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學生賣淫刺痛社會神經 功利追求致幸福被扭曲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1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除了物質我們還能追求什麼

  在校中學生參與賣淫和介紹賣淫,刺痛了社會的神經。涉案的女孩並不是天生的罪犯,也不能單純用“寡廉鮮恥”來理解她們的行為。從某種角度看,她們一定是要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追求著什麼或許是她們心目中的“幸福”,或許是比她們所付出的更有價值的某種“奮鬥目標”。而在幸福被扭曲的世界裏,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墮落和進步,或只在一念之間。

  青少年在追求什麼

  青少年的幸福觀出現危機,奮鬥目標發生扭曲,並不是今天才發生在這些援交少女身上。兩年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開展了一項主題為“你正在為什麼而奮鬥”的在線調查,9844名參與者中,84.3%的人確認自己“正在奮鬥”。而人們眼中的奮鬥目標排名比較靠前的依次為“房子和車子(53.5%)”“更理想的生活(44.0%)”“成為有錢人(43.70%)”“找個好工作(23.9%)”。顯然,金錢和物質在當今社會中已成為最重要的成功標誌,而任何一種可能的方法,包括援交,只要能快速掙錢,都被功利地認為追求個人心目中“幸福”和“好生活”的“正當”手段。

  在倫理哲學中,好生活的“好”往往是用“幸福”這個概念來表述的,亞裏士多德認為,“幸福”或者好生活是一種進行中的生活方式,一種以德行為目的的行為。“那最為平庸的人,把幸福和快樂等同,因此,他們以生活享受為滿足。” “很明顯是一種奴性的生活,然而卻顯得蠻有道理”。在他看來,享樂生活是最低層次的幸福,更高的幸福是“政治生活”和“思辨的靜觀的生活”。

  對於今天大多數追求幸福的中國青少年來説,2000多年前亞裏士多德所説的那兩種更高的幸福是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認真思考“享樂生活是最低層次的幸福”這句話,因為援交少女讓人們看到,最低層次竟然可以低到什麼程度。在這個極低的層次上,“幸福”完全受人的自然慾望支配,變得完全不受羞恥和其他道德觀念的約束。

  被扭曲的“幸福”

  在完全被金錢和自然慾望支配的世界裏,人們往往對幸福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這並不是説他們不能感覺到某種幸福,而是説他們的幸福感會被極度扭曲。這種扭曲被認為幸福是基於達到個人“需要”的某種滿足程度。滿足了就“快樂”,反之則“痛苦”。

  但是,社會價值和倫理的“幸福”並不僅僅是以上的感覺,而是一種意義。著名猶太心理學家弗蘭克在總結人生時説:對人來説,最要緊的“不是趨樂避苦,而是在樂或苦中看到價值意義”。“羞恥”便是一種被人類普遍認為重要的價值意義,這又恰恰與性直接聯絡在一起的。人生活在一個有約束的世界裏,不能百無禁忌,習俗道德之所以有權威,是因為大多數成年人自覺地遵守它,而這對青少年有好的示範作用。但在一個失去了禁忌約束的社會裏,習俗的道德與個人的羞恥都失去了依據,

  當下太多的成年人沉溺于物質享受和聲色之樂,這種表面上的奢化甚至經常被誤讀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中國人“幸福指數”的提高。

  孩子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大人世界的真實映照。當許多成年人,尤其是那些在社會中被視為“成功”的人士們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的行為嚴重違背習俗道德規範的時候,青少年的“墮落”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實上,正如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説的:在這個世界中,成人已經不能扮演年輕人的導師的角色……現在長輩對年輕人的經歷,沒能比年輕人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在中國,長期的長官命令和填鴨式的革命道德教育,使得成年人成為缺乏獨立價值選擇能力的一代。面對女青年援交,他們最有可能持這樣兩種態度,一種是對她們作居高臨下的譴責,另一種是將援交視為一種與其他國家、地區可以類比的“現代青少年現象”。

  兩種態度都不可取。我們有理由相信,成人世界折射之下的少女援交,會成為一個中國的“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青少年新趨勢”。

  建立好的公共生活

  人往往在對價值意義的追求中實現自己幸福生活,脫離了價值,便無“幸福”或“好”可言。由於價值的存在,人不僅能在快樂中,而且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意義。

  對援交少女來講,比法律的懲罰更重要的,是價值觀教育。這種教育要放置在全社會的價值討論之中進行。個人心目中有了好生活的想法,不等於公共社會中就有了共同認可的好生活理念。在討論好生活時,需要區別對個人來説的“好生活”和對群體來説的“好的公共生活”,前一個在很大程度上由個人決定,而後一個則需要由公民群體共同確立和維持,在中國,迫切需要這樣一個公共討論的議題。

  好的公共生活,它的價值意義有政治的和普世道德兩種不同性質的來源。前者往往以國家、民族、革命事業為中心,它要求犧牲個體,因而也忽視了個體。基於政治信仰之上的幸福感往往是不穩定的,時過境遷後甚至會被發現是荒謬的。

  後者往往基於宗教信仰、傳統文化或人本價值,它包括自由、平等、尊嚴、真實、誠信等,這不僅是幸福的來源,也提供獲得幸福的途徑。同樣,這些是普世道德由公民社會而不是靠國家權力維持和再生的。今天,要造就一種能夠持續有效的幸福觀和好生活觀,恐怕還要從培養公民社會,建立好的公共生活價值觀開始。

熱詞:

  • 幸福指數
  • 援交
  • 中學生
  • 奮鬥目標
  • 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