的鄉村”文化走基層系列報道中,我和其他記者一起走進京郊房山,探訪那裏的“文化大舞臺”,在被當地百姓稱為他們身邊的“夢想劇場”的地方,更真切地感受基層群眾文化的熱鬧、新鮮和充滿活力的原生態。我們和觀眾的心貼得更近了。

  回想2011年以來,在臺裏統一領導下,我們曾經做過的幾個大型新聞行動:“溫暖一家親”的主題是傳遞溫暖、播撒關愛,關愛社會上最容易被人們忽視和冷落的群體;“幸福綻放”記錄的是幸福和收穫,關切的是最容易被人們淡忘的普通勞動者;“心心相印”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週年大型直播中,也不斷把黨與群眾心連心這個主題突出和深化;作為一個新聞人,始終應該站在最清醒的立場上,用最冷靜的頭腦關注社會潮流,用最敏銳的嗅覺發現社會風向,用最樸素的心去感受人間冷暖、世間真情。北京臺的新聞記者、主持人們做出了不少鮮活的體驗式報道。

  北京電視臺“走轉改”系列行動,動作快、走得深、範圍廣。2012年北京電視臺春晚主動深入基層、走進生活,用雙腳踩在基層堅實的大地上,用雙眼去發現生活中鮮活的創作素材,回歸自然、真實,“來源於人民,服務於人民。”

  此外,北京衛視將《身邊》節目的錄製現場搬到京郊鄉村、田間地頭,用零距離的設置、更貼近的語言、更鮮活的溝通,探索談話節目的新思路。2011年12月1日至3日北京衛視《身邊》欄目精心策劃推出了系列節目“生命緣”。勇敢與擔當,誠信與感恩,一次次擁抱,一行行淚水,記錄下一段段動人的醫患情。在推出三集系列節目的同時,《身邊》欄目還發起了“生命緣醫患情”徵集活動,幫助更多的人找回他至今惦念和感恩的醫生或者病人。

  作為新聞主播,在每一個新聞現場裏,在每一次新聞播音中,在新聞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中,我始終記得一個新聞人應有的職責和情懷:“記者是行者,新聞在路上”。關注時代風雲、社會變遷、人間冷暖,堅守客觀公正的立場,堅守誠實嚴謹的作風,有如黃金般過硬的專業能力,有如黃金般閃耀的專業素養,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才能無愧於金話筒獎榮譽,無愧於人民賦予我們的信任,才能爭取做一名思想有硬度、智慧有銳度、情感有溫度的更加優秀的新聞主播。

  今後的報道中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做探索:帶領播音員、主持人整體團隊更加深入廣泛地參與“走轉改”系列新聞行動。分出層次、讓報道的題材更豐富、樣式更多樣、內容更深入。除此以外,還要向同行學習,把 “走轉改”活動中好的報道拿來學習。

  我與西海固的不了情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林燕平

  2002年10月16日,作為中組部2002年“西部博士服務團”的一員赴寧夏社科院挂職,讓我有幸結緣西海固。從對西海固的一無所知,到西海固成為我生命的一個部分,已經跨越了十個年頭。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門率先在新聞戰線開展了“走轉改”活動。中國社科院根據中央精神結合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特點,在全體科研人員以及新聞單位開展了“走轉改”活動。作為一名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這裡談三點體會。

  第一,社會科學研究要有真情實感。我對西海固的執著有不少人不理解,在我這裡卻是順理成章。道理很簡單,動了真情。記得第一次走進西海固駱駝巷村是2003年春節前夕,那是一個天上飄著雪、地上結著冰、迎面吹著扎臉的風的日子,至今回想起來還是那樣清晰。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西海固農民的生活,孤陋寡聞的我被西海固農民的生存現狀所震撼,他們的生活和我所熟悉的生活之間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反差。那時,我萌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渴望:親身感受西海固農民真實生活的渴望。

  第一次西海固之行,原本計劃去一個星期,目的地是寧夏社科院扶貧點黎套村(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沒想到突降的大雪封堵了去黎套村的路,只好臨時決定走訪公路沿線的駱駝巷村。從1月31日至2月23日,我開始了駱駝巷村的第一次實地考察。在這23天裏,我走訪了兩個回族自然村的120多戶農家,我對眼前、周圍發生的事情開始了重新思考,對自身做學問的方法開始産生了懷疑。如果不是因為挂職期間必須如期返回銀川的話,那次駱駝巷村的實地考察肯定還會繼續下去。

