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軍博主場館封閉改造 鎮館之寶轉移至廣場(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6日 0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幾代人熟悉的紅旗墻將永久告別。

遊客參觀軍博外廣場展覽的坦克。

經過半小時的作業,“東風一號”被放倒。

  軍博主場館年底前封閉改造 鎮館之寶“東風一號”導彈移至廣場

  當三台吊車將“東風1號”地對地導彈緩緩提起時,軍博所有在場工作人員的心都提了起來。昨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改擴建前難度最大的一次文物搬遷成功完成,近20噸重的“東風1號”地對地導彈被移至館外廣場。軍博副館長向榮高介紹説,今年年底前,主場館將進行封閉改造,這也是軍博自1959年開館以來首次改擴建,預計將歷時三年。

  現場

  全國僅此一枚 堪稱鎮館之寶

  昨天上午9時,軍博兵器館內氣氛凝重,改擴建前難度最大的一次文物轉移工作即將開始。近20米高的鋼鐵腳手架像兩條巨大的臂膀,將“東風1號”地對地導彈牢牢抱住。三台大型吊車在周圍嚴陣以待,觸手一般的鋼絲繩緊緊纏繞著導彈。

  “東風1號”是新中國成立後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導彈,堪稱軍博的鎮館之寶。“據我所知,全國僅此一枚了。”向榮高介紹説,“東風1號”現為國家一級文物,上世紀從二炮調到軍博,已經40多年沒有移動過了。

  價值好比鑽石 體質卻像嬰兒

  向榮高説,為了籌備“東風1號”的搬遷,軍博的工作人員整整準備了20天。必須認真研究方案,這個大傢伙幾十年沒動過了,誰也摸不清它的“脾氣”。“它的價值好比鑽石,可體質卻像嬰兒。”

  “東風1號”重量近20噸,彈頭基本完好,理論上説,它還是一枚可以使用的導彈。可歷經40多年的歲月,它的“腰身”已經很脆弱,如果在轉移過程中折斷,後果不堪設想。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用近20天搭起的鋼鐵架構緊箍著導彈,而且在鋼架與導彈的結合處還墊了一層柔軟的地毯,正是“外剛內柔”。

  移動600多米 過程驚心動魄

  9時30分許,三台吊車同時發動,隨著鋼絲繩越繃越緊,“東風1號”被緩緩提前,包括向榮高在內,軍博所有在場人員的心都提了起來。準備了20天,成敗在此一舉。

  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三台吊車相互配合,將導彈慢慢放平,整個過程將近30分鐘。成功了!所有人都舒了口氣。向榮高告訴記者,“東風1號”將繞場一週,移動600多米到達軍博廣場西側,和其他大型武器集合在一處。至此,軍博兵器館的300多件大型武器全部遷移完畢。

  特寫

  告別老館 跪地淚流滿面

  當兵器館最後一件文物“東風1號”地對地導彈被拔起的瞬間,軍博文物處幹事張炳然心中生起一陣酸楚。

  這位1986年入伍進入軍博的東北大漢,在“東風1號”平安放倒後的瞬間,跪在了地上淚流滿面。“守了幾十年,我對它太敬畏了。”張炳然告訴記者,在三十幾天時間裏,軍博工作人員通力協作,讓這些重型裝備安然出館,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這些鋼鐵傢伙可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呀!”

  新貌

  保留蘇式門面 與世紀壇結合

  作為北京上世紀5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軍事博物館50餘年來首次啟動改擴建。此前,軍博是“十大建築”中唯一沒有改建的。

  據向榮高介紹,去年7月初,經有關部門批准,軍博展覽大樓加固改造工程立項。此次軍博改擴建將完善一些現代博物館的功能,擴大展館面積。屆時,軍博展覽大樓的建築面積將從6萬平方米擴大到14.8萬平方米,地下增加一層。其中,兵器館面積會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超過1萬平方米的陳列面積。

  “改擴建後,軍博會保留現有的蘇式門臉兒,但後面的場館都要拆除重建。”向榮高説,擴充面積後,軍博將和旁邊的中華世紀壇連為一體。展覽方式、種類和數量也會有大的變化,將吸收國外先進博物館的經驗進行展陳設計,更方便群眾參觀。

  影響

  改擴建明年動工 大型兵器露天看

  向榮高介紹,年底前,30多萬件文物都要轉移至軍博專用的文物庫中,改擴建工程計劃明年初動工,預計3年後竣工。在此期間,軍博主樓將封閉施工,但觀眾還可以參觀廣場上的武器陳列。另外,旁邊的博興大廈還會定期推出臨時展覽。“海陸空各種武器集中在廣場同一平面上,也是一個難得的看點呀。” 向榮高説。

  在文物保護方面,向榮高表示,坦克、裝甲車等可以露天擺放,但像“東風1號”和一些功勳戰機都要置於遮雨棚內。為了保證文物安全,工作人員要經常對文物外表進行擦拭,每月至少進行一次保養。

  記者了解到,日前,相關部門已下發加強軍博文物徵集的文件,將面向全國徵集各種新時期的兵器。據悉,像中國軍隊參與索馬裏護航、國際救災、維和等大事件的相關文物都有望被納入新軍博。

