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方鴻: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産能力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4日 0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了從供給不足到總量基本平衡的轉變。這主要應歸功於糧食單産的大幅度提高,而科技進步對於提高糧食單産發揮著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但也應當看到,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為5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我國一些主要農業生産資源利用率偏低,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僅為30%—40%,而發達國家達到70%以上。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落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農業科研成果評價考核體系不完善,許多科研人員深入農業生産一線不夠,農業科研與生産結合不緊密,農業科技創新明顯不足;二是由於基層農技推廣經費不足以及對農技推廣人員的考核與激勵機制不完善,加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導致從事農業生産的農民整體素質下降、對新技術接受能力弱等原因,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水平較低。

  今後一個時期,由於人口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糧食需求結構變化,我國糧食需求將保持剛性增長趨勢;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我國耕地資源將逐漸減少,水資源供給日趨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單産,以保證糧食總産量的穩定增長,將是緩解我國耕地和水資源緊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單産,當前應在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增加農業研發投入。強化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研究,加大對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種、新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增加糧食新品種、新技術的供給。品種優化和病蟲害防控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是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産量不斷跨上新臺階的重要基礎。應加大農業科研的財政投入,支持農業科研院所、大學與農業企業等進行聯合與合作;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應進一步完善針對科研人員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建立有利於農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切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的水平。

  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促進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推廣與應用,實現良種與良法的配套,把專家的試驗産量轉化為農民的現實産量,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存在的問題是,推良種比較容易,推良法比較難,結果導致農業先進技術推廣這類公益性服務的供給遠遠不足。這是因為,良種是以經營方式推廣的,有利可圖;而良法是以服務方式推廣的,無利可圖。對此,應加大財政對農技推廣服務的投入,改善農技推廣服務人員的工作條件,提高其待遇,吸引更多的農科大學生加入農技推廣服務隊伍,充實農技推廣力量;加快農技推廣制度的改革創新,引入競爭與激勵機制,在建立合理的考核評估機制的基礎上,實行農技推廣服務人員的收入、晉陞機會與其工作成效、服務對象的滿意度挂鉤,以激發其從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的積極性。

  提高農民素質和採用新品種、新技術的積極性。農民使用糧食新品種、新技術不僅要承擔更高的風險,而且要投入更多的物質資本和勞動,而當前我國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力呈老弱化趨勢,對新事物的接受意願和能力都比較弱。這就要求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提升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加大對農民採用新品種、新技術的補助,通過給予一定示範補貼和風險補貼的方式加快培育科技示範戶,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

熱詞:

  • 糧食單産
  • 農技推廣
  • 依靠科技
  • 科技示範戶
  • 農科大學生