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貴州政協委員:民族文化産業開發警惕“偽民俗”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7: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貴陽1月13日電 (記者 張偉)民建貴州省委、民盟貴州省委、農工黨貴州省委的多名貴州省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在發展貴州民族文化産業,建設具有貴州特色的民族文化産業集群的同時,要警惕“偽民俗”現象。

  作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貴州49個民族中世居民族達17個,千百年來形成了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服飾等。僅在民族節日方面,據不完全統計貴州全年超1000個,較大的民族節日有100多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視察貴州時曾指出:“貴州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豐富,極富開發價值”。

  近年來,貴州民族文化高頻率亮相海內外舞臺,以“多彩貴州風”為載體的文化品牌,先後踏訪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法國、韓國、加拿大、美國等1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在意大利舉辦的中意建交40週年“中國文化年”活動。2012年2月受文化部派遣,《多彩貴州風》將代表文化部踏訪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

  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貴州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利用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貴州省文化廳官員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至少在上世紀90年代初,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便已面臨危機,時至今日這種狀況有增無減。“一些民族歌謠、曲藝、傳説等開始失傳;—些精湛的民族工藝和建築開始衰退;—些靈驗有效的民族醫藥失去了市場;一些有利於培養人類美德的傳統禮儀和習俗逐漸廢棄等都讓人倍感痛心。”這位官員告訴記者。

  對於貴州民族文化未來的發展,貴州省十屆政協委員盧雲輝代表民盟貴州省委發言時提出,建設具有貴州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産業集群,對挖掘、開發、整合聚集貴州民族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盧雲輝告訴記者:“目前,貴州民族文化産業呈現技術水平低、規模小、品牌少等特徵,需要打造産業集群,提升國際化水平,塑造國際品牌。”

  談及制約民族文化産業發展的因素時,農工黨貴州省委委員黃惠玲表示資金難是主要因素之一。黃惠玲説:“貴州民族文化産業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發展民族文化産業時,可大力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同時要加大引資力度,利用海內外資金髮展文化産業。”

  加強貴州省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及開發利用,是增強貴州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舉措,更是提升貴州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在發展貴州民族文化産業時,民建貴州省委委員嚴興亞建議,要處理好保護與傳承、開發與利用的關係,儘量避免注重商業利益,輕視文化保護的‘偽民俗’現象,避免形成民族文化認知上的誤區。嚴興亞對記者説:“在貴州一些民族村寨、一些景區景點,‘偽民俗’現象已開始出現。”嚴興亞説,一些本屬於某個民族所特有的建築、舞蹈等,因為知名度相對較高,被其他民族村寨借用、模倣,以期達到商業促銷的目的。這種現象就是一種典型的偽民俗,在民族文化産業開發中必須要警惕。(完)

熱詞:

  • 貴州民族
  • 民族文化産業
  • 貴州省委
  • 民族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