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農業科技,還要邁幾道關?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7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和隊伍,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40%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只有52%,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擁有世界領先的水稻育種技術,但除了大宗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外,品種自主供給仍然不足,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等依賴進口;

  ……

  新中國成立60多年,農業科技為成功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與新時期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承擔的任務相比,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和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與億萬農民迫切的科技需求相比,農業科技服務供給能力仍然不足。建設“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現代農業,農業科技仍需闖關前行。

  轉化關——

  産學研脫節,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最後一公里”仍待打通

  “最後一公里”,是糧食增産增收的瓶頸。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登記的農業科技新成果達3000余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30%。而在基層推廣隊伍中,人員老化、技術弱化、工作行政化等問題突出,多數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近10年沒有進大學生,部分地區基層農技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超過40%。

  “我一年從事農技推廣的時間只有不到10%,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做鎮政府的事務性工作,基本工資有保證,但下鄉的工作經費卻沒保障。”談起自己熱愛的農技推廣工作,四川省簡陽市東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袁勇頗為苦惱。

  即使全部精力都投在推廣上,袁勇和同事仍然覺得力不從心。東溪鎮農業服務中心有3個農技推廣員,負責全鎮3.3萬畝耕地,平均每人負責1.1萬畝。“農民都是一家一戶的,加上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留在家裏的都是老人和婦女,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推廣難度比較大。”

  像東溪鎮一樣,全國仍有50%以上的農技推廣機構由鄉鎮政府管理,農技人員在崗和從事推廣工作的時間難以保證。大多數推廣機構人均每年工作經費只有500—800元,工作條件簡陋,日常開展試驗示範、檢驗檢測、技術培訓的經費還沒有落實。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持續大量轉移,農村實用人才素質低、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愈加凸顯,部分地區農業從業人員平均接近或超過50歲,“明天靠誰來種地”已成為繞不過去的重大問題。實用科技成果如何突破“最後一公里”,在農村落地生根?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轉化仍是政府主導,市場化的農業科技成果交易體制不完善。本應作為轉化主體的農業企業實力薄弱,大部分農業企業沒有專門的研發機構,缺乏科技資源儲備和集聚能力,關鍵技術設備主要靠引進。

  投入關——

  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需要穩定支持與適度競爭相結合

  投入不足問題依然困擾著科學家們。

  “我國農業科技投入的問題主要體現為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方式不合理。就拿油菜育種來説,國外一個小企業投在油菜育種上的科研經費一年就有2000多萬,超過了我國油菜育種方面一年的經費總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説。

  據統計,2009年,我國農業科研投入佔農業GDP的比例僅為0.6%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2%以上的比例。無論是從社會總投入、還是從公共財政投入看,我國農業研發投入水平也遠低於全國科技的平均投入水平。尤其是那些農業生産資料、加工與機械、畜牧、水産等環節,長期投入不足。

  即使在科技投入增長較快的領域,也面臨“有錢打仗,無錢帶兵”的結構不合理難題,農業科研機構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現在的科研單位,一方面可以説有錢,賬上天天催著花錢花不掉,只能添置設備、耗材之類;一方面則缺少人員經費,大大影響了科研效率。”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説。

  根據農業部對農業科學院、水産科學院、熱帶農作物研究院的調查顯示,2009年,這三所農業科研機構在職人員的人員經費財政撥款僅為經費實際支出的36%;公用經費的財政撥款僅為實際支出的14%。

  最讓科研人員犯愁的是穩定支持不足。“我國農業科研經費多以競爭性投入為主,而且項目週期較短,導致不少業務骨幹整體忙著跑項目。這幾年情況有所好轉,但競爭性投入的比重仍然偏大,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動自主性受到明顯限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告訴記者,農業科研經費應建立起穩定支持和適度競爭相結合的投入機制,“特別要容許失敗和較長時間出不了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表示,穩定投入與競爭性經費之間的比例為7:3比較合適,要在科學佈局的前提下,逐步實現對重點項目給予穩定的、能夠自主安排的財政投入,不斷提高其創新活力和研究工作的連續性。

