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樹立“鄰里自覺”意識 構建新型鄰里關係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05: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鄭小嘩繪

  發放鄰里親情卡,舉辦樓棟談心會,品嘗巧手主婦的“百家宴”,為小區的長壽老人送上“百歲壽誕”,開通“好鄰居博客群”……日前,形式多樣的“鄰居節”在全國各地競相舉辦,給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不少暖意。

  但熱鬧過後,很多人發現鄰里關係並沒有太大的改善,雖然同住一個小區乃至一個單元樓,“相見不相識”的狀況仍很普遍。

  1.

  鄰居變成陌生人

  ——鄰里關係成為大城市社會關係中缺失的一環

  “隔壁的鄰居姓什麼、從事什麼工作?不知道!樓上樓下的鄰居,那就更不清楚了。臉熟的在電梯裏碰到點個頭,更多的連招呼都不打,見你進電梯了就扭頭看別處,或者用警惕的目光上下打量你一番。”提到鄰里關係,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某高檔小區的沈寧深有感觸。搬到這個小區三四年了,除了同住一個小區的好朋友和兒子的幼兒園小夥伴,沈寧基本不認識什麼鄰居,更談不上深入的交往了。

  一方面感慨鄰里關係淡漠,一方面沈寧也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要認識小區裏的鄰居呢?我的日常生活裏有同學、同事、好友,好像沒有什麼和鄰居交往的必要吧!”沈寧今年34歲,是一家專業網絡社區——股社區的創始人。“我在虛擬空間裏可以通過跟帖、發帖和陌生人交流,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主動和陌生的鄰居攀談吧,第一不知道為什麼要跟鄰居聊天,第二不知道該談點啥。”

  沈寧告訴記者,他小時候住在大學的宿舍樓裏,周圍的鄰居都是父母的同事,彼此之間走動得很多。現在住進了商品房,周圍住的全是陌生人,其中許多人還是租房子住的,流動性很強,今天搬進來,過幾個月就搬走了,一點信任感都沒有,怎麼交往?

  河北人張阿姨退休後曾來北京和女兒女婿同住,但不到一個月就吵著要回老家。“鄰居一個都不認識,每天做完家務就是看電視,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我有次買菜回家時扭傷了腳,一瘸一拐,又拎著好幾袋東西,特別希望有人幫一下,可小區裏來來往往的鄰居沒有一個停下來幫忙的。也不怪人家,都不認識嘛,憑什麼要幫你?”張阿姨自嘲地説。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4509人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鄰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認識”自己的鄰居。調查中,34.8%的人表示跟鄰居“沒有相處活動”,80.9%的人感覺與10年前相比,當下的鄰里關係越來越冷漠了。

  此外,由於裝修、噪音、出租房屋、養狗等因素,鄰里關係還出現了急劇惡化的狀況。

  “樓上鄰居把3居室的房子分隔成十幾個小房間出租,我在家裏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聽到有人走路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在海淀區一所高校任教的徐女士對此苦不堪言,和鄰居溝通了幾次都沒結果,還把關係搞僵了,最終驚動了居委會、社區民警來調解。

  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希紅告訴記者,單元樓裏住戶的關係不太融洽。“有的人垃圾就放門口,發臭了也不扔;還有的人喜歡養狗,大狗不拴起來還隨地大小便。”希紅説,小區裏因為養狗引起的糾紛很多,有一次幾個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被衝過來的大狗嚇壞了,養狗的人不僅不道歉,還抱怨他們呆的地方不對,兩撥人為此差點打起來。

  2.

  樓高了,溫情為啥少了

  ——鄰里關係改變與我國城市化進程及住房體制改革密切相關

  “我特別懷念小時候的鄰里關係,那時是真正的‘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間不僅彼此關係好,連誰家有幾個重要的親戚都知道。有時候親戚來了,主人卻不在家,鄰居都會把親戚讓到自己家好好招待。”北京市民袁女士説,“按説那時誰家經濟條件都不寬裕,糧食要憑票供應。可街坊鄰居們互相幫助扶持,和睦得像一家人,誰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給別人家送點兒。”袁女士很感慨,現在生活寬裕了,住上了高樓、住進了大房子,怎麼反而體會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了?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表示,鄰里關係發生變化與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及住房體制改革密切相關。“最近的二三十年是中國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的範圍大大擴張,許多郊區、農村變為了城市,人口流動性也大為增強。城市社區的擴張形成了匿名性社會,這與傳統的單位宿舍、四合院、鄉村不同,鄰里關係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確實疏遠了。”

  李強介紹説,傳統的城市社區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單位制社區,人們的工作、生活都是一種單位化的關係;一種是街道居委會,將那些不在單位體制內的居民全方位組織起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的住房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城市居民住房由公有制向私有化、市場化轉變,單位制開始解體,很多城市社區重新構建。

  “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較大,大多數人都住在密集的樓房裏,這種居住關係本身就容易引發矛盾。比如説不同人家之間僅隔了一堵墻,漏水了、墻壞了,誰來修?誰出錢?”李強説,住房體制改革之前,房屋由國家或單位擁有,管理、維修等工作都由單位或居委會負責,個人之間沒有經濟利益糾紛;現在人們居住的大多是商品房,既有私人空間,也有公共空間,房主和物業公司成為所有者和受雇者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産生了雇傭經濟利益,成為一種市場關係,因此社區關係不像過去那樣容易管理。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王穎介紹説,我國自古就很重視鄰里關係,由鄰居組成的社區是最基層的管理組織,如西漢時期的“鄉里制”、唐朝的“坊裏制”、清末的“保甲制”、新中國成立後的“街居制”等。而現在,“現代城市住房的佈局設計,在空間上阻隔了人們的密切交往。加上單元房功能齊全,電話、電視、電腦等媒體的普及,使現代休閒方式多樣化,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這些都減少了鄰里互動。”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唐忠新則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很少有時間和機會進行深入的溝通,再加上城市服務業水平不斷提高,以前左鄰右舍經常要互相幫助,現在有物業公司、家政公司等提供服務,也減少了鄰居交往。

  3.

