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地質局對汶川震區所在地震帶開展地質調查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7日 2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成都11月27日電(記者楊皓、陳健)中國地質調查局21日至24日組織專家,對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所處的龍門山地震帶相關地質調查項目進行檢查。

  專家介紹,這些地質調查項目旨在總結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的主要特點,並對地震災區潛在震源區進行強震潛在危險性區劃與預測,為將來最大限度預防和減輕災害提出建議。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説:“地質調查的完成將為地震災區後續發展、防災減災、地質科學研究提供更加精確的基礎地質資料。”

  2008年發生的汶川8級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到今年9月底,納入國家規劃的39個重災縣重建項目已全面完成。

  然而,地震災區克服震後次生地質災害的威脅,則需要更長時間。四川省地質調查院院長馮健説:“汶川地震導致山崩地裂、破壞巨大,引發了大量的地質災害及次生地質災害,而且這些次生地質災害後續影響巨大、持續時間長。”

  根據世界各地的以往經驗,特大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在短期內難以消除,産生的影響將持續10年左右。特別是震後3到5年,泥石流成為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主要災種。

  眼下,這些次生地質災害隱患已經開始顯現。今年7月3日淩晨,地震災區阿壩州茂縣南新鎮棉簇村突發暴雨引發泥石流,造成鑫鹽化工、天和硅業、西燁硅業3戶企業廠區受損;7月21日淩晨,阿壩州松潘縣小河鄉境內同樣因為暴雨導致泥石流,造成四川岷江電解錳廠渣場擋壩部分損毀,並卷走部分礦渣衝入涪江,導致下游的綿陽市飲用水源錳超標污染。

  “上述兩處發生泥石流沖毀廠礦的地點,都不屬於國土部門掌握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阿壩州國土局副局長劉成建説,由於汶川地震造成群山松動,地質災害往往隱藏很深,表面難以察覺,可以説是防不勝防。

  如今,針對震後次生地質災害開展防災、減災,已經成為汶川地震災區政府工作和老百姓日常生活面臨的一項重要內容。記者在位於茂縣東興鄉亞坪村的工業園區看到,為防範地質災害發生,園區旁的山體進行了邊坡治理,河流實施了河道治理和“以堤代路”工程。

  茂縣新紀元電冶有限公司是園區內的一家企業,公司副總經理江千軍説:“為了防範地質災害,我們已累計投入3700萬元,用於對河堤、護坡、保坎的整治。”

  專家介紹,汶川地震災區所處的龍門山構造帶位於松潘甘孜造山帶與揚子陸塊接合部位,屬松潘甘孜造山帶前陸逆衝帶,西接青藏高原東部,東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中國最重要的地震活動帶之一。

  劉成建説,阿壩州面積廣闊、人員經費有限,無法徹底勘查,現在很難確定哪些地方會發生地質災害、哪些地方不會,迫切需要加大力度摸清基礎地質資料。

  據馮健介紹,科研人員于2008年底啟動了龍門山地震帶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修測工作,修測總面積達78560平方千米,全部屬於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和重災區。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完成80%的修測工作,預計2012年全部完成。

  四川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小壯説,震後山體崩塌、泥石流頻繁發生,龍門山地震帶自然地理條件惡劣、地質情況複雜,基層地質人員野外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地質調查成果質量,是地質調查工作的生命線。”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説,本次檢查主要集中在地質定位點是否準確、描述是否符合實際、原始資料是否真實可靠3個方面。

  李金髮説,目前已完成的各項工作均經過了自檢、互檢和抽檢三級質量檢查,從檢查的結果來看,地質調查項目完成情況較好,能達到預期效果。

  “目前的技術手段雖然不能準確預報地震,但是地震趨勢可以通過基礎地質研究進行預測。”李小壯説,地質調查項目的完成,將為地震災區後續發展、防災減災、地震地質科學研究、找礦突破、旅遊發展與規劃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確的基礎地質資料。

熱詞:

  • 汶川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地質局
  • 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