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解讀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應該降稅負增福利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5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繁忙的上海洋山深水港。新華社記者 陳飛攝

  山東省沂源縣南魯山鎮陳家山村的農民在收穫成熟的穀子。趙東山攝(新華社發)

居民在河南洛陽市西工區014社區蔬菜直銷點買菜。張光輝攝(新華社發)

  穩中求進

  本報記者 葉曉楠

  全球市場形勢嚴峻 國內經濟矛盾糾結

  穩增長列為明年首要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推動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對此,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在明年的政策中又應該如何把握?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

  在“穩”的基礎上求“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對本報記者分析説,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國經濟的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經濟繼續高速增長。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的壓力和物價上漲的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金融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經濟還沒有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同時,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他説,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複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大大增加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難度。因此,明年的宏觀經濟工作的主基調是“穩中求進”。

  “進”是要求有質量的增長

  沈驥如表示,明年要“穩”字當頭,確保我國經濟保持穩定的增長。在“穩”字當頭的同時,我們還要“進”,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穩’,包括多層含義,如要穩大局,要協調國際國內格局不變;要穩政策,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要穩增長,要保持穩定增長的格局,使經濟不大起大落等眾多方面。總之是要使中國經濟的長遠預期穩定,要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不要簡單糾結于漲與落之間。”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本報記者説,“同樣,‘進’字也需要正確理解,是‘進’而不是‘漲’,這就需要有突破性的、有質量的增長。”

  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那麼,怎樣才能穩中求進呢?

  “要實現‘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沈驥如説,“而‘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我國GDP的質量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各級政府的業績觀念,改變盲目追求高GDP的錯誤傾向。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改善民生,要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張茉楠指出,當前,我們一定要在穩中求進的基調下關注經濟的增長,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可能要超過速度的增長,要通過內生動力的增長來推動經濟增長,只有包括産業結構、人才結構、需求結構、要素結構等的全方位升級,才能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穩健的貨幣政策

  本報記者 周小苑

  仍是穩健表述 內涵又有不同

  貨幣供應或呈中性偏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仍為“穩健”兩字。其實,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出,2011年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好流動性總閘門。一年之後,同為“穩”字,但意義卻有所不同。

  基調為何仍為“穩”

  中央明確指出,明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只是將此前提出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的表述改變為“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表述上有何變化,宏觀政策的主基調都是一樣的,即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定的貨幣政策,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他分析,“穩增長”的經濟目標有三個:第一是要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第二,要兼顧改變經濟結構和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第三,要有前瞻性,以防越來越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實現三個主要的經濟目標,這一點2011年和2012年的情況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中央提出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定貨幣政策相搭配的政策是不會改變的。”趙錫軍説。

  兩個“穩健”意義不同

  雖然中央一再強調“穩”,卻不再將“控通脹”放在突出位置,將此前提出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的表述改變為“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著力強調擴大內需,更加有預見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之所以要強調‘穩’字當頭,就是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比2011年要複雜得多。”趙錫軍分析,比如歐債危機的發展和演變、美國大選以及國內經濟存在的潛在風險爆發等,諸多可能出現的新情況都是我們需要應對的,因此也更加需要我們及時地發現問題,進行宏觀政策的微調。

  趙錫軍強調,穩定的前提下中央強調“前瞻性”,這不是政策的根本變化,而是對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微調,以保持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穩增長更加突出

  儘管基調同為“穩健”,但分析人士認為,與今年多次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同,明年的貨幣政策實際操作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而呈現中性偏松的格局。

  具體而言,明年的流動性情況很可能比今年有所好轉。趙錫軍分析,明年由於貿易順差大的收窄和資本流入的縮小,外匯佔款投入不會向今年這麼多這麼快了,但採取措施保持資金流動性也成為新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認為,明年貨幣政策需更多地預防一些潛在風險和變化導致的大幅波動,如地方融資平臺及房地産等。

  調整結構

  本報記者 葉曉楠

  經濟全速運行 結構難以調整

  絕不能喪失這輪調結構好時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對此,我們應該怎麼理解?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

  當前是調結構的好時機

  “中國經濟的增速還在9%以上。9%以上是比較高的速度,我們過去習慣於兩位數的增速,其實這不是常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增速回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本報記者説:“事實上,當前正是調結構的好時機,我們看到,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加快結構調整,在為新一輪增長做準備,為中國經濟的長遠著想,我們絕不能喪失這次調整經濟結構的好時機。”

