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重慶市長擬將制度安排合理化 初建成安保型城市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0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濟學上有個邏輯,凡是大面積出現、反復出現、長週期出現的問題,一定是體制機制出了問題;凡是問題屢治不愈,難見效果的,就很可能與生産力有關 係。安全生産就是這樣的問題。”市長黃奇帆在1月5日舉行的全市安全生産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抓好安全生産,要著力在生産力改善和制度保障上下功夫。

  市領導劉光磊、余遠牧、劉學普、吳家農參加會議。

  全市安全生産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在國家安監總局綜合考核中,重慶由2003年倒數第三,躍升到2010年全國並列第一,2011年繼續領先

  黃奇帆説,安全生産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民生導向、共富發展的基本保障。這些年,正是堅持安全生産,成就了重慶良好的發展形勢。

  隨著重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市安全生産形勢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國家安監總局綜合考核中,重慶由2003年倒數第三,躍升到2010年全國並列第 一,2011年繼續領先。幾個過硬的衡量指標證明了這一進步:一是安全事故總量連續8年持續下降,去年各類事故總量同比下降7.6%;二是億元GDP事故 死亡率、工礦商貿十萬人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死亡率、高速公路百公里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等主要安全生産指標逐年降低;三是重點監測的7個重點行業, 事故死亡人數均呈下降趨勢。

  通過生産力基本面上的改善,逐年降低安全事故

  黃奇帆説,這些年,重慶安全生産形勢之所以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就在於把握了安全生産的一般規律,在生産力基本面的改善上、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下了功夫。

  在煤礦安全方面,重慶一方面堅持整合改制,做大做強大中型煤礦,提高生産規模和效率,確保産量基本穩定;另一方面鐵腕關閉了2000多個小煤礦,提高了煤礦的整體安全系數。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重慶提前10年基本實現“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000多公里,所有區縣均有高等級公路連接;農村公 路建設也加快推進,行政村通達率100%、鄉鎮通暢率100%,許多農村危險路段通過改造,安全性大大提高;還投入幾十億元搞“生命工程”,安裝公路防撞 護欄上萬公里,國省道危險路段實現全覆蓋,大大降低了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幾率。今後兩年,我們還將投入20億元安裝一萬公里,給縣道以上和鄉道高路堤 全部裝上防撞護欄。

  在水利安全方面,重慶“十一五”期間投入385億元大興水利,避免了像周邊地區那樣飽受水災旱災之苦,總體上有驚無險,還大大減少了潰堤、泥石流等災害。“十二五”還要投入1000億元,從根本上扭轉全市工程性缺水局面。

  在電網改造方面,過去五年重慶投入500多億元建成了“目”字形環網,使重慶電網達到發達地區的先進水平。“十二五”將再投資600億元用於電網提速升級,包括特高壓,再造一個重慶電網。

  在水運安全方面,重慶在長江、嘉陵江、烏江等河流上修建了幾十座大橋,關閉了100個渡口,剩下的渡口都經過改造,人流量也不大;同時對船舶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危舊房改造方面,三年投入1000億元,全面完成了主城1200多萬平方米危舊房和60多個城中村改造,從源頭上消除了火災隱患。

  此外,重慶還關閉了300多個危險化學品工廠;先後實施了六批企業環保搬遷;先後投入300多億元加強三峽庫區地災防治。

  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為重慶的安全生産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黃奇帆説,重慶還在安全生産的體制機制上動腦筋,做好安全生産的體制機制保障。首先,重慶在頂層設計上,響亮地提出建設“平安重慶”的目標。重慶在全國 第一個把生産安全、交通安全與食品藥品安全、居住安全、社會安全,作為一個“大安全”體系,協同推進,真正做到了安全覆蓋到生産生活各個環節。其次,嚴格 實行“一崗兩責”,建立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産逐級述職制度,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頭。第三,嚴格執行安全生産問責制,構建了考核、問 責和責任追究的一整套制度。第四,嚴格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按照“風險優先”原則,率先在煤礦、交通、危化等九大行業對企業施行分級監管,並按A、B、C、 D四級進行評價分類。第五,重慶明確綜治委的首要任務是抓安全。

  抓好校車安全,要通過盡可能就近入學、增加寄宿制學校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校車的使用

  去年全國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尤其是甘肅“1116”特大校車事故發生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這一社會影響廣泛的安全問題,黃奇帆從全新的角度闡釋了 如何抓好校車安全。他説,抓好校車安全,説到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學生的安全。要做到這一點,不應是一根筋要將校車搞到好多萬輛,好像這樣才是德政, 其實將校車使用降到最低才是最大的安全。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學校的規劃佈局,盡可能讓城鎮的孩子能夠就近入學,在居民集聚區或者大型社區科學佈局中小學校, 讓孩子們能夠在半小時之內步行上學。主城、區縣城、鄉鎮、農村都要在這方面動腦筋、下功夫。如果孩子上學步行超過半小時,則盡可能採取寄宿制,重慶目前有 2000多所寄宿制學校,能容納150萬學生,今後還要增加500所寄宿制學校,來解決學生遠距離上學的問題。此外,對農村300人以下的中小學,也不要 一概取締,這些學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要給這些學校留下發展空間,要在這些學校的薄弱環節多加關心,比如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各種扶貧幫困的行為包括 營養工程要全面覆蓋,在邊遠學校大力開展網絡遠程教育等。

  黃奇帆説,上述幾項措施,就是要最大限度減少校車的使用,但不可否認,全市還 會有幾十萬學生需要坐校車上下學,涉及的校車會有幾千輛,對這些校車的安全運行,我們不僅要用制度來管車、管人,而且對校車本身安全也要有成體系的設計。 下一步,要嚴格落實國家新出臺的《校車安全條例》,為孩子們建立安全無憂的綠色通道。一是明確責任,學校校長和幼兒園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承擔主體責任, 必須按照校車安全的要求,購買、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車。教委、公安等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責任,教委要督促學校落實責任制、強化管理,公安機關要將校車作 為路面監控的重點,嚴格落實好“五不準”,校車車況不良、超員、駕駛人資質不合格、證件不齊、跟車護送老師未到位的,堅決不準上路。二是校車運行要嚴格執 行統一外觀標識、統一駕駛人資質、統一安全檢驗標準、統一駕駛員安全培訓的“四統一”規定。三是積極探索校車金融租賃、分期還款和校車專業公司運營管理等 模式,嘗試以點帶面,在部分區縣先行試點,組建校車公司專司託管運營,確保今年1000輛新安全標准校車投用。

  今年重慶要初步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

  黃奇帆還就做好今年的安全生産工作提出要求。他説,今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黨代會,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兩件大事,確保一方平安,是各 級黨委和政府不容推卸的政治責任,也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檢驗。今年安全生産工作的重點任務是:著力提升安全監管監察、企業安全管理、科技成果應用、安全隱 患整治、全民風險防範等“五種能力”,不斷鞏固基層基礎建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高危行業安全保障、重特大事故防控、安全文化建設等“五大成效”,進一步 減少事故總量,防控較大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初步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黃奇帆還特別強調要做好能源保障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建築施工安全、消防安 全,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黃奇帆指出,“兩會”在即,春節將至,要切實抓好安全生産工作,確保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一是做好春運調度,加強路檢路查。二是抓好煙花爆竹“限放”工作。三是嚴防群死群傷事故。四是嚴格值班值守制度。

  據重慶日報

熱詞:

  • 危化
  • 科學發展觀
  • 安保型
  • 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