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婦女兒童事業蓬勃發展十年 勇立潮頭展英姿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6日 1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李亞傑、李菲)回眸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這是中國婦女兒童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改革成果更好地普惠婦女兒童的十年。

  ——不斷完善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制定符合國情的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和目標體系,全社會重視婦女兒童發展的法制意識日益增強。

  ——不斷健全和完善婦女兒童工作機制,廣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促進婦女兒童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更為優化。

  ——不斷改善婦女兒童民生,重視實施保障婦女兒童民生項目,加大公共衛生、教育、社會保障投入,為婦女兒童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繼續揚帆遠行,必將創造新的輝煌。

  黨中央、國務院在謀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時,一以貫之地高度重視婦女兒童事業發展——

  風好正是揚帆時

  ——2010年女性曾經擔任過領導或負責人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4.5個百分點;近5年來,有83.6%的農村女性參與村委會選舉。

  ——在18—64歲女性中,64.2%健康自評“良好”,比10年前提高9.2個百分點,男女健康自評良好的差距從12.7個百分點縮小到7.7個百分點。

  ——59.5%的人認為目前我國男女兩性社會地位差不多。男女共同分擔家務的觀念得到更多認同,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縮小……

  這一組組數據,來自於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日前聯合組織實施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

  進入新世紀,國務院頒布實施《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簡稱“兩綱”)。

  10年間,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促進婦女兒童發展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國務院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各地婦兒工委、相關機構和人民團體結合各自職責,出臺推動“兩綱”目標任務落實的具體配套政策和舉措。各地各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整合資源配置,推動婦女兒童工作躍上新臺階。

  國家發展改革委堅持以規劃引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為依託,將規劃編制、資金安排、項目審批和政策制定,與落實“兩綱”有機結合起來。財政部出臺政策,加大投入,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順利完成“兩綱”所規定的各項任務。國家計生委把做好婦女、兒童工作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教育部採取措施落實“兩綱”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民政部實施“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十一五’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體系建設規劃”等,衛生部逐步健全婦幼衛生服務網絡,開展婦幼公共衛生項目……

  這,有力地促進了婦女兒童和婦女兒童事業的長足發展,取得歷史性進步。

  ——10年間,婦女平等就業和共享經濟資源權利進一步得到保障。婦女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更趨合理。在新興産業、高新技術領域從業女性人數不斷增加。在失業人員、農村貧困人口中的女性比重逐步下降。

  ——10年間,婦女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國人大女代表比例為21.4%,全國政協女委員比例為17.7%,分別比上屆提高1.2個和0.9個百分點。各級領導班子女幹部配備率逐步提高。

  ——10年間,婦女兒童整體素質和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消除性別差異。2010年,男女童凈入學率分別為99.68%和99.73%。女性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比例不斷提高,性別結構趨於平衡。全國男女成人文盲率、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進一步縮小。

  ——10年間,婦女兒童健康狀況進一步改善。全國婦女平均預期壽命由2000年的73.3歲提升到75.25歲。2010年,全國孕産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53.4/10萬下降到30.0/10萬,降幅達43%;全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3.1‰和16.4‰,比2000年分別下降了59.4%和58.7%,提前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

  ——10年間,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制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我國制定和修訂了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25件法律文件,加強反對家庭暴力、女職工勞動保護、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等立法工作。

  ——10年間,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把促進男女平等和兒童健康成長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婦女兒童生存的自然環境進一步改善。2010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7.4%,農村改水受益率為94.7%。

  2011年7月,《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頒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這,又將為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婦女兒童事業起到統籌推動作用。

  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充分發揮出“半邊天”的作用——

  萬紫千紅總是春

  北京市朝陽區活躍著一群心靈手巧的女性——她們被稱為“巧娘”,分佈在朝陽區400多個民間編織組織中。由於“巧娘”們居住地和組織結構比較分散,大量的外貿訂單因找不到合適人選編織加工而流失。

  朝陽區婦聯成立手工藝編織聯誼會顧問講師團為她們解決難題。顧問講師團不僅負責培訓各街鄉“巧娘”,還搭建起生産和銷售平臺。參加培訓的人員都是各街鄉精挑細選出的“巧娘”,她們熱愛手工編織技藝、具有編鉤、布藝製作基礎。

  北京市婦聯負責人説:“如今,遍佈城鄉的‘巧娘工作室’已成為首都婦女創業就業的品牌工程。目前,全市各級‘巧娘工作室’已達307個,吸納婦女就業5.3萬多人,年銷售額3.5億。數千‘巧娘’像種子一樣,向婦女姐妹傳授編織技藝,讓她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創造財富。”

  這,只是廣大婦女投身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生動剪影……

  在創新中自強不息,在創造中開拓進取,在創業中艱苦奮鬥——

  10年來,廣大婦女勇挑重擔、奮發有為,闖出一片新天地,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促進和諧作出突出貢獻。特別是在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一線,在籌辦北京奧運會期間,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個領域,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頑強的奮鬥意志和崇高的奉獻精神,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她們,為空巢老人送去閨女般的關懷,為留守兒童帶來母親般的關愛;她們身體力行宣傳環保理念,踐行低碳生活,帶動社區村屯保護環境,深入調研收集信息,協助基層政府及時解決外來工問題……