  評價關——

  農業科技與産業發展,既要防止“兩張皮”,又要長短結合

  “現在有不少科研成果,口口聲聲説填補了‘學術空白’,可産業裏的空白卻越來越多,農業科學家忙著寫文章、出成果,卻忘記了實用性和為産業服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説。這位專家表示,當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既有産學研脫節,也有成果泛化的原因。

  “現行的評價體系不科學,評職稱主要看論文、著作的數量和水平,逼得專家埋頭寫論文。農業科學不和‘三農’結合、不和生産實際結合,活力從哪來?”黑龍江農科院院長韓貴清説。

  科技與經濟脫節、農業科技與産業發展“兩張皮”是當前農業科技界的普遍現象。突出表現為農業科技成果總量多,轉化應用少。“農業産業需要科技的支撐和引領,農業科技同樣需要農業産業的推動和引導。”農業部科教司司長白金明表示。

  據了解,我國農業科研從立項、實施到評價都存在著與産業需求脫節的情況。科研立項多從科研人員的興趣和偏好出發,而不是針對農業産業實際問題。評價一項科研成果是否“成功、重大”,主要標準是SCI的數量與影響因子、獲獎等級,而不是對農業産業發展的貢獻,“指揮棒”模糊了科研為産業服務的目標。

  黑龍江農科院近年來有28名專家破格晉陞為研究員。有的專家,一年有半年的時間在基層蹲點,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馬鈴薯,根本沒時間寫論文。但在他們的技術指導下,生産上去了、效益提升了。我們怎麼評價他們?

  現行的評價機制還導致科研人員短期行為嚴重,難以取得突破性成果。“技術創新靠長期積累,不是靠一個課題組三五年就能解決的。”吉林省農科院玉米所研究員才卓説,“植物新品種培育需要10年,動物新品種培育需要20年以上,但現在科研項目的週期一般為5年,一個課題往往搞3年就交賬了。”

  體制關——

  現有的多個國家級農業科技計劃分屬多個部門,這些計劃之間缺乏長遠規劃與有效銜接

  近年來我國支撐現代農業的新成果仍然偏少。除了大宗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外,品種自主供給不足。大型機械裝備依賴進口,70%以上的先進農産品加工成套設備依賴進口。此外,綠色農業投入品嚴重短缺,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防災減災、農産品加工增值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成果明顯不足。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進展緩慢,主要原因就在於科研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條塊分割,難以形成合力。”吉林省農科院副院長董英山説。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産研究所所長楊福合也深有同感:“我國目前的科研項目和實驗室分佈在各個部門,像一個個‘信息孤島’,重復研究多,聯合攻關少,任何産業問題的解決需要全方位突破。”以育種為例,我國的種質資源研究遠遠落後於育種研究,遺傳基礎狹窄成為育種提高效率的瓶頸。“以前做育種,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源不共享。玉米育種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僅需要對每一份資源的性狀進行深入分析,還需要育種、栽培、生理、生化等多種學科的交叉配合。”揚州農科院副所長周如美表示。

  “投資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不順,決定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推廣能力更差。”朱信凱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管理分屬不同層級、多個部門,農業科研、教學、推廣自上而下各成體系,各自獨立,相互割裂。政府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農業科研機構之間,缺少合理分工和有效協作,農業科研低水平重復。據不完全統計,現有的20多個國家級的農業科技計劃,分屬多個部門,這些計劃之間缺乏長遠規劃與有效銜接。

  “科技資源條塊分割、重復分散,國家、省、市科研機構職責分工不明確,研發環節分割,創新難以聯合,導致投入不能有效集成,研究合力難以形成,已嚴重制約農業科技整體效率和産業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説。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提高農業生産力水平,根本依靠在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我國已進入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發展現代農業,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對農業科技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

熱詞:

  • 農業科技計劃
  • 農業科技成果
  • 農業科技創新
  • 農業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