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入世10年中國受困貿易保護主義 遭調查超600次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至201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滿十年。中國剛加入WTO之時,許多人也許並未意識到中國在未來給世界貿易帶的來巨大變化,而今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需要中國。中新網財經頻道就此推出系列稿件,從中國企業“走出去”、民企發展增速、跨國公司在華十年變遷等角度,為讀者解析入世十年中國的經濟如何飛速跨越式發展,及展望未來十年如何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邁向新的征程。

  中新網12月8日電(財經頻道 陳璞)入世10年,國際市場逐漸向中國降低準入門檻,但是面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展開猛烈攻勢,各國也在中國外貿企業加速前進的道路上頻頻設置著“路障”。

  對華貿易摩擦頻發的背後,是中國作為貿易大國崛起的事實。

  1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今年舉行的第四屆中國開放論壇上表示,入世至今我國對外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的出口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出口也比入世前增長了4倍。

  但是與此同時,我國出口産品遭遇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調查、特保措施調查、反規避、反壟斷、美國337調查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等也越來越多。據商務部統計,自入世至2010年底,中國受到貿易救濟調查共692起,涉及總額約400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企業所遭遇的貿易摩擦無論是案件數量還是案件類型、涉案金額,都逐年大幅度增加。2009年,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數目超百起、案值約120億美元,兩者皆比2008年翻了一番。2011年5月18日,我國商務部網站甚至在一天之內就刊登了三起歐盟對華發起的貿易摩擦案件。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作用下,中國不僅連續16年成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並且連續5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外國企業競爭不利歸罪中資企業

  高稅率等敗訴懲罰逼迫企業退出國外市場

  中國出口貿易摩擦爆髮式增長的同時,國內企業也遭受了高稅率等敗訴懲罰。

  2010年6月,歐盟對原産于中國的瓷磚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涉案金額超過3.2億美元,幾乎所有國內知名陶瓷企業均有涉案,其中八成以上為佛山陶企,被稱為“史上最大”的歐盟對華瓷磚反傾銷案。

  今年9月,歐盟公佈終裁結果,終裁稅率是69.7%,將實施5年。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結果比初裁的73%僅下降3點多,對陶企來説仍然是重創。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藍衛兵分析指出,受高稅率影響,中低端中國瓷磚産品將在歐盟市場“絕跡”。而這一裁決結果不僅對中國瓷磚出口歐盟産生直接影響,還可能會産生“骨牌效應”,使得更多國家對華瓷磚提出反傾銷立案。

  而自歐盟反傾銷案後,目前韓國、阿根廷、秘魯都已相繼啟動了對華瓷磚反傾銷調查。這也意味著中國陶企或將失去更多的國外市場。

  當前,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也成為各國貿易保護的新手段。

  2009年4月,美國7家鋼鐵企業和相關工會組織就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以保護本國就業為由,要求對原産于中國的油井管産品進行“雙反”調查。

  2009年,美國商務部對自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以中國油井管存在政府補貼因此在美國銷量大幅增長為由,決定對相關産品實施10.36%~15.78%的反補貼關稅制裁。 除了反補貼外,美國商務部還對中國油井管作出了反傾銷終裁,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徵收29.94%~99.14%的反傾銷稅。

  這起案件涉案金額約27億美元,是迄今為止美國對華貿易制裁最大的案件,也是奧巴馬政府上臺後,第一起針對中國的“雙反”案。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隨即指出,美國國內産業將金融危機導致的産業困難歸罪于進口産品,借機尋求貿易救濟保護,盲目指控進口産品存在傾銷或者補貼。無視金融危機這一導致産業困難的根本原因,認定中國油井管産品對美産業造成損害是不顧事實的錯誤做法。

  今年10月,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World和其他6家匿名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産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貿易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並徵收超過100%的反傾銷關稅。美國因此再次向中國企業發起“雙反”調查,這也是近年來美國首度在新能源領域計劃對中國企業發起“雙反”調查。

  目前,14家企業現已進行聯合抗辯,雖然抗辯是否成功商務定論,但為了抵制美國“雙反”調查,目前我國商務部也給予了有力“回擊”,決定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表示,如果調查結果認定上述政策措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構成貿易壁壘,商務部可採取相應措施,如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逾三成出口企業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

  僅2010年損失600億美元

  除了關稅,技術性貿易壁壘也是當前很多國家實施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國的“337調查”即屬技術性貿易壁壘之列。

  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以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發起調查並採取制裁措施。由於其所依據的是《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的規定,因此,此類調查一般稱為“337調查”。該調查針對的是為進口産品侵犯美國知識産權的行為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中國則是美國337調查的主要對象。

  有專家認為,美國越來越關注中國的知識産權保護問題,這更多的是出於維護其自身利益的考慮。一方面,美國把知識産權保護當成“矛”, 使其擁有知識産權的大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能夠獲得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也把知識産權當成“盾”,對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設置壁壘。

  此外,比如歐盟rhos指令、epu指令、reach法規;日本農産品有毒有害物質肯定列表制度等,客觀上也提高了進口産品準入門檻。

  事實上,國際貿易中特別是發達國家對商品的技術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或政府採購對供應商提出衛生、安全、環保、社會責任和質量體系等國際認證要求。但目前國內許多出口産品的技術標準不高,國際認證不齊備,這都造成了很多企業難以突破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甚至是環境壁壘和社會壁壘。

  根據質檢總局公佈的“2010年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中國出口企業影響調查情況”顯示,在隨機抽取的2598家出口企業調查中,就有31.74%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年出口貿易直接損失582.41億美元,佔同期出口額的3.69%。

  從國家和地區來看,對中國企業出口影響較大的前四位分別是歐盟、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分別佔直接損失總額的37.32%、27.02%、6.10%和5.73%。

熱詞:

  • 社會壁壘
  • rhos
  • SolarWorld
  • 貿易保護主義
  • 貿易摩擦
  • 貿易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