  哪有需要,哪就有她們的身影。她們有個溫暖的名字——巾幗志願者。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由醫學、心理學等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巾幗志願者團隊深入災區,在“幸福家園”安置點建立了第一個常駐板房區的“心理援助工作站”,完成了對5000多個心理案例的跟蹤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實名註冊的巾幗志願者已超過220萬人。有15個省區市參加巾幗志願服務活動的人數超過10萬人,16個省區市建立起各類巾幗志願服務工作隊伍超過9.4萬支。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2011年元旦前夕,對於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200名貧困兒童來説,這個冬天不再寒冷,因為他們穿上了由“愛心媽媽”們親手編織的毛衣,戴上了帽子、圍巾和手套。有了這些“溫暖牌”織品,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採取系統內組織和社會化招募相結合,將富有愛心的婦女志願者組織起來,成立“愛心媽媽”聯盟……2007年以來,在武漢市婦聯的推進下,參與“愛心媽媽”聯盟的志願者已經達2萬餘人,“媽媽”們用博大的母愛、無私的奉獻,溫暖著數以萬計困難兒童幼小的心靈,照亮他們成長的道路。

  “舉措有力,讓家庭教育不再缺位。”在廣東省政府的帶動下,廣東各地紛紛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撥出經費用於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中山市從2011年起,市鎮兩級財政按中小學幼兒園(含公辦、民辦、職中、技校、特校等)生均7元的標準,投入358萬元經費,政府保障了家教公益大講堂覆蓋至全市各社區(村)和外來工子弟學校,每年舉辦1400多場,服務家長兒童140萬人次。

  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大型公益活動自2002年推出,已經連續舉辦五屆,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用於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等公益項目。

  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2010年,國務院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積極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近兩年,已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陣地1.91萬個……

  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婦聯組織建設成為深受廣大婦女信賴和熱愛的溫暖之家——

  誰持彩練當空舞

  在甘肅省武威市高壩鎮蜻蜓村鄭銀德家的蔬菜溫室大棚中,正在埋頭侍弄菜苗的鄭銀德説,靠這個大棚,家裏收入提高了很多,這是“托了媳婦的福”。

  2009年,作為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的全國婦聯、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推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推動婦女創業就業工作。

  “區政府採取婦女小額貸款‘一門式’服務,把婦聯、勞動局、區擔保機構、區農村信用社幾家單位集中在一起辦公,使得貸款辦理手續更加簡便高效。”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古城鎮副鎮長李秀梅説。

  截至2011年4月底,甘肅累計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78.55億元,扶持19.95萬城鄉婦女創業就業。

  “是黨和政府給了我第二次生命!”33歲的張艷麗感慨地説。

  2009年,已在北京打工10多年的張艷麗,在參加“兩癌”免費檢查中被查出患有腫瘤。“我從來沒到醫院做過健康檢查,也沒有想到政府會免費為我們做檢查。”經過及時治療,張艷麗恢復了健康。

  2009年6月,全國婦聯與衛生部聯合下發《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管理方案》。至2010年12月底,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超額完成計劃目標。

  10年間,各級婦聯組織自覺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婦女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婦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來,成為中國婦女運動的中堅力量。

  ——搭建豐富的工作載體。“雙學雙比”“千萬農家女百項新技術”“巾幗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動,為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開闢廣闊舞臺,“巾幗建功”“巾幗創業行動”“巾幗社區服務工程”等活動為婦女創業就業、爭先創優、成才進步開拓廣闊空間,“兩牽手、一扶持”“母親水窖”“春蕾計劃”區域婦女發展合作機制等,為促進婦女共同發展拓展嶄新渠道。

  ——參與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等涉及婦女兒童利益重要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2010年,全國婦聯重點就婦女參政、就業、勞動保護、土地承包權益等問題加強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議,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促進法規政策的完善。目前,31個省區市已全部修改完成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辦法。

  2010年,全國婦聯共辦理婦女來信來訪來電近1.1萬件次,交辦督辦重大案件百餘件次。同時,與有關部門共同推進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家庭暴力投訴站、婦女法律援助中心、婦女兒童救助站建設,落實婦聯幹部擔任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勞動保障法律監督員、土地仲裁員制度,增強了社會化維權的工作合力。

  ——推進“和諧家庭”創建以及“文明新風進萬家”活動,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美德在農家、廉潔家庭、綠色家庭、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等各類特色家庭創建工作,發展婦女健身和婦女群眾文化活動,壯大家庭志願者隊伍;深化“送溫暖、三下鄉”“促進和諧、關愛家庭”等活動。

  ——加強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強基固本”工程和示範創建活動,開展“婦聯組織建設‘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巾幗創新功、崗位爭優秀’”等主題活動。目前,“婦女之家”建設基本實現村和社區全覆蓋。

  2010年,各級婦聯開展爭創“黨員先鋒崗”、“我承諾、我踐行、我奉獻”等活動,以創先爭優成效影響、帶動和服務婦女群眾。開展婦聯幹部崗位讀書活動,全年各省區市婦聯共計培訓幹部近2.4萬人次。在深化基層組織示範創建活動中508個鄉鎮(街道)、4872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單位。

  宏偉的目標激勵著中國婦女兒童工作奮勇向前。神聖的使命召喚著中國婦女兒童事業與時俱進。

  展望美好的未來,中國婦女兒童事業必將繪就一幅更新更美的恢宏畫卷。

熱詞:

  • 留守兒童
  • 仲裁員制度
  • 家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