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江澤民傳》:江澤民的經歷(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1日 16: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著 ISBN:7-5327-3655-5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01-01 38.0元

  在為駐南聯盟使館工作人員回國舉行的歡迎儀式上,江授予了3位死去的記者以“革命烈士”的稱號,並讚揚了中國人民所表現出來的義憤。他説,這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巨大凝聚力”,並強調説:“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可欺的!”3年來,江第一次用“霸權主義”來形容美國,這是中國專門用在敵人身上的貶稱。他指責美國利用自己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肆意干涉別國內政”。他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必須對這一事件承擔全部責任,必須對中國政府提出的要求作出全面交代”,並警告説,“否則,中國人民決不答應”。

  與此同時,江要求中國人民把他們的義憤轉移到發展國家的經濟力量、國防力量和提高中國的民族凝聚力中去。他宣稱,必須保持社會穩定,並強調指出,中國必須“對國內外敵對勢力伺機搞亂中國、破壞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圖謀,時刻保持警惕”。人們都未忽略,江提到了“國內敵對勢力”。

  5月14日,在經過一週的緊張沉默之後,江主席接聽了克林頓打來的一個電話。在30分鐘的交談中,克林頓再次對這一悲劇表達了他真誠的遺憾,並向受傷的中國使館人員致以慰問,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克林頓後來描述了他在炸館事件後與江的第一場談話。“我再次道了歉,並告訴他,我確定他不會相信我會在知道的情況下襲擊中國使館。江回答説,他知道我不會這麼做,但他相信五角大樓或中情局中有人並不贊同我擴大與中國的接觸,他們可能存心在地圖上做了手腳,以引起我們之間的裂痕。江很難相信,一個像我們這樣技術如此先進的國家會犯這樣的錯誤。”然後克林頓若有所思地説,“我也很難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克林頓向江保證,將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並會儘快讓中國人民知道事件真相。江表示,他“注意到”了美方的道歉,這個外交辭令意味著北京最終願意接受克林頓的反復道歉。江聲明,那些抗議活動都是人民自發的反應,並告訴克林頓,要想修復兩國業已受損的關係完全取決於美方。

  第二天,中國的官方媒體醒目地報道了克林頓的道歉,這場危機的熱度達到頂點後開始消退。所有的全國性報紙都在頭版報道了克林頓道歉的事,同時在顯著位置還報道了江呼籲中國人民化悲憤為力量,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未來不會再受到類似欺侮的強大國家。

  在西方,人們把中國報紙對克林頓道歉一事姍姍來遲的廣泛報道視為一種證據,認為這證明中國政府鼓勵了全國各地興起的抗議活動。但事實上憤怒的情緒首先來自中國民眾,而不是他們的領導人。不管政府做什麼或説什麼,人們的憤怒都會爆發出來。從美國人的第一次道歉到中國媒體對此進行廣泛報道,中間隔了4天時間,這就給了這個國家的公民一個機會去表達並紓解他們的憤怒。當媒體最後報道説美國道了歉,老百姓的氣已經出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談問題的解決辦法,他們也能夠接受了。

  西方學者認為,炸館事件將使美中關係倒退很多年。他們錯了,事情的發展恰恰相反:江澤民利用這場危機鞏固了領導地位,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進程。事後,中國媒體持續不斷地讚揚了他對這場危機的處理方式。

  6月中旬,美方以一種全面的、較為折中的方式就炸館事件向中國人民作出了自己的交代。中國中央電視臺在全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聯播》中用很長一段時間對此作了報道。政府開始著手淡化對抗,就像江從一開始就主張的那樣。“大多數中國人民相信(炸館事件)是有預謀的,”政府的一名外交政策顧問説,“我們需要時間釋放這種情緒。”