  記得2月23日返回銀川的那天,天氣格外好,那是一個在北京少有能看到的湛藍的天空。我特意讓師傅把車開到了駱駝巷村村口處的小莊回族自然村,下車看望了兩戶農家的病人,順手把身上的羽絨外衣穿在了一個緊裹著單薄上衣的男娃兒身上。藍天下佇立著的一些村民和孩子,緩緩地向我走過來。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西海固的農民是多麼渴望有人走近他們、了解他們、關注他們、幫助他們。那個場景讓我難忘,我決定用自己的雙腳走遍駱駝巷村的家家戶戶,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駱駝巷村的農民生活,用自己的雙手記錄、記述駱駝巷村農民的農耕細作,用自己的思考讀解駱駝巷村的人、駱駝巷村的事。

  第二,第一手資料的積累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我畢業于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相關社會科學專業。這個學科強調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以綜合的視角去觀察、研究、分析社會問題。然而,當我真正接觸到駱駝巷村的農民生活,才感覺到自己花費那麼多年時光贏得的那紙“博士學位”顯得那麼沒血沒肉,無根無基;才認識到自己對中國本土的認識竟然是那樣狹窄淺薄,甚至對鄉土中國一無所知。我痛感社會科學工作者認識國情、了解中國社會現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痛感任何現成的理論和成功的經驗如果不和本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如果不和廣大民眾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都是行不通的。

  2009年2月,《山村的守望——西海固駱駝巷村實地考察》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耗時5年多。書中以翔實的第一手數據記錄、記述了駱駝巷村2個回族自然村、5個漢族自然村500多戶農民的生産生活;用鮮活的事例對突出的現實社會問題進行了剖析。

  “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有其深刻內涵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以一種謙恭的心態老老實實地深入社會基層,從收集第一手資料開始,做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觀察鮮活的經驗事實,感受社會變遷的脈動,才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讀問題。

  中國社科院肩負著黨和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的重任,能否深入實地認真做調查研究,直接關係到能否實現由經驗決策轉向科學決策的問題,直接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大局。更何況一項好的政策建議被政府採納,將會有幾億甚至十幾億人民受益,這才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所在。

  第三,西海固給我的研究注入了生命力。在很多人看來,深入基層搞調查研究會離所學的專業越來越遠,但是我感覺這個實地調查的過程就是學問的積累過程。這種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過程,對發現問題、認識問題、構築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至關重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主張實現全社會共同富裕的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矛盾日益表面化、尖銳化。如何解決好經濟發展中的差距過大問題?如何解決好一國之內的“南北問題”?需要我們在本土的社會實踐中認真思考與回答。

  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尊重歷史和文化,需要以飽滿的熱情去觀察、記錄中國本土的人和事,探討、挖掘中國本土經驗事實背後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不能總是在名人怎麼説、經典怎麼説裏面轉圈圈,要在中國的大地上、民眾的呼聲裏去發現、構築指導中國社會實踐的理論和思想。

  記者下去,新聞才能上來

  遼寧省丹東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 彤

  我是1997年從一個區委秘書轉行為廣播記者的,轉眼間16年了,回顧這16年的記者路,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記者“下去”,新聞才能“上來”。起初我參與編輯10分鐘的農村節目,那真是在等米下鍋,通訊員送來的都是“長壽稿”,每年就春種、秋收那點事兒,基本改一改數字就寄過來了。不用吧,節目“開天窗”,用吧,又老掉牙了。沒辦法,我被逼走基層。現在我負責《民生早報》節目中的《劉彤走社區》專欄,還擔任《民生熱線》的導播和外採,每年采寫民生稿件500多篇,幫助群眾諮詢、溝通問題2000多件。多年在基層沉澱下來,我的手機裏存了400多個老百姓的電話,他們常常主動給我打電話、發短信,提供線索,有時一天就達30條。

  在過去的記者生涯中,前10年,我鑽山溝、跑田間地頭,走遍了丹東市最偏遠的寬甸縣22個鄉鎮,那裏的250多個村走了有200個,最遠的往返一次400公里,一走就是十天半月;近5年,我走社區,跑百姓民生,市內183個社區都去過,粗略統計直接為百姓辦的實事有200多件。

  走基層,我真是嘗到了甜頭。走到底走到邊兒,你會發現,新聞多到都打自己的腿;而且,因為人接地氣,文章便有了才氣和靈性。這些年,我先後有近百部作品榮獲各種獎項,其中14部獲得省級評比一等獎。

