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適應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 調整結構生態建設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2日 04: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李曉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大會第17次全體締約方大會及《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大會繼續在南非德班舉行,當天各國代表繼續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重要議題進行討論。與此同時,中國代表團的成員也就如何適應氣候變化與來自各國的嘉賓舉行了小範圍的會談和交流,向他們介紹了中國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許吟隆:“整體來説,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全球包括中國在內,適應工作做的不夠。不管多麼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趨勢還將繼續,必須採取措施適應氣候變化,這在將來會越來越重要。”

  1日,在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期間,來自中國的許吟隆教授的話讓很多人贊同。許吟隆是中國農科院研究員,中國農業領域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權威專家之一。

  當天,中國代表團就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成就和挑戰舉行了一個主題研討會,和各國嘉賓進行經驗交流。在許吟隆看來,近年來發生在中國的嚴重自然災害,包括南方出現的罕見雨雪冰凍災害、西南大乾旱等現象都顯示,中國需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許吟隆:“我們適應氣候變化也做了很多工作,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建設取得很多成績。問題是以前適應氣候變化都是被動的。我們從現在開始,整體轉變適應戰略思路,由被動到主動適應。”

  由氣候變化帶來的農業減産、生存環境惡化和貧困人口等問題需要引起更大重視。非洲代表團新聞發言人賽尼?阿爾法在發佈會上説,氣候變化正在成為非洲面臨的最大敵人。如何採取更有效的應對措施正在成為很多國家不得不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一個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域。當地主管規劃的負責人、寧夏發改委副主任馬忠玉説,他們很早以前就已經採取了措施,來適應新的情況。“寧夏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和減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經搬遷了66萬人口,政府投資也很大;加大了環境治理強度,小流域和沙化治理,在全國都是做的最好的。研究開發適應能力技術,抗疫性強的農業品種;通過教育強化人民,包括讓老人到小孩他們懂得適應方面的知識。”

  適應氣候變化的成功經驗需要推廣,這不僅對中國有益,也能造福更多人。萊索托森林保護局的官員莫紹在聽完中國代表的發言後説,通過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能找到更有效的措施:“這或多或少正是我們要尋找的東西,特別是寧夏在生態人口的遷移方面的一些做法。在萊索托我們存在著相似的問題,由於氣候變化,大片大片的草場正在消失,我和同事們都認為,也許中國在這個方面採取的戰略正是我們所尋求的答案。”

  2009年,英國、中國和瑞典共同發起了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項目,旨在提升中國和其他國家主動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該項目組負責人古奇曼先生認為,中國在最近幾年取得的成就顯著,未來的路徑也很清晰:“我認為中國對待氣候變化的態度是認真的,中國第一次把適應氣候變化寫入了五年計劃裏,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顯示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關切。關於氣候變化中國做了許多研究工作,當然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我認為總體來説,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國內的環境和氛圍是建設性的。”

  但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還有很多路要走。中國農科究院許吟隆教授説:“中國適應氣候變化我們在行動,也做了一些工作。以前在減緩上做了很多工作,我個人認為,國內適應工作要加強。怎樣調整對策,資金使用有效性需要加強,對額外需要投入的,我們沒有澄清,有些事情沒有做。我們和其他國家交流,找到合作領域,一起採取行動,適應氣候變化。”

熱詞:

  • 中國代表團
  • 氣候變化趨勢
  • 京都議定書
  • 沙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