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幣跌停引關注:匯率波動體現市場變化和需求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05: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北京12月7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342,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低。人民幣對美元7日開盤即下跌0.5%,連續第六個交易日觸及跌停,引起國際市場的高度關注。

  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轉淡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7日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持續低於官方設定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這表明匯率的近期波動完全是市場行為。近期匯率的劇烈波動,利大於弊。從長遠看,對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經濟是一件好事。

  劉利剛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短期內資本小幅流出導致人民幣匯率下跌。近期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央行用於對衝資本流入的外匯佔款出現下降,這表明短期內有資本小幅流出。

  二是近期美元重拾升勢。一部分資金基於市場因素,拋售人民幣資産買進美元資産,人民幣升值壓力明顯下降。

  三是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市場預計,人民幣升值的動力減少,看低人民幣匯率的資金佔了上風,從而導致人民幣匯率連續幾個交易日觸及央行設立的浮動空間下限。

  雙向波動可能成為未來趨勢

  除了歐債危機的因素,倫敦大學金融管理系孫來祥教授認為,造成人民幣匯率此輪下跌原因還有中國國內正在經歷的新一輪經濟調整,中國還採取了貨幣緊縮政策,堅持對房地産進行調控,這也引發了外界對人民幣匯率信心的短期下滑。但長遠來看,中國市場仍十分強勁,很有吸引力,長期來看人民幣也將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

  奧地利著名智庫、奧地利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和高級顧問亞歷山大克林伯格認為,市場短期賣家瞄準了中國,中國經濟有放緩趨勢,以及出現一定的“熱錢涌出”情況。同時,鋻於全球對美元需求增強,人民幣前幾個月經歷了高位,這次下跌,是正常的獲利回吐期。

  近日出現的波動可能表明,雙向波動將成為未來趨勢,甚至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從單向波動轉為雙向波動,意味著人民幣交易新紀元的開始。市場今後會加強人民幣的雙向波動預期,人民幣交易模式未來也會因此而有新變化。

  人民幣小幅走軟有利穩定經濟

  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一定幅度的走軟,有利於穩定出口,穩定經濟增速,中國的出口企業將是第一受益者。劉利剛説,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機制正在形成,這將迫使眾多企業和個人在匯率操作時更多考慮匯率風險,也將使人民幣匯率更富有彈性。還有分析認為,人民幣的這次波動,可能會促使跨境資本流動出現逆轉,減少投機資本涌入中國的積極性,大幅減緩國際熱錢流入的壓力,減少外匯佔款,有利於控制通貨膨脹。

  人民幣匯率波動也引起了對中國央行外匯儲備的關注。路透社的報道稱,中國央行外匯資産今年10月出現近8年來的首次下滑,由於歐債危機疑慮及全球經濟復蘇前景黯淡,引發避險情緒上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更願意持有外匯資産。若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行,央行外匯資産凈下降還可能發生。

  謝棟銘説,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的幅度會有所放緩,但從短期來看,到今年年底,波動還會繼續存在,跌停情況可能還會再次出現。目前市場存在對人民幣明年繼續波動的預期。由於中國央行可以通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來穩定市場,境內市場此輪受到的衝擊不大。但是中國央行無法干預境外市場,境外市場將受到較大影響。目前境外市場普遍希望中國央行對人民幣連續跌停給予一些解釋,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本報記者暨佩娟、于景浩、吳樂珺、吳雲)

熱詞:

  • 人民幣匯率
  • 人民幣升值壓力
  •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