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評論:別讓助學金成為權力尋租的玩具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3: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對於慈善當中的權力操弄行為總是過於寬容,總是模糊處理,那麼,不但捐助者的心會冷,人們應該堅守的美好價值觀也就總會潰敗。

  來自新加坡的華文作家蓉子為了響應廣東省僑辦的“寶貝計劃”項目,向粵東某地捐出18.6萬元,以扶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當她拿着當地政府提供的助學名單,逐一找名單上的學生進行面談後,1/3的學生疑似不符合受捐條件。受捐學生中,有的家裏在深圳買了別墅,有的則是村幹部的孩子,生活無憂不愁吃穿。為了不讓當地難堪,蓉子決定按原計劃全額發放第一期資助款,而那些身份存疑學生的後續捐助將被終止。

  發生這樣的事,難堪的何止當地有關部門,傷害的何止是那些本應得到助學救濟卻被擯於救助名單之外的孩子們。對於每一位心懷善念、願意用愛心扶危濟困,用自己的努力讓社會變得更美好一些的人來説,都是一種傷害。它置愛心、公平這些人們寄存希望的品行於被嘲笑的位置,令行善成為一種難以確定的風險之舉。

  慈善領域,出現這種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已非止一例。儘管案例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將慈善資源視作可以佔為己有的私利而分肥,而相關機制對此卻顯得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捐助人稍微認真查對了一下,就可查出受捐者當中的充數者,提供名單的當地政府部門,難道連這一點查對、甄別能力也沒有?顯然,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在尋租權力的輕易滲透下,查對受捐者資格已經成為權力手中的積木,想怎麼搭建就怎麼搭建。

  這件事的惡劣還在於,本來是一件讓孩子們感知社會關愛和溫暖的善事,在權力操弄之下,反而會變成一件讓孩子們窺視社會寒冷一面的窗口。可以想見,在目睹公平被扭曲、慈善被嘲弄之後,將給孩子們留下怎樣的社會觀感和認知。那些得到捐助的確實貧困的學生,在目睹這些之後,心裏的暖意,還會存留多久?

  值得思考的還有捐助者得知事實真相後的處置方法。作家本人並不打算通過制度渠道糾正捐資過程中的偏差,而是採取了折中的態度。對此,相信許多人深為理解。當對過程的差錯進行糾偏、對公正的強調是一件成本過高的事情之時,“但求無愧於心”,就會成為許多捐助者共同的選擇。

  然而,制度不能對此麻木不仁或視而不見。如果對於慈善當中的權力操弄行為總是過於寬容,總是模糊處理,那麼,不但捐助者的心會冷,人們應該堅守的美好價值觀也會潰敗。為了少一些類似的難堪,更為了這個社會的溫度留住暖意,請從對尋租權力説“不”開始,捍衛慈善環境。

熱詞:

  • 助學金
  • 尋租
  • 操弄
  • 孩子
  • 蓉子
  • 作家
  • 搜索更多助學金 尋租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