  張茉楠進一步指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些深層次矛盾需要解決。

  “經濟結構調整這個任務,已經被十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不斷重申了,可見這一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對本報記者説,“如果經濟的發動機以全速運轉,甚至過熱運轉,經濟結構就無法調整。因此,已經連續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GDP的增長速度定為8%。但是,各地地方政府的GDP衝動總是推高了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結果,大多數年份,都使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保持在9%以上,這顯然不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明年,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我國主要貿易夥伴需求增長放慢甚至下滑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將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環境。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國經濟發展過分依賴投資、礦産資源和能源,過分依賴出口,造成了對外部資源需求的猛增、貿易摩擦和環境的污染,因此是不可持續的。調整經濟結構,就是要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

  應落實好各項調結構政策

  沈驥如認為,明年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應該是繼續調整國民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從過去依賴投資、出口、消費的力量順序,轉變到以內需、投資、出口均衡拉動經濟增長的合理順序上來。為此,要加強以新興産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的發展,調整、壓縮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行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動文化産業和其他第三産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加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要改革不合理的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社會福利,堅持穩定物價的各種努力,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等。

  張茉楠指出,應該注重既有各項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政策的落實。

  “我們看到,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推進調結構的各項舉措,如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推動産業佈局合理化等內容,均涵蓋了對過去出臺的一些調結構政策的重申和細化落實的內容,對此應該高度關注。”張茉楠説。

  此外,張茉楠認為,當前還應該特別關注企業的轉型。

  實體經濟

  本報記者 周小苑

  防範虛擬經濟風險 建立內需驅動模式

  發展實體經濟受到突出強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是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新變化,實現我國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的重要基礎。

  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複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正是由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經濟體虛擬經濟發展過快,脫離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金融業本應服務於實體經濟,但是金融業過度膨脹導致了當前的金融危機,這個教訓我們要吸取,實體經濟的發展才是根本,這個不能動搖。

  “由於國外形勢複雜多變,中國實體經濟目前遭遇了一些困難”,徐洪才表示,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下滑,雖然還在一定合理範圍內,但是也存在下滑速度可能過快的擔憂。因此,我們必須堅定發展實體經濟,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導致經濟的不穩定,避免使就業、收入、社會穩定都受到影響。

  始終堅持發展實體經濟

  儘管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但是會議同時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加強風險評估,及早準備預案,及時採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種風險。

  “我們應當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不動搖,使我國經濟得到平穩較快的發展,才能解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徐洪才認為,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就需要把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十二五”期間經濟發展的主線。只有實體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經濟未來十年、二十年平穩可持續的發展才能得到保證。

  建立內需驅動發展模式

  為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就要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會議指出,要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切實辦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發展的包容性。

  對此,徐洪才表示,當前我國過於依賴外需的發展方式要向增加內需逐漸轉變,而以往通過高投資來拉動內需的增長方式也是不可持續的。為了刺激內需,就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就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通過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來促進消費,從而建立起內需驅動的、內增型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以減少外部依賴和外部風險對我們的衝擊。

  提高收入

  本報記者 梁傑

  提高報酬完善分配 降低稅負增加福利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為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為一個關鍵詞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邁向發達社會的發展重點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段文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一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並把它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之一,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國收入分配製度的不完善,已經成為制約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的一個關鍵因素。居民收入大部分來自於勞動收入,反映勞動收入的職工工資總額在GDP中的比重處於下降態勢,從1980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11.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實際上是從分配製度的層面上,找到了擴大內需的突破口。同時,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利寧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等收入階層是經濟社會發展最有活力的階層。是整個社會結構中承上啟下的階層,是社會的支柱階層。中國社會結構向橄欖形結構過渡的過程,就是一個做強做大的大國經濟發展戰略實現的過程。所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它是任何一個邁向發達社會的經濟發展戰略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其次,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更加注重擴大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需要。我國這些年投資的倍數效應主要源自於投資尤其是政府花費型為主導的投資,而居民消費所起的作用相對不足。要轉變到擴大內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核心就是要轉變到以中等收入者為主力的居民消費上來。

  再次,中等收入者,他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所有産業領域內的中堅力量。而且他們的素質還更多地表現在他們的社會意識更加獨立,這也是對國家文化發展和政治改革進程最有影響力的階層。更加與時俱進的文化和政治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必要的戰略支撐。

  怎樣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有效地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建設民富國強的和諧社會?

  張利寧説,首先要依靠市場機制。這有幾個方面。一是推進我國的産業門類的擴大和升級,為人們提供中等收入存在和發展的戰場。二是以更加注重技術創新自主創新來提高我國經濟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是高素質為主體的中等收入者的大舞臺。

  他還認為,另一方面,要在收入的二次分配上,財政政策上應該給以考慮,使他們的家庭財力更充實,更有安全感。如,降低稅負,醫療教育養老等福利政策落到實處。

  段文斌認為,重點應該在於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大量低收入者進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為此“提高兩個比重”和“實現兩個同步”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同步。

熱詞:

  • 中等收入者比重
  • 實體經濟
  • 段文斌
  • 上海洋山深水港
  • 中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