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際品牌在華被指採用雙重標準 為何另眼看中國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4日 0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食品到服裝、從玩具到化粧品,從産品質量到技術標準、從售後服務到危機處理,國際品牌近來在中國屢屢遭受詬病,被指採用“雙重標準”。這些品牌在中國採取“雙重標準”是否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中國又是否存在讓國際品牌有機可乘的標準“洼地”?

  國際品牌在中國頻現“雙重標準”

  最近引發諸多質疑的國際品牌強生,被曝光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使用不同配方:在中國、美國等13個國家所銷售的強生嬰兒洗髮水中,驗出含有兩種有毒物質;然而,在丹麥、日本等國家出售的同類産品,則不含有這些物質。

  在食品行業,此類事件也屢掀波瀾。2011年7月,零度可口可樂原液在台灣被檢出當地禁用的防腐劑,可口可樂對此回應,該防腐劑在中國內地屬於合法食品添加劑;2010年,麥當勞的麥樂雞在美國被發現含有兩種化學成分,而麥當勞中國公司回應稱,兩種物質含量均符合現行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由於各國標準指標各不相同,國際品牌是否“含毒”或“有害”屢屢引發爭議。例如,在乳製品、服裝、玩具等行業,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在相關指標上的較大差異同樣多次引發爭端。

  而在産品被指存在問題之後,很多國際企業的應對態度同樣“中外有別”。“強生22次召回都與中國市場無關”、“豐田車在中美執行兩個召回標準”……一些跨國公司最終均以“産品符合我國國內標準”為由不了了之。

  監管寬鬆、標準滯後為企業提供罅隙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邱寶昌對記者説,部分國際品牌為了獲取更多利益或因違法成本低,降低産品標準或採取違規行為,使自身信譽受到很大損傷,這樣做非常不明智。

  除了企業自身追逐利益外,監管環境的寬鬆及標準的相對落後也會為企業提供罅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相關標準實施後,制訂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需要適時復審,復審週期一般不超過5年。但邱寶昌表示,有些標準10年都未修訂。

  事實上,從食品、日化到玩具行業,我國標準屢屢被專家和消費者質疑“滯後”與“混亂”。邱寶昌介紹説,以食品行業為例,我國不同食品標準之間存在相互矛盾、交叉與指標不統一的現象。

  “相關部門正在加快標準整頓的步伐。”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總工程師曹紅介紹稱,産品更新速度、各方利益角度不同等現實因素都會影響標準的修訂,很多時候無法一蹴而就。

  也有專家認為,國際品牌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不同標準是很常見的“國際慣例”,關鍵在於産品是否損害了消費者的安全及權益。

  “基於研究強度和科學依據的不同,各國對同一物質是否有害也會作出不同判斷。”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説,比如中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都禁用硼砂,歐洲卻並不禁用;歐洲禁用麵粉增白劑,美國卻允許使用等。

  消除差異,仍需填平標準“洼地”

  然而,除了地區環境差異之外,不同社會現實也會影響標準的制訂。無法否定,國內標準的部分指標的確低於其他國家,形成標準“洼地”,給部分企業以可乘之機。從根本上而言,消弭差異仍需填平“洼地”。

  邱寶昌認為,與國際標準相比,我國當然也有較高標準,但部分標準的指標相對較低。

  “一方面,企業應做動態調整,鼓勵創新,採用更新更高的標準。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不能迎合少數企業,降低標準要求。”邱寶昌説,低標準會鼓勵落後、阻礙技術和社會的進步,這不僅使跨國企業降低在國內生産標準,也不利於産品出口。

  全國政協委員宋林飛認為,要在研究發達國家技術性標準體系的組成、運作機制的基礎上,收集跟蹤國外的技術標準,建立技術標準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在具體標準的制訂上,政府應加快技術法規、標準和措施的國際標準化進程,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

  雲無心認為:“我國食品標準大多數還是合理的,即使稍微比國際低,只要真正做到符合標準,對健康的危害是可以忽略的。産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真正原因,不是標準太低,而是企業對標準的無視和違反。”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熱詞:

  • 國際品牌
  • 洼地
  • 雙重標準
  • 國際標準化
  • 雲無心
  • 國際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