  中國人民對這一悲劇的反應,反映了他們對美國的複雜態度。當時在美國使館門前的抗議人群中,有一名大學生向記者氣勢洶洶地痛斥了美國的傲慢思維,即美國認為應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強加給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當這名學生繼續高聲謾罵時,採訪他的記者問,他打算這樣罵多久。這位年輕人就事論事地回答説,他在這兒呆不了多長時間。他解釋説,他必須回家準備即將到來的GRE考試———美國研究生院的入學考試。

  就像在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地方一樣,很多中國人渴望像美國人一樣地生活,儘管他們同時也憎恨在他們看來美國所強加在他們頭上的強權。中國人的感情可以用下面這個笑話加以概括:“二戰以來,為什麼除了美國以外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發生過革命?因為美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美國大使館的國家。”

  美國人的缺乏敏感和自我中心主義的天真也於事無補。尚慕傑敘述了這樣一件事,它發
生在1997年的一次國會代表團訪問北京期間。一位高級官員對代表團介紹了中國的國內和國際事務之後,主動請代表團成員提問。“我想知道,”一位議員提問道,“你是否已接受耶穌基督作為你個人的救主?”尚慕傑回憶,那位中國官員看上去驚呆了。

  1989年,中國有些人呼籲美國幫助他們反對自己的政府。10年以後,他們又毫不客氣地批評自己的領導人不敢挺身跟美國對著幹。當初,標桿是政治自由;而這一次,是民族的自豪感。當年天安門廣場的示威者們比他們的領導人更向外看;現在情形正相反,與他們的民族主義的批評者和老百姓相比,江澤民和他的政府更向外看。在短短的10年內,這個國家已經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變革,而這10年恰恰是一個人當政的10年。

  要想充分理解中國在江澤民領導期間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驚人的改善,這個國家的實力和活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些變化在幾乎每一個城鎮裏都是顯而易見的。按購買力計算,中國的經濟已居世界第二位;而在此後30年內,中國有可能躍居世界第一。中國企業把電子産品銷往世界各地,中國的企業家正在互聯網上創建私營公司。

  儘管失業、腐敗、收入不平衡、法律體系粗陋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確實存在,並將繼續存在下去,而且頗為棘手,但在廣大人民中間仍然存在著一種新的活力和自信心。物質上的富足只是部分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們不再害怕講出他們的心裏話。數億人用上了手機,甚至用它來收發政治笑話;超過10億中國人看上了電視,可供他們選擇的頻道有數十個。服飾和娛樂的多樣性,從電影到時裝的藝術形式,個人行為的靈活性———選擇工作、不受限制的旅行、性教育,所有這些都證實了這場變革的非凡驚人。中國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把自己的第一個宇航員送入太空,開始了有步驟的法律和政治改革,重振了它的武裝力量,並且參與了每一個重大外交問題的解決。對國內事務充滿信心,在國際上受到尊重,中國已成為世界大國中的一名領導者。

  江澤民的一生和領導生涯幾乎貫穿了中國歷史上疾風驟雨的80年,可以説是這段歷史的生動寫照。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首史詩,其中包含著戰爭、貧困、革命、政治動亂、社會動蕩、經濟改革、國家轉型以及中國在國際上的重新崛起。在審視江的一生及其留給後代的精神財富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動蕩歷史之間的衝突,感受到了中國人民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所遭受的異常深重的傷痛,所懷有的高遠志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所取得的偉大勝利。

  在某種意義上,那些最初對江澤民持懷疑態度的人説得也對。他是一個過渡人物,但並不是他們所指的那種。他堅持自己的理想毫不動搖,即便有些家長作風;他擁有進行政治活動的高超技巧,沒人預料到他會有這一手;他充滿毅力,甚至可以説是從不懈怠,出人意料地成了變革的代表,使飽受創傷的中國過渡到了一個穩定、自信而繁榮的社會,並正在新的世界秩序中迅速崛起。那些懷疑論者完全誤解和低估了這個人,這個改變了中國的人。

熱詞:

  • 霸權主義
  • 新聞聯播
  • 革命烈士
  • 江澤民傳
  • 美方
  • 敵對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