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城管隊員網上披露見聞走紅 稱未從業前也罵城管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2日 03: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25歲的宋志剛説,當上城管後,朋友們總拿他開涮。受訪者供圖

  ■ 對話人物

  北京海淀區城管分隊隊員宋志剛。

  ■ 對話動機

  當了2年城管隊員的宋志剛一年前在網上披露城管見聞,成為網絡紅人。最近他的網帖又結集成書,名為《城管來了》。這本書被稱之為“中國第一部真實展現中國城管的作品”。

  近日,25歲的北京海淀城管隊員宋志剛,領略到快速成名的滋味。

  去年10月25日,他用“隨風打醬油”網名,在網上發帖“一個城管隊員的日常見聞”,揭秘街邊小吃攤混雜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等“幕後真相”,帖子迅速被置頂飄紅。

  上月,該網帖彙編成書《城管來了》,被譽為“第一部真實展現中國城管的作品”,書的封套上稱此書是“從憤怒的口水中打撈中國城管之作”。

  11月30日,宋志剛剛接待完電視臺記者採訪。儘管發帖時滿篇京味兒幽默,屢有驚人之語,如自述身高1.82米的自己,是“720度無死角帥哥”,可面對媒體,他很低調,“出書和出名都是一場意外”。

  談發帖

  “網友一直都在罵我”

  新京報:從發帖到出書,你一舉成名,不少人覺得,這是一個“預謀”?

  宋志剛:冤枉。我這人比較隨性,去年10月第一次發帖時,就是想説説身邊的事,特別是路邊攤上的食品,吃了真可能會得傳染病。當時連更新網帖都沒仔細準備,更別提出書了。

  新京報:你的帖子在網上傳開之後,隊裏知道嗎?

  宋志剛:不知道,我瞞著所有同事,一直“潛伏”。個人身份信息寫得很模糊。我覺得不經過單位私自在網上發工作的事情,已夠死一百次了。

  新京報:你是怎麼隱藏身份的?

  宋志剛:我雖然把身份虛擬化了,可裏面寫的事兒,都是真的。網站把帖子置頂了。從局裏到隊裏,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帖子。對號入座,自然而然就對到了我的隊裏。直到那時,我還在裝,搞演技派,還跟同事們一起“排查”發帖人是誰?

  新京報:後來又是怎麼暴露了?

  宋志剛:有個大學生在帖子裏向我“請求支援”,説在校門口擺攤,身份證被城管扣了。我覺得是場誤會,城管不可能扣身份證,就聯絡他們學校那片的城管隊,人家也正找他還身份證呢。這個大學生的事兒解決了,我的身份也暴露了。

  新京報:此後單位有沒有給你穿“小鞋”?

  宋志剛:這還真沒有。領導們都很平靜。出版社找我時,我就向隊裏反映了,沒想到,他們居然同意出版,説沒有哪條規定要求城管隊員不能出書,出不出書是我個人的事情。

  新京報:看來你們隊領導還很開明。

  宋志剛:是的,這幾天總有媒體來採訪,11月29號,局裏特意給我送來一套新制服,説我原來那套太舊了。我挺感動,就像小時候上學媽媽給準備了一身新衣服。

  新京報:你在網上以城管隊員的身份發帖,網友們是什麼反應?

  宋志剛:一些網友一直在罵,裝蒜、5毛黨,罵什麼的都有,還有人罵粗話,罵得很難聽。

  新京報:你怎麼回應?

  宋志剛:開始我有點受不住,雖然沒對罵,可是會反駁。不過後來轉頭一想,這不是我發帖的初衷。所以,再碰到罵我的,就回一句“路邊攤不衛生,買東西別挨宰”。

  新京報:有人信你嗎?

  宋志剛:有網友跟帖説,親眼看到我的同行穿著制服吃沒收的烤白薯,我就回復説,要麼投訴,要麼拍下來發網上,“人肉”他。我這樣的態度堅持了一段時間,罵我的就少了,問問題的多了。

  談工作

  “剛開始一度想職辭”

  新京報:你的書封套上有兩句話,“從憤怒的口水中打撈城管”,“他們是竇娥之後,最冤枉的人嗎?”,你發帖是不是就是要為自己的團隊正名?

  宋志剛:這兩句是出版社寫的,不是我的本意。我發帖不是替城管喊冤。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城管。

  新京報:你也覺得城管口碑不好?

  宋志剛:群眾對城管的質疑和指責由來已久,我們城管一直是做得多,解釋的少。對這個問題我也不想回避,想嘗試一種新的跟公眾的溝通方式。

  新京報:你沒做城管隊員時,對這個群體怎麼看的?

  宋志剛:沒干城管時,我也罵城管抄攤兒。當時可沒想到,日後會成城管隊員。

  新京報:你説當初“掃廁所都沒搶上,只能淪落到當城管”?既然如此,幹嘛要委曲求全?

  宋志剛:我愛開玩笑,用北京話説就是貧。那句話就是一句貧嘴。我真正想説的是,大學畢業時為了能當上公務員,到機關掃廁所都有人搶,但不少人又不願意當城管。

  新京報:剛開始做城管適應嗎?