  多年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陪我走街串巷,進戶到院,我對它充滿了感激和不捨。如今,自行車外胎已換了無數條,隔三岔五就得“保修”一次,定點給我修車的崔本祥師傅説,我這是丹東史上維修最頻繁的自行車。我覺得,當記者就是一個給老百姓跑腿的角兒。我體會,走基層,要帶著對群眾的尊重走,必須走到採訪對象的生活中,走到他們的心裏去,真切體驗他們的酸甜苦辣,他們才會信任你,才會和你交朋友。

  我採訪從不用人家車接車送,那樣最容易走馬觀花。不捨得吃苦,好新聞不會自個兒找上門來。跑寬甸農村時,我總是坐早上5:30的第一趟班車,保證在8:00前趕到目的地進行採訪,既提高效率又能躲過中午的飯口,我寧願自己啃乾糧,也不給鄉鎮添麻煩。採訪《互聯網上賣鮮桃》,我在河口村跳上一輛順道的拖拉機,到達賣燕紅桃的現場,山上山下忙活兩個多鐘頭。《功德碑前的思念》歷經三天採訪,一句句經典語言,都是我踏破鐵鞋硬生生地從大山溝裏僅有的幾戶人家的講述中“摳”出來的——“有一年,俺們小隊都擱面袋子往回拿錢”,“俺們這兒,二十來歲往上的都有媳婦兒,俺們有錢呢!”

  多年來,我把體驗式採訪作為深入基層的採訪常態。秋菜上市,和農民一同賣白菜;大年初一,零點的鐘聲還未敲響,我便在漫天的禮花中跟環衛工人一道掃大街;三伏天,我跟搬家工人一起爬樓搬運重物;跟社區保潔員一道起早冒著大雨清掏樓道口的生活垃圾;太陽底下,跟下崗職工一起坐在馬路邊“靠活”;建築工地上,與農民工一起推車、抻鋼筋;還是三伏天,我換上一雙布底鞋,穿了一件長袖衫,跟城肥站工人一起掏糞挑糞一整天。晚上回家一進門,老婆大驚失色,捂著鼻子説:“哎呀媽呀,你想死啊你呀。”我的這次體驗報道播出後,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在城區徹底消滅旱廁,已被列入政府為百姓辦的15件實事之一。你説我這糞挑的,多帶勁。

  走基層,還要帶著對群眾的感情走。多年深入基層採訪,我結交了數不清的平民百姓。現在,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但難免還有貧困人群。比如殘疾復員軍人李文田,患腦血栓後,老婆帶著孩子走了,他身心俱傷。我長期幫扶他,為他協調解決了很多生活難題,改變了他“沒有關係受不到照顧”的抱怨心理。

  走基層,更要帶著記者的使命走。我理解,越是把話筒交給百姓,就越有利於黨和政府為民理政。在丹東,有個鐵礦溝小區已經納入政府棚戶區改造計劃,按常理就不再確定具體維修項目,但有一道險墻汛期又時刻威脅幾戶人家的安全。這墻到底修不修,這筆錢花得值還是不值?一段時間內這一問題懸而未決。我先後五次跑街道跑部門,上下溝通協調,連續跟蹤報道。終於,百姓安危被提升為相關部門的第一考慮,出資上萬元,重新砌了擋土墻,成為了百姓與政府的“連心墻”。再比如,我采寫了《對話賣菜哥》,反映農民進城賣菜難問題,市政府調研論證後,決定在近郊建設一處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緩解農民進城賣菜難和城市居民買菜貴的矛盾。搞了這麼多年基層採訪,我體會,作為主流媒體的記者,不僅僅可以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還可以當好耳朵和眼睛,當好助推職能部門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有力助手。

  前兩天有記者採訪問我收到過多少錦旗,我説沒有。其實他們都想送,可我説,要送,我就再不過問你們的事兒。我更願讓錦旗永遠挂在百姓心裏。但我也有自己接受鼓勵,感受溫暖的方式,聽眾發來的祝福與關愛的短信,我都保留著。

  有人説我是“苦行僧”,其實我的精神世界很富有,我家珍藏了3000多張唱片,擺滿了兩面墻。我也同樣講求生活品位,注重兒女親情,我讓妻子過得很辛苦,但也努力為她經營一份溫情。兒子得病差點沒了,我不在跟前,面對冷冰冰的手術通知單,妻子哭成了淚人。我心裏愧疚,事過境遷給老婆送花,儘管是塑料的,但開得長久;記者節老婆發短信:“今天是記者節,跟你説點心裏話,編輯新聞不要早上2點半就起床,平時不到5點就走。應該注意身體,你累垮了遭罪的是我”。我的回復只為博她一樂:“這位熱心的聽眾,也不知道您的名字,十分感謝您的祝福,我的起居時間表,你掌握得比我老婆還清楚,咱倆最好少聯絡,不然後果很嚴重,不過,我還是歡迎你有空來電臺坐坐”——這就是來自我們家庭的溫馨與浪漫。

