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董德良:紮根“東極”18年(身邊的感動)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6日 07: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祖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他紮根“東極”18年。董德良,現任黑龍江省撫遠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他説:“是金子,在哪都會閃光;是軍人,就要紮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部隊缺幹部,我不能走。”

  從佳木斯市區出發,400多公里外便是撫遠縣,這裡最低氣溫零下35攝氏度以下,每年有霜期7個月。

  1993年,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顛簸,董德良從老家黑龍江省依安縣來到撫遠報到。

  “不到撫遠不知遠,到了撫遠就服軟”。這是當地的順口溜。“這裡一年有7個月是冬天,冬季大雪封山,在這裡工作要耐得住寂寞。”佳木斯市公安消防支隊政委尹成説。

  面對支隊多次想調他回佳木斯工作的意願和兩次可以和妻子去南方工作的機會,董德良放棄了,一留就是18年。結婚10多年,董德良沒在家過一個完整的春節。兒子上初一了,從入學以來,爸爸就沒有接送過他一次。“與他吃一頓完整的飯近乎奢求。”妻子李冬雲抱怨。

  當被問起為什麼最終選擇留下,董德良説:“當時想法很簡單,消防隊缺幹部,我不能走。”

  “我們都把消防隊裏的人看成親戚,生怕他們受傷”

  “撫遠消防大隊官兵是我這一生永遠不會忘記的人。”在東北林業大學讀書的石玉榮説。

  小學6年級時,石玉榮因父母患病欠下大筆債務而輟學。董德良在一次防火監督檢查中聽説了小玉榮的情況,立即與學校取得聯絡,官兵們慷慨解囊,圓了小玉榮的讀書夢。

  從那時起,官兵們自發建立了“助苗基金”,長期資助失學兒童,目前已資助貧困學生127人。1995年以來,董德良個人累計捐款3.1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1人。

  在邊城撫遠,人們總被這樣一些事情感動着。

  1992年秋天,67歲的吳潤芝,老伴因突發腦出血去世,老人沒有親人,沒有生活來源。於是消防官兵們認下了這門親,逢年過節,大隊官兵為老人送去米麵油;老人生病時,官兵端水拿藥;每年新兵入伍,下隊第二天,就要到老人家“串個門”;老兵退伍,都要到老人家道別。現在老人雖年過八旬,身體非常硬朗。周圍的鄰居都説:“這多虧了她的‘兵孩子’們。”

  魚水情懷在撫遠昇華。

  個體戶張青山自掏腰包為大隊購買電視機、洗衣機;個體凈水廠廠長王希禮常年為大隊免費供應純凈水;撫遠鎮五委居民張三嫂每年把自己種的蔬菜用推車送到大隊。常年不計報酬為大隊修理電器的祖國才説:“我們都把消防隊裏的人看成親戚,他們執行滅火任務的時候,大叔大嬸們的心都會提到嗓子眼,生怕他們受傷!”

  “一顆鑲嵌在祖國東極的璀璨明珠”

  撫遠是國家級貧困縣,消防工作基礎差,底子薄。董德良時刻提醒自己和大隊官兵,因地處偏遠,增援力量短時間難以到達,必須有更加過硬的業務本領和戰鬥作風。

  “業務練不好,不算消防兵;武藝練不精,不是合格兵。”在董德良的帶領下,消防大隊大膽改革,適時調整訓練科目與內容,將過去單純的封閉訓練,轉變為考驗官兵火場指揮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應用型訓練。

  18年來,董德良帶領官兵參加滅火救援任務800余次,搶救遇險人員30多人,保護挽回財産近千萬元。撫遠縣33年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

  為突破硬體建設和資金保障“兩大瓶頸”,向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領導彙報工作,已成為董德良每週的“必修課”。2005年,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董德良還先後向其岳父借了25萬元用於基礎建設和維修車輛。2008年以來,董德良爭取專項經費635萬元,更新6台消防車,購置600余件特勤器材。

  “18年,董德良耐得住寂寞,紮根撫遠,無怨無悔,他帶的大隊是一支‘堅守平凡,捍衛平安’的消防隊伍,是一顆鑲嵌在祖國東極的璀璨明珠。”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政委王文銳這樣説道。

熱詞:

  • 董德良
  • 東極
  • 防火監督檢查
  • 必修課
  • 撫遠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