  社會發展呼喚新型鄰里關係

  ——如果整個社會是一種分散的、原子化的組織形式,居民互相不認識、不熟悉,那麼這個社會很難治理

  “鄰里關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關係。這是因為人首要的關係是家庭,但家庭不是懸在空中,而是存在於社區中的。在社區裏生活,最基層的關係就是鄰里關係。把鄰里關係搞好就意味著社區是和諧的。社區和諧,那社會就和諧了。”李強告訴記者,如果整個社會是一種分散的、原子化的組織形式,居民互相不認識、不熟悉,那麼這個社會很難治理。他介紹説,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構建新型鄰里關係,如英國曾專門提倡“鄰里運動”,就是讓人們建立和諧的、互相關心的、熟悉的、幫助的關係。

  “時代在變化,我們永遠回不到傳統的鄰里關係。”唐忠新告訴記者,既要看到鄰里關係日漸疏遠的現實,也要看到城市化、現代化為構建新型鄰里關係提供的內在動力與客觀需求。“買房子時樓道、小區綠地等就是公共生活的空間,是公共的財産,每一個業主都是公共財産的所有者,物業管理的情況下大家享受的是有償服務;再如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左鄰右舍用的是同一根電纜電線、同一個暖氣管道,鄰里間成了新的經濟共同體的成員,這就意味著要構建新型的鄰里關係。”

  此外,現代社會人口老齡化、家庭功能弱化,客觀上需要鄰里互助,鄰里具有區位相近的自然優勢。唐忠新説,人們既需要發展熟人基礎上的睦鄰關係,更需要倡導陌生人之間的“鄰里自覺”。“傳統鄰里關係的特點是‘互動、互信又互擾’,這不符合現代化社會的要求,應構建‘互動互信不互擾’的新型鄰里關係,可以用這麼幾句話來概括:‘儘管我們不熟悉但我願意幫助你’,‘儘管我們不熟悉但我沒有忘記你’,‘如果你願意,我想認識你’。”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城市和社區都在為改善鄰里關係、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做出努力。據統計,我國已有十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百個城市開展了鄰居節活動,其中既有重慶、杭州、石家莊等城市主辦的,也有社區、街道等小範圍組織的。

  每天清晨,在北京市朝陽區珠江羅馬嘉園小區的中心廣場上,都有幾十位老人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剛搬進來的時候誰也不認識,可通過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各種活動,認識了不少志趣相投的鄰居。現在,我也是小區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了。”60多歲的居民柴大媽高興地説。羅馬嘉園社區居委會主任劉鳳仙告訴記者,羅馬嘉園是一個較新的小區,共有居民5800多人。由於居民來自全國各地,彼此都不了解熟悉。居委會首先從熟悉居民開始,認真挖掘他們當中的文體愛好者,挑選有威信、素質高的人擔當文體隊長。但居委會副主任田潔坦言,缺經費、沒場地、人員流動性強、年輕人參與度不夠是他們面臨的突出問題。

  4.

  鼓勵社區居民自治

  ——社會管理創新,可從最基層的社區做起,以公民自治組織和社區的社會組織作為載體,構建新型鄰里關係

  李強認為,目前倡導的“社會管理創新”,可以從最基層的社區做起,鼓勵社區居民自治,提高居民參與度,以公民自治組織和社區的社會組織作為載體,來構建新型鄰里關係。“很多社會問題最早都發生在社區,比如黑心鴨是在作坊裏生産,如果居民都有自覺性、參與度,這些問題在社區裏就能發現、解決。”

  長期從事社區信息化研究的王穎則認為,新興的社區公共場域促使社區參與成為現實。“社區公共場域,就是社區各權力主體之間可以公開、平等、自由對話的場所。這個場所過去是大樹下、庭院裏等物理場所,但在信息時代下,卻由虛實雙重空間構成。社區網上論壇、QQ群是居民自由對話的空間,社區組織發現居民訴求、發現問題的空間;而線下的面對面互動和組織協調,則是使虛擬空間的公眾聲音産生實質結果。這兩個空間共同構成今天的社區公共場域,缺一不可。”

  王穎告訴記者,她曾經以浙江省寧波市“北岸琴森”小區的社區論壇為樣板追蹤研究,發現雖然這是一個虛擬空間,但討論卻都是實體社區中居民百姓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尤其是當社區居委會與居民共同成為小區論壇版主時,這個公共場域的作用就大大超過了傳統居民交流場所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領域,開始創建新社區“四位一體”的權力結構,即業主居民、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公司共同管理小區事務,鄰里關係變得和諧融洽。

  專家還建議,政府在社區的公共事務中承擔很大責任,如完善基礎設施、規劃社區資源配置、建立公共服務設施等。政府在社區建設中不能缺位,但也不能什麼都管,要發揮好引導作用。

  李強認為,法治是構建新型鄰里關係的基礎。陌生人社會裏的鄰里關係,需要法律規範來約束。如《物業管理條例》對物業和業主承擔的權利、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環境保護法》裏對噪音也有明文規定,飼養寵物要遵守相關的法規條文。“當然只有法也不行,法治和德治要並舉,要形成好的民風,必須有社區&&人熱心公益事業,公益組織也是維護社區和諧的重要力量。”

熱詞:

  • 鄰里關係
  • 鄰居節
  • 保甲制
  • 百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