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焦點訪談]科技給力八連增(20111226)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7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2月26日   9:38

    重播:

    CCTV-1

    12月27日  06:10

     

    CCTV-新聞

    12月27日  01:45

     

    CCTV-新聞

    12月27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如果要問,什麼是現代化農業?您可能會聯想到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等大型農業機械,甚至還有飛機,這已經夠先進了吧。可是您想過嗎,現在有一些地方,種地已經用上了衛星,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去黑龍江看一看。

    借助GPS衛星定位系統來種地

    莊稼長在地裏,衛星遨遊在太空,而高高在上的衛星,和地裏的莊稼能有什麼關係呢?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局長張桂春向記者介紹,現在他們所有的農田作業機車都應用了GPS衛星定位系統,這個定位系統的應用可以保證機車的千米誤差在2.5公分以內。解決了過去人工駕駛進行大田作業時,保證不了的千米準確度問題。

    借助GPS衛星定位系統來種地,種出來的地果然跟以前不一樣,一條條壟溝都像刀切一樣的筆直。有了天上的GPS精準定位,再加上地上的現代化大農機的精準播種,每顆播下去的種子都在地裏整齊地排好了隊,因為分佈均勻,每一株苗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光照,並充分吸收肥料的營養。如此一來,就提高了土地肥料和農藥的利用率,減少收穫損失。

    精準農業最早是發達國家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黑龍江墾區幅員遼闊,耕地平坦、標準、肥沃、連片,非常適合大型農業機械作業,這為實施精準農業技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近些年在黑龍江墾區,經過實驗,這種高效耕種方式已經被證明是提高糧食産量的好方式。張桂春告訴記者,今年通過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和農業科技新技術的應用,以及GPS定位系統的應用,糧食總産達到了140萬噸,比去年提高了21.7%。

    高科技種田帶來了糧食産量的新突破

    現在,在黑龍江墾區,各種高科技的新鮮玩意已經基本應用到了從種到收的各個環節。比如在播種之前,有一個浸種催芽的過程。以前都是農民各家各戶在自家的炕頭上放個水盆,把種子浸在裏面。現在,在各墾區的智慧化浸種車間裏,靠光纖網絡連接,浸種催芽過程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控制。箱體內的溫控遙感儀時時測定水溫,數據不符合標准將自動報警,一名操作人員只要點擊鼠標,就能完成以前二十多個人、一天的工作。

    現在,在黑龍江墾區走一走看一看,你會完全改變過去對種田的傳統印象,真正感受到現代化、規模化的大農業是什麼樣子。黑龍江農墾總局農機局局長李俊介紹説,目前我們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種、管、收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旱田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深松整地,耕地已經沒有犁底層。播種時都採用精量播種機,播得均勻,深淺一致,出苗整齊,每畝節本增效特別明顯。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副局長徐學陽表示,今年黑龍江農墾區糧食生産是一個歷史性突破,突破了400億斤,400億斤的概念就意味著有大約95%的商品糧,也就意味著夠中國人1億人口吃一年。

    黑龍江農墾區的高科技種田技術帶來了糧食産量的新突破,也讓當地的農戶們得到了實惠。同樣,在黑龍江安達市的農民張玉臣家今年種田也用上了新技術,到了秋天收穫的時候一算賬,可把他樂壞了。張玉臣家裏有23畝地,種的都是玉米,以往一年的光景下來,最多能打個2萬多斤,但是今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新的水利設施一用上,地裏的産量竟然整整翻了一倍。

    到底是什麼水利設施讓畝産整整翻了一倍呢,其中之一就是時針式噴灌機,這是今年開春時,鎮上統一給按的。老張和同村的幾戶人家一起共用。黑龍江省安達市昇平鎮水利站站長邢振財介紹説,傳統漫灌小白龍灌一畝地需四塊錢左右,現在用這個時針噴灌和膜下滴灌一畝地一遍也就是五六毛錢下來了。用水這塊,原先小白龍灌一畝地40噸水,要是從時針噴灌和膜下滴灌一畝地有15噸水就夠了。

    從2008年開始,黑龍江省就開始加大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近四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50多億元,新建和續建重點水利項目148項,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387萬畝,新增水田灌溉面積614萬畝,新增旱田灌溉面積346萬畝。已經有許多像張玉臣這樣的農民享受到了大水利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據黑龍江省水利廳廳長陸兵介紹,黑龍江省農業這幾年連續增産實現八連增,水利貢獻比較大。原來大慶市産量只有60億斤左右,去年達到100億斤,這個糧食增産過程是強力推進膜下滴灌的過程,去年大慶市膜下滴灌已經達到260萬畝,使得玉米産量基本上每畝地産量2000斤左右。不僅增産而且農民增收。

    科技興農 實現糧食産量連續增長

    2011年黑龍江省的糧食産量預計將達到1114.1億斤,在實現糧食總産量八年連增的同時,成為全國第一産糧大省。糧穩,則天下穩,糧足,則百姓安。不僅是黑龍江一省依靠科技興農,實現糧食産量連續增長,今年也是糧食産量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連續穩定增長的第八個年頭。預計今年全國糧食産量將達到11424億斤,比去年增産495億斤。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指出,今年糧食生産有很多第一次,糧食産量邁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糧食總産連續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這些都是歷史第一次,糧食連續八年增産是50年來的第一次,全國糧食人均佔有量達到852斤,這是在歷史上也是一個新的紀錄。過去有人問誰來養活中國人,現在我們可以明確説,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糧食連續八年增産,表明我國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業內人員的努力功不可沒。在今天召開的全國糧食生産表彰獎勵大會,對全國一批産糧大縣、農業科技人員、先進工作者代表等進行了表彰獎勵。充分體現了中央關於"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堅定信心。

熱詞:

  • 焦點訪談
  • 科技
  • 給力
  • 八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