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袁敏:純文學期刊應堅守品格和理想與市場對話接軌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16: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江南》雜誌主編袁敏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網 俞勝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俞勝)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江南》雜誌主編袁敏今日上午就《江南》雜誌辦刊思路、如何生産出富有時代性的文化精品、中國文學走出國門等問題接受新華網了記者的專訪。

  新華網:您在作家出版社工作時,曾先後成功策劃出版了《“新概念”作文獲獎作品選》、《三重門》、《永不瞑目》、《束星北檔案》、《曹文軒文集》等。當您在個人事業很成功的時候,怎麼想到離開北京到浙江擔任《江南》雜誌的主編呢?

  袁敏:如你所説,我離開作家出版社時正是自己在出版事業上得心應手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毅然放棄已有的光環和現成的高額獎金,而去出任一家清貧的地方純文學雜誌主編,許多人都不理解。如果我告訴你,離開家鄉多年,江南的山水一直讓我魂牽夢繞,面對家鄉文學事業的召喚,讓我不能不以身相許,你也許不一定會相信,但這確實是我離開京城出版界的重要原因。當然,還有兩點促使我選擇離開出版社的因素:一是我歷來喜歡做富有挑戰性的事情,我在出版界確實做得很成功,不能説做到頂尖,但至少是做到最好的之一了。對我來説,當時這個行業已經缺乏挑戰性了。二是我做了那麼多年的編輯,最大的快感和成就感就在於發現新人,挖掘新人,推出新人,雜誌的平臺非常適合發現和培養新人,一個短篇,一首詩歌,任何無名鼠輩,只要你有才華,只要你文字出眾,雜誌就可以發表你的作品。到了我這個年齡,金錢和名聲對我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才是快樂的根本。2005年歲末,正逢浙江省僅存的一本大型文學雙月刊《江南》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主編,省作協的領導專程到北京來找我,希望我能參加應聘,為家鄉的文化事業做點事情。我覺得這也許是實現自己文化理想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於是就參加了競聘選拔,最後總分第一,便毅然離開作家出版社,入主《江南》了。

  新華網:第二屆鬱達夫小説獎即將開評,請問此次評獎和首屆鬱達夫小説獎評獎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袁敏:2009年,《江南》設立了鬱達夫小説獎,首開評獎“實名投票,評語公開”的先河。首屆鬱獎評選應該説也已達到設立之初定下的“地域性獎項、全國性影響”的目標,其有別於其他獎項的“實名投票、評語公開”的透明評獎機制獲得了國內文學界的廣泛認同和社會的好評,下一步我們會堅持“實名投票,評語公開”的透明評獎方式,同時希望在“國際性眼光”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屆鬱獎評選的徵集辦法、評獎程序和頒獎儀式等會有所調整和改進,首先會更加明確鬱達夫小説獎的評獎主旨,弘揚鬱達夫文學精神;應進一步完善作品推薦渠道,以使更多優秀的中短篇小説納入評選範圍,如增加書評人推薦、各高校中短篇小説研究專家的推薦、擴大海外華語文學研究機構的參與度、跟蹤閱讀核心文學期刊的最新作品,並從中推薦適合鬱獎評選的作品。同時,也有專家建議引入當下熱門的PK模式,通過增加娛樂性來推廣嚴肅性的文學獎項,以期求得更多的大眾讀者參與,而不僅僅是文學圈內專家評選。當然,對此我們會非常慎重,避免因此而可能會帶來的媚俗。更有專家提出在媒體監督下實時視頻播出終評票選過程,這一點我們也在考慮之中,論證其可操作性。另外,鬱達夫小説獎的審讀委成員由原來的九名擴充為十三名,陣容更強,也更具各方的代表性。終評委成員不變,依然由有高校學術背景的著名作家、龍頭文學期刊主編,及具有海外文學視野的評論家組成。

  我們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將鬱達夫小説獎辦成更具國內外影響力的真正能推動文學繁榮發展的重要文學獎項。

  新華網:請問您是如何把《江南》這本雜誌,辦成一本有全國影響力的刊物?

  袁敏:我接手《江南》的時候這本刊物只有1700份的印數,除了贈送和極少量的訂戶,大約只有圖書館收藏了。這也不是《江南》一家刊物的窘境,純文學期刊的越來越小眾和邊緣化,數字化閱讀和網絡的普及讓傳統的紙質媒體遭受了巨大的衝擊,慘澹經營幾乎是每一家文學期刊都面臨的現狀。怨天尤人沒用,自視清高也不解決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堅守純文學品格的基礎上與市場對話,與市場接軌,同時又不被市場所左右。這很難,但並非不能做到。

  我覺得中國文學期刊要衝出兩個“包圍圈”:一是龐大的文學期刊陣容,全國有數百份,你憑什麼脫穎而出?二是定勢的文學版塊——小説、詩歌、散文和評論,傳統的老四菜,讀者是否已有審美疲勞,能否做出新的樣式?

  首先,我覺得一本刊物必須具有思想鋒芒,有血性,有情懷。文學刊物要觀照世界,要犀利,要對世界有獨特的認識和發現。《江南》導入這樣一種“世界觀”,就能走向一流的雜誌。改版之初,我們就提出了:關注社會、關注民生、追求“曲高和眾”。

  第二,大膽突破文學期刊老四菜的傳統樣式,主發長、中、短篇小説原創,同時開設一批大文化欄目,如:文史我鑒、第一見證、文學比鄰、江南博客等,引入厚重深廣的文化和歷史內容。

  第三,嘗試用帶有圖書品質的主題策劃方式打造刊物面貌。我曾經長期從事圖書編輯,我試圖將書的品格——圍繞主題展開,——帶入了文學期刊中,“找到一個刊物的核。”在編輯過程中,確認每期刊物的“核”,這顛覆了了雜誌是個“雜貨舖”這樣的傳統觀點。

  第四,重視宣傳策劃,重視刊物的裝幀包裝。從封面設計到版式安排,從內文插圖到攝影圖説,我們都做得比較講究,讓刊物一卷在手,賞心悅目。刊物有了好的品質,還要用市場化的手段讓讀者了解,因為“好酒也怕巷子深”。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

  原來發行量不足2000冊的《江南》雜誌,成功改版之後,發行量迅速飚升為20000冊,並遠渡重洋打入舊金山、溫哥華等北美大城市。《江南》的絕地逢生,説明了純文學期刊的出路還是有的。應該説,《江南》在面向市場的同時,沒有失去文學品格和理想。現在有些文學期刊辦刊人認為雜誌賣不出去,是因為太高雅、太有思想、太文學,其實不然。《江南》沒有“自我降低”,反而堅持發展其文學品格和思想品格,卻找到了讀者和市場。

熱詞:

  • 江南
  • 鬱達夫小説
  • 世紀文學
  • 純文學
  • 文學市場
  • 文學交流
  • 中國文學
  • 文學期刊
  • 對話
  • 三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