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電影書寫産業化傳奇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4日 2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狼來了”到“與狼共舞” 中國電影書寫産業化傳奇

  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即將於16日上映,以6億元人民幣投資再次改寫華語電影投資紀錄。這部中國式大片吸引好萊塢一線明星加盟、全球頂級特效團隊幕後操刀、聖誕檔期在北美主流商業院線同步上映,成為國産電影走向國際大片的重要試水。

  9年前,同樣是張藝謀執導的《英雄》上映,這部中國當年投資最高的電影首次票房過億,開創中國電影商業化之路。而那一年,正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週年之際。10年間,從“狼來了”到“與狼共舞”,中國電影書寫了産業化傳奇。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承諾“將在現在每年進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礎上提高到20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告訴中新社記者,這給了中國電影破釜沉舟進行改革的外部壓力。10年後,電影成為了中國文化産業改革中最徹底、成效最明顯的領域,“狼來了”的壓力功不可沒。

  事實上,中國電影機制改革早在1993年就已經啟動,承擔影片進口業務的中影公司在1994年初接到“每年進口10部外國影片”的硬性任務。在引進分賬大片的頭幾年,10部大片佔據中國電影市場近80%的票房。尹鴻説,實事求是地講,引進分賬電影不是引狼入室,而是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中國電影,“那時觀影人數以每年30%遞減,影院都快關門了,引進分賬影片後的第二年,中國電影出現了當時近10年的第一次回暖”。

  加入WTO後,中國電影走上快速産業化之路。廣電總局資料顯示,自2003年全面推進電影産業化以來,國産電影從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年票房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人民幣增至2010年的超過百億,增速全球第一,票房擠進全球前10。2004年開始,國産影片票房首次超過進口大片,以後年年如此。

  尹鴻説,回顧“入世”10年,有幾件大事不得不提:

  一是2002年《英雄》開創了大製作、大導演、大明星、大宣傳的“中國大片”模式。

  二是2004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正式生效。協議生效的第二年,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就達到30部。如今,香港與內地明星共同撐起了中國電影的票房。

  三是第一個電影娛樂業公司的上市。華誼兄弟的上市標誌著電影融資開闢了一個新領域。

  四是3D電影的興起。2009年以《阿凡達》為代表的好萊塢3D大片讓人們看到了技術的無限可能。一部電影破24億美元的票房神話,也帶動了中國電影的3D嘗試。

熱詞:

  • 中國電影
  • 電影票房
  • 傳奇
  • 與狼共舞
  • 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