  作為一名基層記者,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一些事,老百姓那麼認可,組織上給了我那麼多榮譽,今天又來參加這麼高層次座談會,這都是我一生的榮耀,是鼓勵和鞭策我永遠走下去的瑰寶。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繼續堅持不懈地走基層、跑民生。

  情係基層 百姓歡樂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劉蘭芳

  中央倡導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對於當下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意義重大,它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滿足基層百姓的真切期待,人民群眾擁護,社會反響強烈。我覺得,這項活動不僅是新聞戰線上,也是文藝界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胡錦濤總書記在第九次文代會、第八次作代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舉措,更是加強正確輿論引導,回應社會關切,服務百姓生活的重要體現。

  去年以來,中國文聯精心組織了40多支文藝隊伍,2500多位知名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深入20多個省區市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受災地區、邊遠貧困地區的基層農村、邊防部隊、一線生産企業,進行慰問演出,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政府和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去年一年,我也隨中國文聯及有關協會參加了30多場次的慰問演出,同時還參加了中央文明辦開展的“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40多場巡演。我每次下基層感受最多的是:“文藝工作者社會責任的擔當,群眾對文化藝術的熱切期盼,文化改革發展成果需要人民共享”。下面,我結合參加“送歡樂下基層”活動談幾點體會。

  “堅持走用心演,哪需要哪去。”把歡樂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把文藝節目送到老百姓身邊,是一個有良知的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我受黨教育多年,至今工作已52個年頭,身為一名68歲的老曲藝工作者和曲藝界的領頭人,雖年長一些,但我不服老,只要身體吃得消,就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動。從2004年至今,我參加中國曲協“送歡笑”和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活動達130多場次,走遍大江南北100多個城鎮鄉村。記得2004年12月24日聖誕平安夜,我和姜昆同志還有其他曲藝演員,到北京市朝陽區一個建築工地上為農民工慰問演出,從他們喜悅滿足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此後,中國曲協就決定每個月搞一次“送歡樂下基層”義務演出。曲藝家以小分隊的形式,到老、少、邊、窮地區,到工廠、軍營、農村生産一線慰問演出,從第一場開始,已堅持7年。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找到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向,感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力量,讓我們看到了藝術之花,只有根植沃土,才會接地氣,汲取營養,才能生機勃勃,茁壯成長。

  “只要觀眾開心笑,我們付出點辛苦算什麼。”在每次慰問活動中,看到人民群眾對文藝工作者,尤其是知名文藝家親臨現場演出,那種渴望的目光、激動的心情和喜悅的笑臉,這邊拉手問候、那邊簽名合影,像見到親人一樣,我心裏由衷地高興和欣慰。

  在基層演出,對文藝工作者來説是很好的鍛鍊,不僅能給自身的藝術創作積累一些有益的素材,還能通過活動,凈化自己的靈魂,受到心靈的洗禮,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記得今年元旦,中國文聯第一時間組織“送歡樂下基層”赴黑龍江邊防線慰問演出采風活動。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多數演員捨棄了黃金檔期的商演,放棄休息時間,冒著嚴寒奔赴“東方第一哨”和黑瞎子島慰問邊防守備部隊。當時,我為官兵表演了一段宣傳愛國主義的評書——“還我河山”。當聽到官兵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時,我內心十分激動,雖然身是冷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真情實意做奉獻,群眾才會歡迎你。”“送歡樂下基層”作為公益性活動,就是一項文化惠民工程。這些年,我們始終堅持走文藝下鄉的路子,大力宣傳文化惠民政策,真心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層,到群眾中去,運用各種藝術形式送去歡樂、送去溫暖,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每次“送歡樂下基層”都會給我走近群眾的實際生活,感知百姓冷暖,交流增進感情的機會。記得在河南鞏義縣小裏河村演出時,當時廣場下著中雨,演員們在臺上盡情表演,幾萬觀眾打著傘不減熱情仍然在觀看演出。去年臘月寒冬,我在河北蔚縣演出時,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是遠道慕名而來。

