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入世十年中國旅遊與世界全面接軌 將迎發展黃金期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0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被看做奢侈品的東西,如今越來越多地成了快消品;曾在繁華區也難得一遇的老外,如今卻常常出現在北京郊區某些小村子裏大口吃侉燉魚;出差或旅遊能享受的便捷服務越來越多,舒適的星級飯店也越來越有家或超越家的舒適……也許很少有人會立即將這些與“加入WTO”聯絡起來,但其中的聯絡確是千絲萬縷的。

  旅遊業作為服務貿易領域的重要行業,是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入世十年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路徑,就是逐步與世界接軌的路徑。

  如果單從最初入世談判的具體內容看,旅遊業的開放主要是針對飯店和旅行社領域。開放的直接結果,就是在中國城市的街頭,洲際、雅高、喜達屋、希爾頓等世界頂級酒店集團旗下的各檔次品牌酒店紛紛開業。為適應入世,我國將“涉外飯店星級標準”修訂為“飯店星級標準”,把旅遊飯店的統計對象由原來的“涉外飯店”修改為“星級飯店”,同時這也實現了我國飯店統計口徑與世界旅遊業的接軌。

  在旅行社領域,我國如期兌現了降低註冊資本的承諾,兌現了允許外資設立控股旅行社的承諾和允許外資設立獨資旅行社的承諾。尤其是在2010年8月29日,國家旅遊局和商務部聯合發佈《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試點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監管暫行辦法》,批准中旅途易、國旅運通、交通公社新紀元三家中外合資旅行社經營出境遊。這不僅帶來了國外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和強大的産品研發能力,同時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元化的選擇。而這對於中國旅行社來講,意味著提高服務水平的挑戰和機會並存。

  十年前,除知名景區能見到老外的身影,其他地方很難出現外國遊客,而國人出境旅遊也不便捷。而現在,即便是三四線城市的郊區,只要有點“名勝古跡”,高鼻子藍眼睛的老外也常光臨。出國旅遊雖不屬於中國入世承諾的開放內容,但事實上社會經濟法律環境的改善,既便利了外國人來華旅遊,也方便了中國人出國旅遊。

  一組數字比較有説服力:2001年,中國公民出境遊目的地有18個(含港澳),出境旅遊人數1213萬人次,現在我國公民自費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到141個,正式實施開放的旅遊目的地達到110個,2010年出境旅遊人數5739萬人次,預計2011年出境旅遊人數為6500萬人次;2001年全國旅遊業的總收入是4955億,而最新的2010年數據為1.57萬億。同時整個“十一五”期間,我國躍居全球第四大入境遊接待國和亞洲第一大出境遊客源國,居民人均出遊率達1.5次,旅遊直接就業達1350萬人,旅遊消費對社會消費的貢獻超過10%。

  旅遊業作為關聯性、依託性很強的行業,享受了入世的諸多好處。除旅遊行業自身開放帶來的獲利,還有來自於各行業逐步兌現開放承諾並履行世貿規則帶來的“紅利”。尤其是2009年11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即4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標誌著旅遊業融入國家戰略體系。

  不過歸根結底,入世後受益最大的還是遊客。從十年前的出國“走馬觀花”到如今的海島“純休閒”;從老生常談的“新馬泰”到如今在東歐、中非甚至南北極“品質遊”;從因公、商務為主導到目前下至小學生上至老人隨意出遊……出國遊玩已從奢侈品變為了快消品,普通家庭有了享受入世後在出遊選擇上的極大空間。

  可以預見,只要繼續擴大開放,下個十年將是中國旅遊業發展的黃金階段。內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外有各外資企業的不斷注入,中外企業的各自競爭優勢將會逐步展現。已有的研究預測:2020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50億人次,入境旅遊將達到1.8億人次,出境旅遊人數將達到1.5億人次。但在我看來,隨著入世的進一步深入,中國旅遊業和世界更全面地融合,到時也許會出現一組更令人驚嘆的數字。(鐘暉)

熱詞:

  • 旅遊目的地
  • 旅遊消費
  • 旅遊行業
  • 旅遊飯店
  • 出境旅遊
  • 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