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深圳:社工在民間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5日 1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防止被“行政化”,關乎深圳社工的“品牌價值”

  文/臧雷振《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湯耀國

  淩懷燕説到當初上街救助乞丐被扔石頭時,聞者色變。她是一個大眼睛、身材嬌小的年輕女孩,在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當社工。

  社工如今已是深圳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但在幾年前的深圳,目前全國其他許多地方,都還只是一個人們不太熟悉的名詞。

  2006年,部署和諧社會建設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因屬新要求,乏例可循,不少地方將社區幹部“就地轉化”,搖身成為社工。更有很多人,分不清社工與義工之別。

  社工,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社會救助、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領域的工作者,乃一項職業,需有專業水準。在西方發達國家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在社工方面再次承擔探路責任,2007年出臺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1個主干政策和相關的7個配套政策,迄今為止乃是國內最全面的社工制度框架文件之一。是年年底,《瞭望》新聞週刊曾對深圳社工進行專門報道。

  四年之後,本刊記者再訪深圳時,這裡已形成一支1500多人的專業人才隊伍,絕大多數為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面孔。

  淩懷燕即是其中之一。但她並非救助管理站的僱員,她的東家,是日月社會工作服務社,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

  這正體現深圳社工模式最核心之處。借鑒毗鄰的香港經驗,深圳社工採取民間化專業化操作,由政府向民間組織購買社工服務。“走一條‘小政府,大社會’之路。”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馬宏説,多年存在的官辦主導和專業化水平偏低問題不能再有。

  不過,面對專業社工和社工機構幾近空白的現實,深圳在推進之初仍不得不偏重政府之手,最初的社工機構由市民政局“呵護”成立。為快速打開局面,還採用崗位購買為主的辦法,即向社工機構按人頭購買,安排到用人單位工作,直到後來,才逐步向發達國家和地區經驗靠攏,轉向項目購買,如將社區服務中心委託給社工機構運營。

  “社工在國外是由下而上生長,在國內是政府強勢推動。”深圳市現代公益組織研究與評估中心執行副主任趙環説。

  一開始,深圳想兩三年內即做到五千人的社工規模,後來發現很難,沒那麼多合格的人才資源,於是降速,推遲到2015年實現。深圳市民政局社工處處長駱冰説,還是穩健一點好,寧缺勿濫。

  社工到來之後,本刊採訪的各用人單位均表示成效明顯。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站長付天躍説,以前對流浪乞討人員,靠執法人員去拉,很容易形成對抗。去年引來幾名社工,通過柔性關懷,情況起了變化。

  一開始也不順利。淩懷燕説,當初走上街頭之前,擔心會不會出什麼危險。後來發現,儘管被拋過石頭,但“只要尊重他們,他們很快就接納了我們”。社工們與流浪乞討人員聊天談心、派發藥品、集中過節,有受助人員淚流滿面地説:“我們第一次被尊重,感受到政府的溫暖。”

  幾個月工作下來,受助流浪乞討者“投桃報李”,大運會期間深圳主要的鬧市區、中心區看不到流浪乞討人員的蹤影。

  秉持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社工們培養起一些流浪乞討人員中的“領袖”當義工,自我管理,有的還在社工們幫助下找到了工作。

  深圳市婦聯幹部陳和香提起社工,也是讚不絕口。市婦聯以社工為主打造的“陽光家庭服務中心”,是深圳社工一個響噹噹的品牌,目前服務著23萬居民。

  在南山區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區,陽光家庭服務中心還于去年升級為社區服務中心,從婦女、兒童服務拓展至助老、助殘等,甚至還承接了街道外包的部分行政窗口服務。招商街道黨委書記黃立新説,有了社區服務中心,下一步可考慮撤銷作為行政機關延伸的社區工作站。

  一項四年多的探索,顯然不會太成熟。防止社工被“行政化”,是駱冰最警惕的問題之一。

  少數被派駐到機關單位工作的社工,被用人單位當成下級使用,幹著行政輔助的雜活。作為該項政府購買出資方,民政局對此不答應。駱冰説,經過評估,明年可能會有幾十個被行政化的社工撤回。

  當深圳還在考慮如何做大社工隊伍並提高這群年輕人的實務經驗時,來自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挖角”行動就已經開始了。

  據報道,今年廣東全省社工專業畢業生總計才500~600人,全部消化也難解“燃眉之需”;另一方面,社工專業畢業生轉業仍屬普遍現象,如中山大學2011屆社工專業40名畢業生無一走上社工崗位。

  “冰火兩重天”,關鍵因素之一為待遇。目前珠三角新入職正式社工月薪一般為三四千元,起點並不算太低,但很快就面臨天花板,幾年後若做到督導級也不過五六千元。按金錢標準,職業前景不樂觀。尤其是派駐到機關單位工作的,同工不同酬,在待遇方面往往淪為“二等員工”。

  “因人而異”看到有同行流失轉業,仍堅守這一事業的王娟倒是抱有一顆平常心,她是深圳花果山社區陽光家庭社區服務中心的督導,“入這一行前先要想清楚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熱詞:

  • 社工
  • 品牌價值
  • 冰火兩重天
  • 領袖
  • 挖角
  •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