  解析

  蘇式風格影響深 構件老化成“危樓”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鄭實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軍事博物館1958年9月開始籌建,作為新中國成立10週年十大獻禮工程之一,于1959年7月竣工,僅用時9個月。當時的主要設計者歐陽驂就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專家。

  鄭實珍藏了一本1959年建築學報的合訂本,其中專門有一章節介紹軍博的設計施工。在這本已經泛黃的雜誌上,詳細地記錄著軍博建築的每一個經典細節:博物館正門兩旁用兩座白色雕像來加強博物館氣氛,整個外表要達到莊嚴樸實,雄偉大方,豎立在高頂上的軍徽更是軍事博物館的主題與標誌……

  鄭實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我國建築領域講求向蘇聯學習,但也要兼顧民族文化,所以從外觀看,軍博主樓就像是一座蘇式建築。當時的建築內部層高較高,由於受工藝限制,跨度不能太大,所以整座建築比較高聳,這也是很多歐洲建築的特徵。在周邊還都是平房的情況下,軍博建成後就成了高大宏偉的地標。

  軍博的蘇式風格建築對北京乃至全國的建築風格都産生了影響。高大、對稱,外表像蘇式建築,但檐口、內飾又都是中式風格,是典型的中蘇合璧。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倣蘇式建築在國內很多地區拔地而起。

  鄭實表示,雖然軍博在當時已經代表了頂級建築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展廳面積已顯不足,而且結構上也存在不安全因素。當時建築施工質量肯定沒有問題,但很多構件已經老化,對抗震性考慮不多,用現代抗震標準來説,軍博已經成了“危樓”,不改不行了。

  鏈結

  老北京人的軍博印象

  趙福臨

  見證軍博幾十年曆程

  趙福臨老人今年91歲了,他的原工作單位就在軍博對面的復興醫院。趙老見證了軍事博物館從施工到拔地而起,再到對外開放,一系列發展變化的全過程。老人回憶説,1959年軍博建成對外開放當時單位為了進行國防教育,經常組織參觀。因為就住在軍博附近,閒暇時他也喜歡到博物館裏逛逛,後來對裏面的展品都瞭如指掌了。

  改革開放後,軍博開始實行售票制,去的次數自然就少了,但在有新展覽的時候,他仍會時不時去看看。近幾年,軍博又改回免費參觀,但由於年紀大了,住得也遠了,不方便去,但是趙老對老軍博還是充滿無限的懷念,尤其對禮品館中展出的外國領導人贈給我國領導人的禮物記憶猶新。

  于洪敏

  擴建是國力增強的表現

  于洪敏老人今年已年過七旬,他對軍博也有著很深的感情,是軍博的鐵桿粉絲。年輕時他也經常在單位的組織下去軍博參觀,對裏面的武器設施很熟悉。現在退休了,雖然家住得比較遠,但是只要有新展覽,他還是會坐近一個小時的地鐵去看看。

  聽説軍博要改擴建,于老説,這是中國國力增強的一個表現,希望軍博在擴建後能增添一些前沿的武器裝備作為展品,也希望軍博能妥善處理好年代較久的那些展品,因為那些文物是中國軍事史的一部分,承載著他們那一輩人的回憶。

  80後、90後

  去軍博參觀很長見識

  對於年輕人來説,軍博在他們眼中也是一個去了“很長見識”的地方。記者在網上看到,很多80後、90後對軍博滿口好評,一位網友這樣描述軍博:“打小就喜歡的一個博物館,經常纏著大人去參觀。現在憑身份證領票進入,感覺更加好。”對軍事武器很著迷的網友yimi1989表示,每次去軍博都喜歡去二樓看一些老兵器,“能長知識”。

  軍博對這群80後、90後來説,還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我軍現代化的軍事武器以及建軍以來取得的成果,還可以回顧以往中華民族的歷史興衰,是很生動的近現代史教育課堂。”因此,有網友還建議,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參觀一下。裏面的飛機大炮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增長知識,也可以趁機教育教育孩子,讓他們不忘革命前輩建國立業的艱辛。

  晨報記者 王歧豐 實習生 柴麗紅

  晨報資料

  新中國的“兵器王國”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1958年9月正式組建。展覽大樓于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7月竣工,是向國慶十週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同年10月開始內部預展,1960年建軍節之際正式開放。

  軍博佔地面積9.3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含博興大廈等),陳列面積近4萬平方米。展覽大樓中央7層,兩側4層,高94.7米,頂端托舉著金碧輝煌、直徑6米的鍍金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徽。展覽大樓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自然展線長達12公里。陳列廳高大寬敞,通透明亮。

  建館50多年來,平均每年接待觀眾200萬人次。2008年3月免費開放後,觀眾成倍增長,2010年接待觀眾達500多萬。先後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

  軍博收藏有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展覽大樓內的兵器館因陳列衝鋒槍、火炮、裝甲車、導彈和飛機等多種武器,被譽為“兵器王國”。共展出文物1651件,包括解放軍第一輛坦克、解放軍第一代地對地導彈、中國自行生産的第一代坦克以及部分在作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精良裝備。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

  1、人民大會堂

  2、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3、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4、民族文化宮

  5、民族飯店

  6、迎賓館(釣魚臺國賓館)

  7、華僑大廈(現已拆除)

  8、北京火車站

  9、全國農業展覽館

  10、工人體育場

熱詞:

  • 軍博
  • 1986年
  • 封閉施工
  • 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