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東北通過“擴地增糧”構建穩固“大糧倉”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9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瀋陽12月29日電(記者王猛、管建濤、楊成軍)60歲的吳煥志家祖輩生活在吉林西部的大片鹽鹼地上。他做夢也沒想到,在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上不僅長出水稻,而且今年最高畝産達到1660斤。

  從鹽鹼地、魚眼泡眾多的低窪地,到一望無垠的平整土地,低産田變高産田。中國東北地區通過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産能,助推東北大糧倉糧食産量再攀歷史新高。

  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400萬畝以上,但主産區集中在中部。位於吉林西部的白城、松原等地常年乾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是中國東北地區蘇打鹽鹼化最嚴重地區,重度鹽鹼地面積達44.42萬公頃。由於土地鹽鹼化、沙化嚴重,土地利用效益低下,糧食增産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2007年9月,總投資62億元、總面積558萬畝的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這是吉林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根據規劃,用3-5年時間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458萬畝,新增水田405萬畝。

  “僅新增的405萬畝水田,可年增産大米33億斤。”吉林省副省長王守臣説。

  吉林省鎮賚縣五棵樹鎮徐家村農民吳煥志成了該項目的受益者,今年老吳和兒子種了120畝水稻,其中有90畝是經過三年“熟化”過的水田。

  吳煥志説:“這些熟地平均畝産都超過1200斤,今年種地純收入超過8萬元。”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他如今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鹼地水稻專家”。

  為加強農村土地整治力度,提高糧食産能,遼寧省將土地整治資金向糧食主産區、基本農田集中區、大中型國有農場和農用地整理等重大工程項目傾斜,深入開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並提出要加快閉坑礦山、採礦塌陷等廢棄土地的復墾。

  作為中國糧食總産和商品糧總量雙第一的黑龍江省,早在2001年就開始推進土地整治。目前,這個省已規劃布設和實施各類土地整治項目512個,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082萬畝。這些項目全部完成後,可新增耕地157萬畝。

  2009年,黑龍江省慶安縣曙光村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通過撤並空心村屯,將7個自然村合併成為一個村,新增耕地1700畝,改造中低産田2.3萬畝,耕地質量明顯改善,糧食産能顯著提高。

  將鹽鹼地改良成水田,是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的“重頭戲”,也是吉林省西部地區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

  預計到2015年,僅吉林省鎮賚縣通過土地整治可新增耕地60萬畝,屆時全縣糧食産量將突破30億斤。

  “對於一個人口不足30萬人的縣來説,每年可向國家貢獻27億斤左右的商品糧,為全國每人貢獻2斤糧。”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鎮賚項目區建設管委會主任趙景林説。

  據悉,今年中國糧食總産量11424億斤,比去年增産約495億斤。其中東北四省區貢獻突出,糧食增産量佔全國增産總量的56.0%。

  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土地開發整理處處長任百會表示,土地整治不僅實現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的目的,還使一些分散的地塊集中起來,方便應用大型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耕地産出率,為發展現代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王猛 管建濤 楊成軍

熱詞:

  • 鹽鹼地改良
  • 水田
  • 糧倉
  • 中國東北地區
  • 吉林省西部
  • 土地開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