  宋志剛:我2008年大學畢業就到城管隊了。剛開始一度想辭職,覺得堅持不下去了。尤其是最開始的幾個月,當上城管後不願再參加同學聚會,因為會被他們開涮。最開始很不適應,脾氣變得很暴躁。

  另外,工作壓力大,加班是常事。因為沒時間陪女朋友,為這個還吵架分手了。

  新京報:後來怎麼就堅持下來了?

  宋志剛:幹到現在兩年多,已經適應了。我很喜歡我的隊友,因為加班,不少隊友常住在隊裏,所以大家都成了兄弟。

  新京報:現在你怎麼評價城管這個群體?

  宋志剛:我是真心佩服他們,在外面不管受了多少委屈,回來還是笑呵呵的。隊裏有個領導,我更新帖子時還被他看到,我央求他保密,他還真替我保密。後來隊裏“排查”發帖人時,他還幫我轉移視線。

  談執法

  “沒準會被捅到大動脈”

  新京報:可是,有些城管隊員對商販暴力執法也真實存在。

  宋志剛:近幾年,特別是我當城管這幾年,局裏管得很嚴。每次出任務,都有人端著錄像機全程跟拍,絕不可能打人。

  我們現在的執法方式其實就是盯守,重點地區一個小時巡視好幾遍。小販們看到我們,一般都是趕緊收攤,等我們走了,再擺。他們剛擺上沒多久,我們又回來了,有的小販就説,這攤還沒熱乎呢,你們怎麼又來了。

  新京報:那你怎麼看待城管與執法對象的關係?

  宋志剛:表面上看,這是城管和小販的矛盾,可實際上,這是城市秩序需求和生活便利需求的矛盾。小販有存在的理由,有市場需求。取締無照商販,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

  有居民打96310投訴説,小區門口馬路攤點堵得出不了門。接到投訴,我們就必須馬上到現場處理。有幾次我們走後,居民又挂來電話,説小販又擺攤了,是我們不作為。就這樣我們被夾在了中間。

  新京報: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理流動攤販?

  宋志剛:我個人覺得,對小販,應該疏堵結合。該放就得放開,該取締就得取締。比如有的地區,尤其是東城、西城這樣的城市中心區,存在買菜難的問題,那就該放。像丈夫得尿毒症那樣的修車小販,更應該幫助她擺攤解決生活困難。

  新京報:5年前,你所在的城管隊,李志強被賣烤腸的崔英傑殺害。這件事情對你有沒有影響?

  宋志剛:我也碰到過這種危險情況。有一次如不是被隊友及時推開,黑車司機抄起的水果刀,就可能正中我脖子上的大動脈。事後想,如果真的發生了意外,我希望我的家人也能像志強隊長的家人一樣,繼續平靜和睦地生活,最好不要想起我。

  談出書

  “希望攤販有職業道德”

  新京報:你的書裏大量揭露路邊攤,這些內容是否有證據?

  宋志剛:我這都是真的,我對我出版的書中的每一個字負責。

  新京報:你不吃路邊攤嗎?

  宋志剛:上大學那會兒,我也愛吃路邊攤,吃燒烤、麻辣燙,可現在再不吃了,因為見得太多了。

  新京報:你看到的是什麼?

  宋志剛:有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是賣菠蘿切塊的,手上被菠蘿扎得全是血口子,可還在鹽水裏泡菠蘿,買的人還不少,生意挺好。我看得心驚肉跳,問他們那片兒同事,怎麼能讓他賣吃的?這個人後來被有關部門救治了。

  新京報:這種情況多嗎?

  宋志剛:有病的小販肯定是個別的,不能代表整體。但路邊攤的原材料、加工過程,值得推敲的地方太多了。

  還有麻辣燙,講究老湯,我親眼看到過湯鍋裏的煙頭。有的攤販還從鍋裏把食物夾出來,嘗嘗入沒入味,再扔進去。如果你親眼看到了這一切,你還會吃嗎?

  新京報:要是普通人想吃路邊攤,怎麼區別哪家衛生不衛生?

  宋志剛:還是那句話,除非你認識這個小販,知道他的職業道德水準和身體健康狀況,否則很難區分。

  其實,也可以算算賬。羊肉多少錢一斤?烤串多少錢一串?賠本生意沒人幹,他們有的就是用流浪貓狗肉。

  新京報:沒有小商販值得同情的嗎?

  宋志剛:也有擺攤是因為生活困難的。那個修車的大姐,丈夫得了尿毒症,孩子還得上學。但有的也缺斤少兩、坑蒙拐騙。比如賣手機貼膜的,十幾塊錢進來的貼膜,騙人説是進口貨,要幾百塊。

  新京報:有人覺得,你這麼寫,很可能斷掉路邊攤的活路。

  宋志剛:我就是想給大夥提個醒兒。如果你認識賣鹽水菠蘿的,知道他身體很健康,那麼你可以買。可問題是,有多少人了解路邊攤販的健康狀況呢?

  另外,真希望無照商販們也都能看看,看完多講點職業道德。如果自己有病,就別賣吃的了,賣點日用品,比如手套,行不行?

  本報記者 王姝

熱詞:

  • 宋志剛
  • 城管隊員
  • 京報
  • 城管分隊
  • 強隊
  • 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