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大曾勸復旦南開留"北約" 專家:應給考生更多自主權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5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12月5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道,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選擇“單飛”,不再參加去年成立的以北大為首的十三校聯盟“北約”,引發多方猜測。自主招生聯盟瓦解是否將從復旦、南開的離開開始?

  相關人士介紹,復旦和南開準備單飛之時,北大曾經多次勸説,甚至懇求“要退出明年再退。”不過也有駁不過北大的面子而留在北約聯盟的高校,武漢大學便是其中一所。

  據了解,復旦之所以如此堅決地退出,是因為其正在進行更大膽的高考改革探索,醞釀把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後進行,根據高考成績劃定一條面試線,再向面試者發放錄取意向,由考生自由決定是否前來報道。

  復旦南開不再聯考

  聯考也被稱為“小高考”,學生們反響不一,因此今年的聯考是否繼續,各方爭議不一,教育部也一直未給批復。

  此時,一顆重磅炸彈襲來!

  12月1日,南開大學宣佈退出“北約”,校方表示,在結盟聯考的形勢下,告別聯考轉而嘗試單獨組織考試,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但為了招到適合南開的學生,這種冒險是值得的。據介紹,該校明年自主招生最大的變化是希望招到“志趣相投”的學生。

  12月2日下午,復旦大學也正式宣佈不再參加“北約”聯考,並表示,自2012年起,在全國(江浙滬除外)試行“推優直選”自主選拔錄取試點生辦法,即由中學校長推薦優秀學生、大學綜合評價入學的一種人才選拔模式。復旦表示,希望通過綜合評價考生整個高中階段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表現,選拔出最適合復旦人才培養的優秀學生。

  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方明表示,試行“推優直選”辦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緩解大量考生趕考的壓力。他介紹,與往年相比,近年聯考平均錄取率為10%左右,去年復旦自主試點聯考板塊的實際錄取率低於2%,絕大部分學生都沒有享受到招生優惠政策,其實是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我們不再為了提高一分兩分的錄取線爭破頭,我們希望招收的是全面發展真正有潛力的‘讀書種子’。”復旦校方表示。

  聯考同盟走不遠?

  “華約”七校之一的上海交大招辦主任陶正蘇則表示,上海交大等七校聯考的機制經過三年的試驗與探索,從命題到組織考試,再到面試、預錄取,整個過程已變得越來越科學、規範。

  “華約”的目標是打造中國的SAT。美國的SAT考試在成立之初,就是由常春藤聯盟之間的名校進行探索,交大、清華等七校的“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簡稱AAA測試),命題、組織、閱卷和成績公佈由七校共同負責,AAA測試的命題主要體現了七所高水平大學對於人才選拔能力考查的共同要求,將重點考查學生在環境和情景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AAA測試的命題以現行中學教學大綱為參照,難度略高於高考,但不以超出中學大綱的知識為主要考察目標。

  “我們七校的合作很愉快,我們進行了調研,學生的滿意度比較高,成本降低了,機會增加了,沒有什麼負面的聲音,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收到一起投訴,我想我們的探索還會繼續下去。”陶正蘇如是説。

  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等九所以工科見長的高校被教育界評價為是真正的聯盟,九校簽訂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本著“追求卓越、共享資源”原則,共同推進大學教育改革與卓越人才培養。

  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認為,高校進行自主招生的趨勢是好的,改變了以往單一的“一考定終生”的狀況,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高校形成聯考同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認為它走不遠。”唐盛昌解釋説,合理性在於,如果有自主招生權的高校各自進行招考,不但學校需要很大的人力、財力的投入,成本過大;對學生而言他需要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地去參加考試,壓力非常大,精力和財力投入也會非常多,這會使得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放棄去考試。走不遠是因為這一行為是各高校自發形成的,而各個高校對生源的能力和專業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互之間的差異和矛盾會逐漸顯現出來,出現退出同盟的情況也不奇怪。

