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退縮7.8米 積雪日數減少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12: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卡若拉冰川風貌。青藏高原冰川的退縮速度已達每年7.8米。向曉陽 攝

  前日,中國氣象局聯合科技部、中科院發佈了《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報告稱1951年至2009年,中國陸地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1.38℃,變暖速率為每10年升溫0.23℃,青藏高原冰川退縮速度達到每年7.8米。

  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每年2.5毫米

  據悉,本次報告編制于2008年12月啟動,匯集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最新研究成果。評估報告包括中國的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的影響與適應、減緩氣候變化的社會經濟影響評價、全球氣候變化有關評估方法的分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5部分。

  本次報告只是階段性成果,中國還將進行《第三次氣候變化進行評估報告》的編寫。

  報告稱,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5毫米。

神秘冷峻的珠穆朗瑪峰

  青藏高原冬春積雪日數日趨減少

  報告稱,20世紀90年代,青藏高原冬春積雪日數呈減少趨勢。念青唐古拉峰地區的冰川近期也出現了較大變化,喜馬拉雅山脈西段的納木那尼冰川正在強烈萎縮,冰川末端在1976年至2006年平均退縮速度為每年5米左右,2004年至2006年退縮速度達到每年7.8米,表現出近期加速後退態勢。

納木納尼冰川

  據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羅勇介紹,1951年以來,中國的高溫、低溫、強降水、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存在變化趨勢並有區域差異。

  專家表示,氣候變化及其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對人體的健康以負面影響為主,“老百姓要注意減排,低碳生活,要建立和完善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監測、預警系統,對發生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所致疾病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評估。”

由於全球變暖,包括珠峰在內的青藏高原冰川正在迅速消融

  ■ 焦點

  華北近50年氣溫升高降水減少

  根據觀測顯示,華北、東北、華中等地區,近50年氣溫升高,降水減少,氣候變暖影響了農業産量、土地向荒漠化和鹽漬化發展、血吸蟲病暴發幾率增大、人體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等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增加。

壯觀納木那尼主冰川

  在華南地區,南海海平面加速上升。1993年至2006年,南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3.9毫米;西南地區,20世紀後40年,川西高原、雲貴高原的增溫趨勢明顯,而四川盆地氣溫存在明顯下降趨勢,降雨日數逐步減少。

5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億噸

  2006年至2010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強度下降19.1%,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6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

專家説,納木納尼山下連綿數十公里的石堆,曾是壯觀的冰川沉積物。

  以能源消費年均6.6%的增速支持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十五”時期的1.04下降到0.59,扭轉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消耗強度大幅上升的勢頭。

  “十一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呈跳躍式發展。到2010年底,計入沼氣、太陽能熱利用等非商品可再生能源,我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準煤,佔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

  (仲玉維)

這些巨石也是冰川沉積物

這裡曾經是冰川的末端,現在只剩下了冰川消融後的沉積物——連綿的亂石。

熱詞:

  • 積雪日數
  • 青藏高原
  • 降雨日數
  • 納木那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