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舍得一身臟換取萬家暖(走基層探訪熟悉的陌生人)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3日 0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供暖工淘污井、鑽地溝、吸臭氣……
舍得一身臟 換取萬家暖(走基層探訪熟悉的陌生人)

關維國(右)、劉宗海二人在操作換熱機器。

  本報記者 何勇攝

  11月22日,瀋陽降下今年第二場雪,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下午時分,戶外寒氣透骨。

  “供暖初期比較緊張,報修的多,幾乎連軸轉。”瀋陽惠天熱電公司第六分公司新聯線中心站站長關維國説,“這幾天我和弟兄們忙得飯都吃不到嘴裏。”新聯線中心站負責近3萬戶家庭供暖,由於離熱源沈海熱電廠有五六公里遠,屬於供熱管網末端,且多是近20年的老舊小區,保溫效果差,同時管道老化多、故障多,維修難度也高,供暖壓力大。“不管什麼客觀理由,市政府承諾的室溫18度必須確保。”

  老舊小區最常見的供暖問題是“窩風”、漏水。“窩風就是暖氣片裏空氣多,擰開螺絲,放出風來就好辦。”新聯線75號中心站的供暖工李乾江介紹,“相比來説,漏水就比較麻煩,漏點很難找,供暖工,幹的最多、最臟、最累的活就是維修,尤其是鑽地溝。”

  11月2日,供暖初期,六分公司新聯線中心站發現供熱系統嚴重失水。關維國帶著職工挨個檢查閥門,終於發現漏水點在75號換熱站轄區的慧工街山東堡社區23號樓。他們在樓外順著管道風向,鑿開一道1.2米深的地道,繞開樓的地基,拿著手電筒,費勁爬進不到1米高的地溝。“由於是老舊小區,靠著下水管道和化糞池,不但有供熱的漏水,還有化糞池滲透的污濁物。”關維國説,除了污泥,還滿是惡臭的糞水,憋著氣,忍著臭,查找管線,排查漏點,第一次先把自來水管道的漏點堵住;出來休息一會,前行了幾米,一直深入到樓體內部六七米遠,才找到供熱管道的漏點,實施緊急處理。

  “每隔幾分鐘,外面的同事就要喊幾聲。”關維國説,“怕出意外,裏面可能有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氣體。”經過幾小時搶修,供暖恢復正常。看到40多歲的關維國在污濁不堪、狹小密閉的地溝裏鑽進鑽出,居民感嘆:“小關真不容易!”

  “這對我們來説太普通了。”劉宗海説。11月16日晚12時,值班人員發現系統漏水,連夜排查搶修,發現河北街21號樓失水。打開井蓋,用水泵抽幹水,脫掉外套,光著膀子,跳進供熱管道所在的巷道,踩著爛泥和糞湯,查找漏點。漏水口在管道下部,離地面只有40厘米,貓著腰,幾乎是頭貼著滿是臭氣的爛泥,忙活了5個小時,直到淩晨才修好。管道裏四五十度,井外零下10多度。“一般人真受不了!”劉宗海説。

  “很多人以為我們冬天最忙碌,其餘7個月最清閒。”關維國解釋,“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我們有句行話——夏天比誰幹活多,冬天比誰幹活少——冬天只能是緊急應急搶修,查找好漏點,做好計劃,夏天和秋天要做好維修,這才是合格的供暖人。所以,夏天的工作量是現在的好幾倍。”“冬天供暖不好的戶和區域,是夏天重點服務維修的點。”瀋陽供熱辦黨委書記姜華介紹,“供暖間隙要做好‘三修’,即樓號維修、管網維修和設備維修。夏天把功課做足,把活幹到點子上,才能做到‘三聲好’——初寒期,叫響第一聲好,嚴寒期,叫響第二聲好,末寒期,叫響第三聲好;元旦春節,室溫還要冒一冒。”

  在73號換熱站,劉宗海和李乾江都是48歲的老職工,做了幾十年的供暖工,工資繳納“三險”後只有1600元。“多少年了就這樣,沒什麼習慣不習慣的;自己家要是交了錢不熱乎,不也一樣著急,將心比心吧,沒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幹了32年供暖工的劉宗海説。

  臨近下午5時,報修熱線又響了起來:一戶居民家中暖氣片漏水。撂下剛盛上的飯菜,披上棉衣,拿起傢伙,劉宗海和李乾江又奔波在酷寒之中……

熱詞:

  • 供暖
  • 基層
  • 三險
  • 漏點
  • 陌生人
  • 供熱管道
  • 換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