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江澤民:從書香人家走出的總書記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1日 1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書香人家

  9月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閉幕。江澤民來到人民大會堂,在熱烈的掌聲中用還能隱約辨出的揚州口音向大家致謝。此前一個月,他剛剛度過自己的78歲生日。9月的北京秋意漸濃,千里外垂柳婆娑的揚州城,以故鄉的姿態默默遙望。

  1926年,災難深重的中國正是軍閥混戰時期。那一年8月,江澤民生於江蘇揚州田家巷一個書香滿室的人家。5個子女中他排行第三,其名“澤民”取孔子“惠澤蒼生”之意。

  江家在當地受人尊敬。祖父江石溪精通中醫並熱心國事,曾譜歌痛斥袁世凱對日簽訂“二十一條”。1933年祖父去世時,江澤民只有7歲,但祖父秉持一生的知識分子氣質和情懷,影響了整個家庭。

  中國傳統文化啟蒙教育在江澤民幼年時期就已開始。自識字起,父親江世俊就要求他每天背誦一篇中國古典文學文章,還要練習書法。

  江澤民的音樂天分,在他進入揚州東關中心小學時顯露出來。他一生鍾愛西方古典音樂,曾説,如果中國人一點不知道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不是好事情。

  若干年後,作為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他給外界留下了倜儻多才的印象。2003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大學回答學生提問時説:江主席多才多藝在各國元首中間早已傳為佳話,不僅能嫻熟地駕馭俄文,還能夠用英語和意大利語唱歌。相比之下,我的造詣遠遠不如。

  江澤民13歲那年,被過繼給六叔江上清。這位曾在皖東北和淮北領導一支地方抗日武裝的中共黨員,1939年在一次戰鬥中捐軀。養父對江澤民後來走上職業革命家道路,産生了重大影響。

  求學兩地

  相對於革命而言,江澤民在年少時顯然更偏重科學。他的理科成績非常好。1943年夏天,17歲的江澤民進入南京中央大學工科機電係讀書。也是在這一年,他開始參加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

  兩年後日本投降,1945年深秋,南京中央大學和交通大學的重慶、上海校園正式合併,新校區設在上海的徐家匯地區,就是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學。江澤民從南京來到上海,完成最後兩年的學業。

  江澤民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在上海交大,他並沒有被全新的環境壓抑個性。學習之餘,他仍表現出對文藝的強烈偏好,還擠時間看了美國電影《亂世佳人》和《魂斷藍橋》。

  1946年,黨在上海設立第一個辦事處後僅一個月,江澤民經同學、地下黨員王嘉猷介紹,秘密加入了共産黨。那時他剛剛20歲。當時參加上海共産黨地下組織的青年,還有18歲的錢其琛和21歲的喬石。

  入黨後,江澤民參加了共産黨組織的活動。同學回憶,他在活動中表現了自己特殊的才華,“當時人稱江澤民是‘指揮家’,因為人們常常看到他在鋼琴上敲打,俯身二胡拉唱,或者為抗議人群的高歌猛進做即興指揮。”

  1947年初,上海交大師生發動的護校運動,成為全國學生反對國民黨政府運動的高潮的前奏。運動後,江澤民奉命掩護幾位暴露了身份的地下工作者。

  由於家學深厚,江澤民愛好十分廣博,因此在大學得“江博士”雅號。在畢業紀念冊上,同學們留言:博士自幼即聰慧異常,在校成績,每列前茅,尤長數學,為全級冠,遇友熱心誠懇,處事迅速果斷,恃相對論,每辯必勝,創三曲線,得博士銜;平昔愛好運動,長單杠,善短跑,近則喜賦詞彈曲,儼然“江大爺”矣。

  江澤民的語言功底也應是在交大打下的。資料顯示,他能夠運用英文、俄文、羅馬尼亞文,還粗通德語和日語。憑其嫻熟的英語,江澤民日後留給人們的印象還包括,會見外賓時,他常用外語表達觀點,他向美國聽眾背誦林肯的演講,他是馬克吐溫小説的愛好者,他能熟練背誦《哈姆雷特》中的片段和雪萊的《西風頌》詩句。