  學生:聯考加重負擔

  今年從復旦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的鄭文丞,原就讀于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三同時通過北大和復旦自主招生選拔,最終決定選擇復旦大學預錄取。目前自主創業,創立海風教育,為自主招生提供專業培訓,同時幫助學生進行大學規劃和職業發展。“自主招生還是利大於弊的。一方面學校確實能夠招到心儀的學生,另一方面學生能夠看到一種不同於高考的升學道路,開闢了新的途徑。而自主招生這樣一種筆試加面試的新的考察方式,能夠更豐富的考察學生的素質。這樣一個方向的嘗試目前還是比較受到認可的。”作為自主招生的過來人,鄭文丞認可自主招生的選拔模式。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傳播學系大一學生顧婧儀去年參加了“華約”七校聯考,還報考了復旦的水平測試(即俗稱的“千分考”),她表示,自主招生對於一些有特長的學生來説是很好的,畢竟高考有發揮的問題,而自主招生更注重的是一個平常基礎的考核,“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説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一方面是備戰,另外提前被預錄取也是對壓力的一種緩解。”顧婧儀説。

  將於2012年參加高考的松江二中高三應屆畢業生金怡表示,自己會參加聯考,主要是參加復旦的千分考,“北約”的聯考可能參加,因為幾大聯考明年在時間上存在衝突,所以不可能都參加。金怡坦言:“自主招生聯考會對學業負擔有所加重,會準備得很累。不過聯考的形式比各個高校各自為政要來得好一些,可以不用趕那麼多的場子。”

  聯盟改革勢在必行

  高校自主招生從“各自為政”到“三足鼎立”,這樣的發展變化曾被視為一種積極的嘗試。然而,隨著自主招生的高校數量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個中的爭議也是不斷。這次南開大學和復旦大學退出“北約”招生聯盟,會不會成為招生聯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序幕?還是只是高校招生聯盟發展的一個小插曲?

  高校自招聯盟的未來路徑尚不明晰,但從教育專家、高中校長,大學生和中學生的反饋來看,高校自主招生聯盟的改革卻是勢在必行。

  在談及此次南開和復旦相繼宣佈退出自主招生聯盟時,上海交通大學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認為,南開和復旦退出自主招生聯考的高校聯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因為各個高校就自主招生結成所謂的“聯盟”,本身就是一個自發的行為,聯盟的組成與結構也相對比較鬆散,所以結盟或者退出結盟都是一個自主的選擇。南開和復旦退出“北約”聯盟,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兩所高校覺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聯盟的意義不大,並沒有帶來招生方面明顯的變化,甚至可能浪費了不少“優惠”名額,因此選擇了退出。

  申請制是大勢所趨

  在談及未來高校自主招生聯盟改革發展時,熊丙奇教授認為要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

  第一,改變聯考的考試內容。高校自主招生的聯考不能再局限于考察對學科的掌握程度,而是要考察學生的學業能力和學術水平。可以參考美國的SAT考試,甚至可以考慮把這樣的測試交給專業的社會第三方考試機構來進行。

  第二,改革現行的制度設定,要基於擴大學生對高校的自主選擇權來設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比如,把自主招生的聯考放在高考之後,允許每位學生選擇3-4所高校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禁止高校之間進行排他性的招生考試,比如禁止高校聯盟把自主招生考試日期定在同一天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

  高中生們也認為,申請制是他們最希望的方式,松江二中高三學生金怡説:“理想中的招生方式是一個學生能夠報多個學校,收到多個學校的錄取通知,讓學生來選擇學校。而且希望能在對學生的考核上多一點形式,不一定只是簡單的筆試+面試。因為這種形式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而且簡單的面試也不能真正看清楚一個學生的素質。”

  相關鏈結

  自主招生這十年

  2003年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在內的22所大學開始實行5%的自主招生改革試點,但各高校幾乎都是單兵作戰。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四所高校嘗試採取聯考的方式進行自主招生錄取,掀開了自主招生聯考的序幕。

  2009年10月清華大學與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學和西安交大協議結成“五校聯考”,並在2010年1月16日進行了自主招生選拔的聯合筆試,形成了最早的“華約”五校。2010年10月23日和11月20日,浙江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先後加入了“華約”。

  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學聯合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六所高校同時在招生網上發佈公告,宣稱七校將舉行自主選拔聯合考試,“華約”與“北約”的對峙格局正式形成。當年11月25日,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六所高校宣佈加入“北約”,“北約”聯盟擴充至13所高校。

  2010年11月25日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八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宣佈將合作自主招生,並簽署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同盟”(或稱“卓約”)的誕生。之後隨著重慶大學的加入,“同盟”擴至9校。

  目前國內80所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已有30多所高校參加自主招生聯考,幾乎囊括了中國頂尖的高校,形成了“華約”、“北約”和“同盟”三足鼎立的局面。

熱詞:

  • 自主招生
  • 北約
  • 聯考
  • 聯盟
  • 考生
  • 復旦大學
  • 華約
  • 北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