  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放下包袱、輕裝前進,始終堅守“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真情實感送藝術,送歡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從中汲取沃土的營養,才能有藝術生命的常青,才能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無愧於“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這正是:

  邁開雙腿走基層,如魚得水受歡迎;

  為看百姓綻笑臉,跋山涉水不怕遠;

  人民藝術紮下根,百花芬芳滿園春。

  “走轉改”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 尹韻公

  當下正在蓬勃而有序地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是改革開放30餘年來我國新聞界展示的最為壯觀的傳播圖景。儘管這個活動目前還在進行之中,但將它確立為新聞界的重大標誌性事件之一,已是沒有任何疑義的了。

  “走轉改”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

  首先,它鮮明而很好地回應了時代關切。我國當前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上,雖然我國的經濟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面臨的問題依然複雜,形勢依然嚴峻。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等不同發展時期的矛盾統統擠壓在同一時空的領域中,使得我們的工作特別困難,任務特別艱巨。因此,時代驅使我們的新聞宣傳工作也必須隨之而適應和跟上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種種需求。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許多思想和認識,面對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我國近五億網民及其巨量信息,怎樣從信息中發現新聞、怎樣把信息裁剪成新聞、怎樣避免將失實信息變成虛假新聞等等,這些都已成為新聞工作者今天時時刻刻面對的新問題和新糾結。

  “走轉改”的實踐證明:只有做到、做好和堅持“走轉改”,我們才能在當今的歷史發展階段和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真正搞好新聞宣傳工作。物質實力增強了,不等於矛盾和麻煩就減少了;通訊裝備方便了,不等於真實信息就更多了;溝通交流的次數增加了,不等於真情實意就更牢固了。越是社會信息化,越是國力不斷增強,就越是需要我們堅持“走轉改”,並將“走轉改”常態化,納入到社會管理的大系統之中。

  “走轉改”實際上回答了在當今時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怎樣堅持和實踐新聞傳播規律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問題。

  其次,它突出而有力地堅持了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新聞傳播理念。幾個月來,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表了大量的來自基層、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聞報道。報道的主角幾乎都是普通百姓、普通市民、普通教師、普通醫生等等。普通是這些主角們的共同符號。普通民眾佔據了報紙版面、電視屏幕、廣播時段,有力地説明我們的媒體真正做到了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齊愛憎”,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反映群眾的創新創造,展現群眾的精神風貌;真正做到了深入和貼近群眾,深入和貼近生活,深入和貼近實際,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

  歸納起來看,“走轉改”的新聞報道,至少有三大亮點:一是創造了一批經典作品。如關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皮裏村80多個中小學生曆盡艱險上學的報道,關於內蒙古達茂旗土豆難賣的報道等等,這些報道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靈,人們由此認識到了中國的真實面貌和真正國情。二是媒體老總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特別給力。中央媒體老總們的“走轉改”,也帶動了各個省級媒體、市級媒體老總們的“走轉改”,有的網友不禁高興地説:這是“走轉改”活動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三是強調和坐實了有效傳播。“走轉改”的新聞報道幾乎篇篇都有看頭,件件都見新意,鮮活生動,清新樸實,搶色搶眼。在我看來,評價“走轉改”的有效傳播主要在於兩個指標:認可度高和解決問題好。“走轉改”的許多報道不僅揪住了觀眾的心——一起擔憂,一道思考,而且還為報道和反映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之途徑。這就是我們常説的:用新聞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梁,用報道促進和推動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的化解。

  再者,它著力培養和用心鍛鍊了一支可持續發展的青年編輯記者隊伍。參加“走轉改”的編輯記者們大多數是80後和90後,他們涉世未深,卻不缺闖勁;經驗欠缺,卻不乏熱情。他們在艱苦、艱難和艱險的實地採訪中,一方面磨練了自身作風,積累了報道經驗,提升了新聞素養,另一方面,鄉村的貧窮落後,民間的疾苦羸弱,又帶來了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凈化,從而使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大局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分量越來越重。

  現在,“走轉改”事實上已不全部屬於新聞傳播的範疇,它已進入整個社會管理的大視野。凡是“走轉改”做得好和做到了的地區,黨和政府的執政基礎就鞏固,執政資源就牢靠;反之,則不然,甚至可能要出大問題。這個正向和逆向的經驗教訓更加表明:我們一定要把“走轉改”常態化、長期化和機制化。

熱詞:

  • 黑瞎子島
  • 新聞素養
  • 送歡樂下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