  美國僑報曾經評論:從來沒有一位中國元首如此精通外語。江澤民在主政年代裏,頻頻展開大國外交,用英文、俄文、日文熟練地與西方政治家們交談,鼎力推動新大國政治。

  為政起步

  上海解放後,江澤民憑藉其名校習得的工程學技術,歷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副工程師、工務科科長兼動力車間主任、廠黨支部書記、第一副廠長,上海制皂廠第一副廠長。

  1949年底,江澤民和戀人王冶坪結婚。王冶坪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性格內向,為人低調。媒體報道,“他們之間從小就産生了一份純潔的感情”。

  江澤民在上海制皂廠的出色表現,深得制皂廠上級、時任華東工業部部長、36歲的汪道涵器重。1952年,汪道涵赴北京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時,江澤民調任一機部所屬上海第二設計分局電氣專業科科長。

  1955年,江澤民前往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學習。這是江澤民第一次走出國門,那一年他29歲,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1952年,長子江綿恒出生,兩年後,又有了二子江綿康。

  一年後回國的江澤民被調往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先後任動力處副處長、副總動力師、動力分廠廠長。曾經和江澤民共事過的朱槐之回憶,“他從不拖泥帶水,每次都是十分果斷地處理問題,而且工作上一絲不茍,很有魄力,在職工中威信很高。我46歲才結婚,業餘很清閒,就經常到江澤民家坐坐,他和家裏人都很熱情、隨和。”

  6年長春歲月後,江澤民從1962年至1980年的18年,都是在一機部度過的。他歷任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機部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代理黨委書記,一機部外事局副局長、局長。

  “文革”風暴最疾之時,江澤民在武漢度過。幸運的是,他沒有受到太多精神和肉體上的傷害。

  武漢歲月給江澤民留下了深深印記。他在2003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深情回憶,“每天傍晚5點多,我都一個人到東湖游泳,我的游泳水平是在東湖練出來的。”

  1980年,江澤民離開武漢回到京城。之後5年,他不斷被委以重任。

  作為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他參與了經濟特區的建設。面對當時深圳的一片荒野,他明確提出:“經濟特區各項建設的起點要高,不要沿襲傳統體制。”

  1982年後,江澤民出任電子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部長、黨組書記。1985年,江澤民再赴上海,出任上海市市長。這是其政治生涯中的濃重一筆。

  執政上海

  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是剛剛任職一個月的芮杏文。中央決定調江澤民出任上海市市長,據説,除了黨內元老的慧眼力薦外,另外一個原因是考慮到江澤民本人在上海的工作經歷以及他對工業管理的在行。

  上海工作期間,江澤民帶給上海的最大改變,莫過於解決這個巨大城市落後的市政建設和住房問題。他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制訂通過國際融資方式改造市政設施的方案,籌集30多億美元興建地鐵、南浦大橋、河流污水治理、飛機場擴建和新增程控電話等重大工程項目。

  一位美國CNN記者回憶,他第一次採訪江澤民是在1980年代,當時擔任上海市市長的江澤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解決1000萬市民的住房問題。1987年,江澤民向來上海視察的中央領導彙報工作時,心情沉重地説,“當我們在車站上、車廂裏看到擁擠不堪的人群時,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在簡陋甚至危險的教室裏上課,數萬名幼兒入托困難使年輕父母愁雲不展時,當我們了解到全市有兩萬名職工上下班路上要花費4小時以上的時間,當一場暴雨使11萬戶居民家中進水時,心裏就感到深深的不安。”

  上海市民至今記憶深刻的畫面是,1988年8月,當時已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和市長朱鎔基一道,冒著酷暑為上海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奠基。

  不到一年,江澤民就被中央緊急調回北京。在1989年6月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年11月,出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離開了上海的江澤民,把這片與他有深厚淵源的土地留給了繼任者朱鎔基管理,而自己去迎接時代賦予他的更為巨大的挑戰。(趙淩)

熱詞:

  • 江澤民
  • 1980年
  • 1933年
  • 總書記
  • 二十一條
  • 魂斷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